冬季皮肤病要提前给宝宝预防

  【病毒感染类】

  水痘

  症状:水痘因为其通常在发烧24小时内就会出现皮肤病的四大症状而被儿童皮肤科医生称为“四世同堂”——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子以躯干为主,呈向心性分部,四肢相对较少。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冬春季发病多见。潜伏期1~2天。

  专家解读:水痘是病毒传染性皮肤疾病,因为冬季幼儿室内活动比春夏秋三季都多,有的公共场所不通风,孩子容易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渠道被传染。前段时间沪上出现不少水痘患儿,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幼儿园感染的,因为幼儿集中玩耍,一个班里如果有一个孩子发水痘,很快就会蔓延到其他孩子,所以一旦发现病例,必须马上隔离治疗,并且对与其接触的其他孩子进行观察隔离,以免波及更多幼儿。目前针对水痘的有效药物不是很多,建议家长和幼儿园提前预防,如每天通风换气等,沪上一些幼儿园要求孩子在入园前必须注射水痘疫苗。

  麻疹

  症状:和水痘不同的是,麻疹患儿一般前3天发烧,第4天才开始出皮疹,往往是从耳后开始,经由头面部逐渐发出红色斑丘疹和麻疹粘膜斑,最后蔓延到全身甚至手脚心。皮疹发出后,烧不退反升。

  专家解读:由于麻疹3天症状就像比较严重的感冒,除了发烧还可能有流鼻涕等,所以很多家长可能会先自行给孩子吃感冒药,缺乏经验的医生可能也为当成感冒来医治。到第4天一般就会“真相大白”。遭遇麻疹,治疗工作应该交给医生,家长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保持20°左右室温和一定湿度。

  风疹

  症状:风疹的临床症状很像麻疹,但比麻疹轻,疹子的密度也不如麻疹高,表现有咳嗽、流涕、喷嚏、咽疼、食欲不振,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常肿大,体温一般不太高,多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

  专家解读: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徐主任表示,其预防方法和麻疹类似。

  幼儿急疹

  症状: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后退热,从身体躯干慢慢向脸部、四肢发出全身性的玫瑰色斑丘疹,所以该病也被称为玫瑰疹,患儿通常不会感觉痒,疹子很快就会退去。

  专家解读:医学教科书上说6个月到2周岁的孩子是幼儿急疹的主要患病群体,但临床上8-10个月的幼儿更加高发。这是一种幼儿常见病,冬春高发,威胁性不是很大,但因为它的初期症状和麻疹很接近,所以容易令家长惊慌失措。两者的区别是幼儿急疹“疹出热退”,而麻疹是“疹出热升”。玫瑰疹不是威胁性很大的感染疾病,只要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一般出了疹子后就没什么问题了。不过,发高烧可能会造成少数婴儿出现热痉挛,所以需要准备退烧药物。

  【接触性皮炎类】

  尿布疹皮炎

  症状:大部分宝宝都得过尿布疹皮炎,所以当家长发现宝宝小屁屁出现红肿,有时还伴有粉红色小包时,也不要太自责。除了没有及时更换尿布、尿不湿外,如果尿布没洗干净,上面的洗涤剂、柔顺剂也可能刺激宝宝皮肤,造成尿布疹。

  专家解读:无论使用传统棉尿布还是新式纸尿裤,冬天的婴幼儿都会穿上好几条裤子,这就创造了最容易滋生尿布疹的不透气环境。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观察宝宝的大小便,一旦有“状况”,应该立即用温水把小屁屁洗干净,但不要用香皂洗,而应该使用无刺激的婴幼儿专用清洁用品,洗完之后在空调房内稍微晾一下小屁屁,并且涂上不含刺激物的温和护肤品。此外,尽量给宝宝勤换尿布,保持小屁股通气干燥。

  婴幼儿湿疹

  病例:婴幼儿湿疹俗称“奶癣”,虽然四季都有,但冬季更加常见,属于过敏性疾病。宝宝的脸上会出现小红点,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

  专家解读:通常情况下,如果湿疹症状较轻,可以不用药,慢慢自愈。一般说来,不要给宝宝吃鱼虾等动物蛋白成分高的食物。家长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宝宝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患湿疹的宝宝不能太热太捂。

  冻疮

  症状:宝宝手背、耳背又红又肿,像个小馒头,伴有红斑和皲裂,宝宝拼命抓挠,因为有瘙痒、灼热、疼痛的感觉,抓得厉害会出现溃烂。天气转暧后可自愈,但来年会复发。

  专家解读:婴幼儿的皮肤薄,比成人更容易散热,防御能力较弱,宝宝局部血管容易发生收缩,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缺氧损伤,所以相比成人更加容易被冻伤,造成冻疮。如果能够加强运动,促进宝宝的末梢血液循环,注意恰当保暖和手足干燥,并多吃高热量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手脚和耳朵往往是是最容易发生冻伤的地方,一方面因为手足位于血液循环末端,血循环较差、供血量少,再加上宝宝皮肤较薄,防御能力不强,所以手足方面一定要采取一些防冻措施。特别要提醒的是,衣服裤子不要太紧,否则不利于血液循环。

