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感冒是什么引起的,怎样增强抵抗力

医院小儿科最常见的3~4个月婴儿患的疾病是感冒。感冒是由各种不同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但实际上,确定感冒到底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并不是很容易的。

感冒是传染性的疾病。周围如有人患了感冒,过一二天后婴儿也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感冒。因为这个阶段,婴儿是不会得其他疾病的。一般情况是,母亲开始出现打喷嚏、鼻子不通气、稍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当母亲自己感觉到得了感冒时,婴儿已经被传染上了。当然,父亲从工作的地方带回感冒传给婴儿的情况也非常多见。也有初次去商店购物回来后第2天就出现感冒症状的婴儿。

这个月的婴儿由于体内还有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即使感冒也不会发高热,一般只有37.5℃。症状多为鼻塞、厌乳、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但并不很痛苦。有的婴儿还会出现眼圈发红,流口水,食欲减弱。多数婴儿二三天后症状就会消失。大概到了第3天时,透明的水状鼻涕就变成黄色或绿色的浓鼻涕。三四天后,不爱喝奶的婴儿就会恢复正常。有时,感冒还会伴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

以前,早产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儿有时会因感冒引起肺炎,但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这种情况了。婴儿感冒时虽有些发烧,但只要精神好,情绪也好,就不必担心是肺炎。抗生素及各种注射药物对引起感冒的病毒是无效的,但医生往往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他们认为抗生素能消灭病毒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和链球菌,从而预防由这些菌引起的肺炎。

在婴儿有明显的感冒症状期间,应控制人浴。如婴儿吃奶困难,可减少半勺或l勺的奶粉,但果汁可继续按量喂。

平时痰多的婴儿经常在早上起床前咳嗽。这样的婴儿即使感冒已经好了,但咳嗽也会持续下去。如果认为这是感冒没好,仍把婴儿当作病人,婴儿就会被迫在家里多关上10天或半个月。

以前就有痰鸣的婴儿,只要不流鼻涕,吃奶正常,不再发热,就可恢复和以前一样的生活。总是给婴儿穿得过多,不经常洗澡,反而会减弱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怎样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抵抗力弱的孩子要注意什么?

医生您好,我家孩子经常生病,换季或者突然降温就容易感冒,孩子的免疫力比较低,请问怎样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抵抗力弱的孩子要注意什么?怎样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抵抗力弱的孩子要注意什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黄文渊回复:您的孩子这种情况是体虚抵抗力差引起的,要想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还是需要足够的营养和适当的户外活动,通过运动来增强,一般不推荐药物来增强小孩的抵抗力。建议您多让孩子锻炼身体,可以把跑步,游泳等。平时尽量不要给孩子穿戴太厚,多给孩子晒太阳浴,营养摄取要均衡,多饮水,注意多吃牛奶,肉类,蛋,水果,蔬菜等,要及时纠正小儿偏食等不良习惯。

冬季小儿感冒高发 怎样增强宝宝抵抗力


冬季小儿感冒高发 怎样增强宝宝抵抗力

  HOLD住抵抗力

  “大雪”节气到了,新一轮冷空气又开始影响广东。骤然降温,不少儿童最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流感等。由于这一人群的抵抗力差,因此,hold住孩子的抵抗力成为此季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中医主张,“扶正气、避毒气”,即强调“未病先防”。在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钟嘉熙教授给妈妈们支招,教你如何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

  3岁前儿童,体质弱爱感冒

  3岁之前的小朋友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个系统发育处在逐渐完善过程,处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阶段,免疫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状况与成人明显不同。

  钟嘉熙教授指出,在临床上,3岁之前的孩子特别容易生病,天气稍微变化,他们就很容易着凉感冒。这是因为通常在出生6个月以后,由于从母乳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减少,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含量较低,基本要到青春期后期才达到较完善的水平。而呼吸道、消化道表面分泌型IgA是黏膜表面重要的抗菌及抗病毒的免疫因素,IgG是下呼吸道的主要抗体,所以,小儿防御能力低下,易患呼吸道疾病。

  再加上宝宝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不完善,发热较高时容易出现惊厥,感受外邪时则影响消化而出现厌食、拉肚子等症状。发热、咳嗽、腹泻、厌食等都是令妈妈们非常担心的症状。

