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疗法治疗宝宝冬夏顽固疾病

“冬病夏治”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孩子的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具体采用什么方法?中医建议,不少慢性病可以试试“冬病夏治”。

宝宝有不少病适合冬病夏治

对小儿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确立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冬病是指每到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而夏治则是指在夏季将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治疗,即在三伏天时运用特制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施以贴敷,来鼓舞人体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预防疾病在冬季的复发或减缓发作时的症状。

这样体内的阳气就相对空虚,到了秋冬季节易被阴寒之邪侵袭导致疾病的发作或加重。所以在春夏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之季,注意阳气的培育和补充,使用辛散温通的药物贴敷特定穴位,激发正气,固其根本,能达到未病先防,减少冬病发生的目的。

三伏天是指头伏第一天到三伏的第十天,之所以选择三伏天为最佳的治疗时机,因为这是一年中阳气最盛、天气最热的日子。今年阳历7月19日进入初伏,7月29日进入中伏,8月8日进入末伏。在此期间,特别是每一伏的第一天进行穴位贴敷,阳气最旺,药力更易直达脏腑而发挥作用,取得良效。

哪些儿科病适合"冬病夏治"?

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最常见

夏季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机。在经过春三月的发陈、补养之后,夏季对身体进行适当的调整、养生,将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同时能减少秋冬疾病的发生。

贴敷就是将中药研成细粉,用姜汁调成泥状,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穴位,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贴上,持续贴2小时左右。贴敷对小儿更有优势,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保护小儿娇嫩的脏腑,副作用小,而且不用打针吃药,小儿更容易接受。我们特别加入了离子导入,跟大人贴敷的时候要针叩出皮损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帮助吸收。

儿童常见的可以"冬病夏治"的病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反复感冒、风湿类风湿性疾病,以及某些属于中医所讲的虚寒性的疾病,如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等。

小儿哮喘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以发作性咳嗽气急、喘憋胸闷,喉中哮鸣为主要表现形式,多由呼吸道感染等诱发。

发病机制:

中医认为肺脾肾三脏不足(素体虚弱),痰饮内伏是哮喘发病的主要机制,感受外邪、接触异物(过敏原)、饮食不当(嗜食辛酸咸、肥甘之品)、过度劳倦及精神刺激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每因调护不慎,感受外邪,引动伏痰,痰阻气道引起哮喘发病。中医发作期以宣肺降气,化痰定喘为主要治疗大法;而缓解期则以培补肺脾肾三脏,扶正固本为主,以改善体质状态,铲除伏痰,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以杜绝诱因,彻底消除气道炎症,最终达到减少发作并根治哮喘的目的。

主要症状: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肺气虚、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等几种。

1、肺气虚证:多表现为反复感冒,平素气短,怕冷畏寒,手脚凉,遇冷风打喷嚏,咳嗽无力等症状,常因感冒而诱发哮喘;

2、肺脾气虚证:多在肺气虚证的基础上,面白少华,神疲懒言,纳食不香,大便稀稠不调,舌质淡,常因饮食不调理而诱发哮喘;

3、脾肾阳虚证: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脚软无力,动则气喘。舌质淡,脉细弱,多见于哮喘日久者。

4、肺肾阴虚证:多 表现为,面色潮红,夜间盗汗,消瘦气短,手足心热。舌质红,花剥苔。

贴敷方法:取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等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基本方,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加用防风、黄芪、吴茱萸、肉桂、太子参等益气、温阳、健脾、补肾的药物,选用天突、肺俞、膻中等穴位,分别施以贴敷,并经离子导入。贴敷,既可在哮喘发作期应用,有助于止咳平喘,降气化痰;又可在哮喘缓解期应用,扶正补虚,防治哮喘。三伏、三九贴属于哮喘缓解期治疗。

小编点评:除了穴位贴敷,艾灸、针灸、按摩、拔火罐、内服中药,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但对小儿来说,这些都不适合,最好的还是穴位贴敷。

宝宝有不少病适合冬病夏治

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病,主要指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发病机制:

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是"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年龄越小越明显,所以小儿容易反复患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并且这类疾病具有冬季多发、夏季缓解的特点。