  【细菌类】

  猩红热

  症状:患儿会有发热、咽痛症状,起病一天内全身皮肤会出现弥漫充血,并且出现针尖大小的鲜红色皮疹,疹子和疹子之间都是红色充血皮肤,疹子会于颈、胸、躯干、四肢依次出现,一两天就会遍布全身达到高峰。小患者会出现“杨梅舌”和“柏氏线”,这种病在2—8岁的孩子中相对较多见。

  专家解读:由于猩红热与感冒都是冬春季常见病,早期症状又很相似,所以容易混淆。但猩红热发病后,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一昼夜内出现典型皮疹,舌鲜红无苔如杨梅,这些症状与感冒有明显不同。另外,因为猩红热可能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等,所以需要治疗彻底。

宝宝冬季皮肤病如何提前预防

1,病毒感染类(一)

寒流袭来,宝宝小身体又迎来新一轮的考验。除了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病外,还有一类常见疾病也随着降温抵达——皮肤病。病毒感染类的皮肤涂以树胶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如麻疹、风疹、幼儿急诊等。作为父母,应该如何为宝宝保驾护航呢?这些不同的皮肤疾病如何识别并有效预防呢?

【病毒感染类】

水痘

症状:水痘因为其通常在发烧24小时内就会出现皮肤病的四大症状而被儿童皮肤科医生称为“四世同堂”——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子以躯干为主,呈向心性分部,四肢相对较少。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冬春季发病多见。潜伏期1~2天。

专家解读:水痘是病毒传染性皮肤疾病,因为冬季幼儿室内活动比春夏秋三季都多,有的公共场所不通风,孩子容易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渠道被传染。前段时间沪上出现不少水痘患儿,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幼儿园感染的,因为幼儿集中玩耍,一个班里如果有一个孩子发水痘,很快就会蔓延到其他孩子,所以一旦发现病例,必须马上隔离治疗,并且对与其接触的其他孩子进行观察隔离,以免波及更多幼儿。目前针对水痘的有效药物不是很多,建议家长和幼儿园提前预防,如每天通风换气等,沪上一些幼儿园要求孩子在入园前必须注射水痘疫苗。

麻疹

症状:和水痘不同的是,麻疹患儿一般前3天发烧,第4天才开始出皮疹,往往是从耳后开始,经由头面部逐渐发出红色斑丘疹和麻疹粘膜斑,最后蔓延到全身甚至手脚心。皮疹发出后,烧不退反升。

专家解读:由于麻疹3天症状就像比较严重的感冒,除了发烧还可能有流鼻涕等,所以很多家长可能会先自行给孩子吃感冒药,缺乏经验的医生可能也为当成感冒来医治。到第4天一般就会“真相大白”。遭遇麻疹,治疗工作应该交给医生,家长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保持20°左右室温和一定湿度。

2,病毒感染类(二)

风疹

症状:风疹的临床症状很像麻疹,但比麻疹轻,疹子的密度也不如麻疹高,表现有咳嗽、流涕、喷嚏、咽疼、食欲不振,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常肿大,体温一般不太高,多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

专家解读: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徐主任表示,其预防方法和麻疹类似。

幼儿急疹

症状: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后退热,从身体躯干慢慢向脸部、四肢发出全身性的玫瑰色斑丘疹,所以该病也被称为玫瑰疹,患儿通常不会感觉痒,疹子很快就会退去。

专家解读:医学教科书上说6个月到2周岁的孩子是幼儿急疹的主要患病群体,但临床上8-10个月的幼儿更加高发。这是一种幼儿常见病,冬春高发,威胁性不是很大,但因为它的初期症状和麻疹很接近,所以容易令家长惊慌失措。两者的区别是幼儿急疹“疹出热退”,而麻疹是“疹出热升”。玫瑰疹不是威胁性很大的感染疾病,只要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一般出了疹子后就没什么问题了。不过,发高烧可能会造成少数婴儿出现热痉挛,所以需要准备退烧药物。

3,接触性皮炎类

【接触性皮炎类】

尿布疹皮炎

症状:大部分宝宝都得过尿布疹皮炎,所以当家长发现宝宝小屁屁出现红肿,有时还伴有粉红色小包时,也不要太自责。除了没有及时更换尿布、尿不湿外,如 尿布没洗干净,上面的洗涤剂、柔顺剂也可能刺激宝宝皮肤,造成尿布疹。

专家解读:无论使用传统棉尿布还是新式纸尿裤,冬天的婴幼儿都会穿上好几条裤子,这就创造了最容易滋生尿布疹的不透气环境。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观察宝宝的大小便,一旦有“状况”,应该立即用温水把小屁屁洗干净,但不要用香皂洗,而应该使用无刺激的婴幼儿专用清洁用品,洗完之后在空调房内稍微晾一下小屁屁,并且涂上不含刺激物的温和护肤品。此外,尽量给宝宝勤换尿布,保持小屁股通气干燥。