主要症状:

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肺脾气虚: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多汗,厌食,或恣食肥甘冷饮,形体消瘦或肌肉松弛,倦怠乏力,食后即便,大便不实等证。

2、营卫失和:表现为反复易感、恶寒怕热、不耐寒凉、多汗恶风、肌肉松弛、汗出不温、低热、咽红不退,扁桃体肿大等证。

3、肾虚骨弱证:表现为体弱易感,面白无华,动则自汗,形瘦肌松,寐则盗汗,生长迟缓,睡不安宁,五心烦热等证。

4、肺胃实热证:反复易感,形体肥胖,手足心热,夜寐欠安,心烦,口臭,便秘,口舌生疮,口渴,嗜食肥甘厚腻,易饥,多伴扁桃体肥大易化脓等证。

5、气阴两虚证:体弱易感,手足心热,形体偏瘦,神疲乏力,盗汗,口干喜饮,便干坚硬,咽红、舌红、花剥苔等证。

贴敷方法: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等药为基本方,按一定比例配制,临床根据体质不同,选择加用黄芪、细辛、桂枝、胡黄连、西洋参等药物,加姜汁调和,选择天突,肺俞,大椎等穴位,离子导入。

小儿"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在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中,中药穴位贴敷操作比较简单,有人认为自己在家贴一贴就可以了。但医生建议,要想取得好的疗效,中药穴位贴敷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贴敷时要辨证取穴,要根据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确定贴敷的穴位,并选择不同的药物,不能单纯地固定于几个穴位。

2、药物要合理配方,专业炮制、密封保存。

3、贴敷时要尽量由专业医师操作,认准穴位贴敷才能有好的疗效。贴敷时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因素,吸收能力、耐受性不同,贴敷的时间长短也应有所变化。

4、中药穴位贴敷要考虑个体差异。小儿体质与成人不同,所患疾病的表现和预后与成人不同,所以儿科冬病夏治疗法不能照搬成人的疗法。

5、贴敷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不要游泳、下水、着凉。

6、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海鲜、油腻等食物。

7、贴敷期间,如果遇有哮喘急性发作、发热、腹泻等疾病,请及时与医生联系,勿耽搁病情。

8、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瘢痕体质者、2岁以下患儿,不适合贴敷。

小编总结:值得注意的是"冬病夏治"三伏贴敷主要是针对慢性迁延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因此,患者在进行贴敷时,不要急于追求效果,一般而言,连续治疗3~5年后, 体的抵抗力能得到较大提高,冬病的发生会明显减少。

中医如何治疗冬季宝宝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容易导致人体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寒最易伤肺,故冬季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冬天属水,而人体的肾亦属水,到了冬季肾较易受到伤害;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寒冷更易致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故而儿童在冬季应顺应自然,以补益肺脾肾、散寒通经络为宜。而又到冬令进补时,在成人们热捧膏方进补的同时,很家长也想给孩子补补,增强孩子抵抗力。儿童如何进补?冬季通过中药“三九”敷贴、温灸、中药膏方等,对儿童疾病进行调理,可取得较好效果。“三九”敷贴温补肺脾肾敷贴药物:喘敷灵、鼻渊灵和肾敷灵等。敷贴方法:每年冬至(即一九)开始,每隔9天一次,共敷3次。敷贴适应症:可用于防治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患感冒、咳嗽、肺炎等)、肺虚多汗、肾病、遗尿等疾病。敷贴、功效:温补肺脾肾,散寒通经络。运用上述药物,针对儿童肾病、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等体虚患儿进行“三九”穴位敷贴,可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脾气健运,肾气充足,经络畅通,从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增强肌体抗病能力。艾灸疗法适于阳虚体质者对于阳虚体质易患病的孩子,在敷贴基础上加隔药温灸,从立冬(11月)开始至次年的1月,3个月中的每月前七天,隔日灸一次,且逢九加敷贴一次,连用三年。艾灸是以点燃的艾绒或艾条等,在体表的某些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其药物和艾燃烧以后所产生的温热刺激,使局部血容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艾灸在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养生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都可以帮助人体起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还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对胃液的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胆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循环系统也有促进作用。