婴幼儿湿疹

病例:婴幼儿湿疹俗称“奶癣”,虽然四季都有,但冬季更加常见,属于过敏性疾病。宝宝的脸上会出现小红点,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

专家解读:通常情况下,如果湿疹症状较轻,可以不用药,慢慢自愈。一般说来,不要给宝宝吃鱼虾等动物蛋白成分高的食物。家长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宝宝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患湿疹的宝宝不能太热太捂。

4,细菌类

冻疮

症状:宝宝手背、耳背又红又肿,像个小馒头,伴有红斑和皲裂,宝宝拼命抓挠,因为有瘙痒、灼热、疼痛的感觉,抓得厉害会出现溃烂。天气转暧后可自愈,但来年会复发。

专家解读:婴幼儿的皮肤薄,比成人更容易散热,防御能力较弱,宝宝局部血管容易发生收缩,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缺氧损伤,所以相比成人更加容易被冻伤,造成冻疮。如果能够加强运动,促进宝宝的末梢血液循环,注意恰当保暖和手足干燥,并多吃高热量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手脚和耳朵往往是是最容易发生冻伤的地方,一方面因为手足位于血液循环末端,血循环较差、供血量少,再加上宝宝皮肤较薄,防御能力不强,所以手足方面一定要采取一些防冻措施。特别要提醒的是,衣服裤子不要太紧,否则不利于血液循环。

【细菌类】

猩红热

症状:患儿会有发热、咽痛症状,起病一天内全身皮肤会出现弥漫充血,并且出现针尖大小的鲜红色皮疹,疹子和疹子之间都是红色充血皮肤,疹子会于颈、胸、躯干、四肢依次出现,一两天就会遍布全身达到高峰。小患者会出现“杨梅舌”和“柏氏线”,这种病在2—8岁的孩子中相对较多见。

专家解读:由于猩红热与感冒都是冬春季常见病,早期症状又很相似,所以容易混淆。但猩红热发病后,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一昼夜内出现典型皮疹,舌鲜红无苔如杨梅,这些症状与感冒有明显不同。另外,因为猩红热可能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等,所以需要治疗彻底。

提前预防宝宝冬季高发病

冬季宝宝容易患哪些病?

冬季宝宝最容易患的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在呼吸道感染中,最常患的是上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其次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再其次是支气管,婴儿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也叫喘憋性肺炎,还有咽炎、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鼻炎等。

宝宝感冒后,父母在护理上的常见误区

感冒了,不能再让宝宝冻着

多数妈妈认为,宝宝感冒最主要的原因是冻着了,所以宝宝感冒后就开始"捂"。本来宝宝穿得就不少,这一病,穿得就更多了,室内温度也调得比较高。结果是父母穿得越来越少,宝宝穿得越来越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爸爸妈妈跟着挠汗,有什么办法,为了孩子,只好忍着。父母不知道,做出这样的牺牲是无谓的,不但大人难受,对宝宝也一点好处都没有,越"捂"宝宝体质越差,宝宝越来越容易有病。

感冒,要多给宝宝加营养,好把病扛过去

我在前面讲过了,宝宝感冒后,对食物的吸收消化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时如果妈妈强迫宝宝进食,会引起宝宝反抗,甚至会把吃进的食物吐出来。一旦宝宝呕吐,比少进食更影响宝宝的健康。

宝宝消化功能降低,食欲下降,是消化道的自我保护,通过减少食物的摄入,减少消化道负担,让消化道得以休息,父母要尊重宝宝的本能选择,相信宝宝的自身保护能力。

早吃感冒药,宝宝的感冒就不会加重

及时发现宝宝感冒,及时用药,使宝宝的病情得到控制,这是对的,但不能矫枉过正,刚有风吹草动,就喂一大堆药。药物本身也有副作用。当宝宝只是流点清涕,打几个喷嚏,或咳嗽两声,妈妈就不由分说,给宝宝喂很多的药,这是没有必要的。

给宝宝看病要比给宝宝吃药重要得多。如果宝宝遭受了比较厉害的感冒病毒侵袭,即使妈妈及时给宝宝吃了感冒药,也难以阻止病毒对宝宝呼吸道的侵袭。如果宝宝只是轻微的外感风寒,或仅仅是感染了比较弱的鼻病毒,即使不吃药,也会很快就过去的。所以,病情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是否在感冒最初期吃了多少感冒药。

感冒要吃抗菌素,以免病情发展

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对病毒没有杀灭作用,所以大多数感冒不需要使用抗菌素。是否需要使用抗菌素,要由医生来判断,关键是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根据不同的细菌感染,选用不同的抗菌素。抗菌素是处方药,其种类、药量、疗程都需要医生来确定,父母不能擅自做主,给宝宝使用抗菌素。

有的妈妈说了,每次孩子感冒,不管是流鼻涕、打喷嚏,还是咳嗽、,都一律给开抗菌素,就是还都开抗菌素呢。我想告诉父母们:

・习惯的事情并不意味着是正确的。

・不要让宝宝成为抗菌素的试验田。

・抗菌素不能作为感冒预防药使用

本文Hash:c104927b90bd520d9a897f611fb635c7212b92c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