小编推荐:

儿童也会患上关节炎>>

儿童哮喘要做到“三不怕”>>

宝宝为什么爱流鼻涕>>12下一页

宝宝夏季痱子中医治疗法

摘要:宝宝夏季痱子中医治疗法,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汗腺分泌过多,汗液蒸发又不畅,汗液渗透到毛孔的周围组织,就会刺激皮肤出现疹子,这是长痱子的主要原因。婴幼儿之所以容易生痱子是由于孩子的皮肤娇嫩,汗腺发育和通过汗液蒸..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汗腺分泌过多,汗液蒸发又不畅,汗液渗透到毛孔的周围组织,就会刺激皮肤出现疹子,这是长痱子的主要原因。婴幼儿之所以容易生痱子是由于孩子的皮肤娇嫩,汗腺发育和通过汗液蒸发调解体温的功能较成年人差,汗液不易排出和蒸发所致。

痱子分三种:白痱子、红痱子和脓痱子。白痱子为针尖大小的表浅水疱,易发生在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上;红痱子初起时皮肤发红,继而发生密集的针尖大丘疹或丘疱疹,内含透明浆液,周围有轻度红晕,多发于肘窝、颈部、躯干及小儿面部;脓痱子也叫痱毒,是长痱子后又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的,多发于小儿头部。

孩子生了痱子要积极护理,主要护理方法有:

(1)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以使室内温度凉爽

(2)勤换洗衣物:衣服要宽大、干燥,避免穿化纤内衣

(3)炎热时保证每日用温水洗浴2~3次,以保持皮肤清洁,浴后擦上痱子粉。孩子从外边回来后不要用冷水洗浴,因为经冷水一浇,原先张开的汗孔会突然闭塞、汗液潴留,极易引发痱子或加重病情

(4)应给孩子多喝绿豆汤、金银花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孩子生了痱子,切忌涂抹软膏或油类制剂

(5)不要用手挤弄、搔抓患处

(6)避免强烈日光照射

(7)一旦出现大面积痱毒,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痱子病因:痱子是皮肤上汗腺开口部位的轻度炎症。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使表皮浸软,加上皮肤上堆积的污垢,使汗腺口堵塞,而发生痱子。痱子感染就形成痱毒。症状:痱子多发生在头皮、前额、颈部、胸部、腋窝、大腿根等处。皮肤先出现红斑,继之出现针尖大小的疹子或水疱。感到刺痒。痱毒起初是小米大小,渐渐形成玉米粒或杏核大小的脓包。脓包慢慢变软,最后破溃,流出黄稠的脓液。护理:夏季注意室内通风、降温。小儿的衣服要宽大、柔软、吸水性强。常洗澡。先用温水洗干净,再扑上痱子粉或擦痱子药水。若反复发生痱毒,可服清热解毒的中药。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多发生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等表现。

小孩夏季痱子中医治疗方法痱子又称汗疹、热痱,多发生于暑热夏季大汗之后,是因汗腺周围发生炎症而致的皮肤病。中医认为痱子系由湿郁腠理、热蕴肌肤,肌腠不得发泄所致。

小孩夏季痱子中医治疗方法

一、金银花6克,用开水浸泡约1小时许即可,以棉签或纱布蘸金银花浸泡液轻抹患处,每天三次。

二、败酱草9克,把药放入沙锅中,加水约500毫升,先用武火煎开再用文火煎5分钟即可,以棉签或纱布蘸败酱草煎出液轻抹患处。每天两次,第二次抹洗液时仍可由前一份败酱草煎取。

三、鲜冬瓜适量,去皮切片,外擦患处,每天三次。四、苦参10克、马齿苋10克,加水约250毫升,煎开后再用文火煎15分钟即可,放凉后清洗患处,每次5分钟,早晚各一次。

五、绿豆30克、红枣10枚、冬瓜30克,冰糖少许,把前述配料(除冰糖外)一同放入沙锅 中煎至烂熟,再加适量冰糖调和,每日一剂,连服一周。

本文Hash:d986fed23a631c2ef7ac2fd21a620084a016cef1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