  妈妈及早发现宝宝“异常”

  由于小儿身体不适不懂得表达,儿科常被喻为“哑科”,所以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小宝宝的日常饮食作息,留意细节,及早发现宝宝发病的征兆。

  钟嘉熙说,妈妈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您的宝宝———

  (1)精神:如果宝宝出现精神疲倦,没有往日活泼可爱,好哭闹,喜欢大人抱,应注意宝宝身体可能已经出现不适;

  (2)饮食及二便:若宝宝出现饮食减少,食欲不振,或者有呕吐、腹泻、大便颜色的改变,应注意是否得病;

  (3)呼吸:如果小宝宝出现呼吸较平时急促、咳嗽、喷嚏、流鼻涕等表现,应及早诊治,排除感冒、流感等;

  (4)啼哭:婴儿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啼哭就是婴儿表达自己要求的一种方式。正常婴儿哭声响亮,满足要求后就安静了。但宝宝如果出现嗜睡、少哭、哭声弱或过度啼哭,这些现象是他生病的信号。

  (5)体温:正常宝宝体温在36℃~37.3℃(腋温)之间波动。家长应用手经常摸一摸孩子的额头、手脚,注意小儿体温变化,如果出现手足发凉、怕风,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有可能很快出现发热。

  宝宝感冒,妈妈该怎么办?

  宝宝感冒后可出现以下症状: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嗓子疼、眼睛发红、倦怠、没有食欲、发热。症状一般持续7-10天,有的可持续两周左右。发烧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钟教授说,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忙乱了手脚,生怕发热会烧坏脑子。实际上,宝宝发烧不一定是坏事。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后,体内白细胞为了吞掉细菌而迅速增加,耗氧增加而引起的,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表现,也是自身抗体形成的过程。

  当宝宝发热时,关键在于弄清孩子发烧的原因,治疗原发病。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退热药。但如果体温超过38.5℃时则可能引起惊厥,故应及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一般来说,感冒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所以不能随便给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滥用还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可出现腹泻、饮食不振等胃肠疾病,甚至可引起新的致病菌,如念珠菌感染。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有良好疗效。

  除了治疗,护理也很重要

  1、对发热的孩子来说,首要的是保证喝水充足,因为发热时消耗很多水分,身体出汗多,若水分不够,影响体内毒素排出,故勤喂水进行补充很有必要。但必须强调一点,饮料不能代替白开水。出汗多时要稍增加食盐的摄入。

  2、孩子发热感冒时,由于胃肠道蠕动变缓,消化液分泌减少,所以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让家长们很着急。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饮食以低脂肪、低蛋白、流质食物为主,如面条、菜粥等,多吃新鲜蔬菜等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或软饭、蛋羹,肉汤等,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应少吃海鲜、过咸、油腻、煎炸、燥热、辣椒等刺激食物。

  3、在服用退热药体温下降后,宝宝体温仍未稳定,应3-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及时发现小儿发热,以免出现病情反复。

  4、切忌“捂汗”。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发热时,应多穿多盖“捂汗”,这样做不但不能降温反而使小儿体温上升,甚至造成高热惊厥。因为小儿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相反,应穿宽松的衣服,以利散热。但出汗要及时抹干,湿衣及时更换,不然又容易着凉。

  5、小儿皮肤薄嫩,皮下血管丰富,发热时可采用温水搽浴、外敷退热贴等物理降温,尤其是婴幼儿,物理方法副作用少,优于药物降温。古代尚有躺蕉叶、睡沙床等物理降温的记载。

  6、温水擦浴的方法:水温应以35—40℃为宜,擦浴全身的皮肤,注意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还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擦至头颈部、腋窝、胸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浴时应注意避免对风受凉。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并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

  7、使用退热药物及退热栓时需注意:听从医生指导,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同时服用,如果剂量控制不好,会有隐患。更不可为了加强退烧效果,给宝宝多服几次退烧药或将剂量增加。小儿退热栓是从肛门塞入的药物,主要由直肠吸收,退热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但使用本品偶见皮疹、荨麻疹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所以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天,有皮疹等过敏反应的,则不能用。退热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8、在孩子感冒期间,妈妈要照顾好孩子的起居,让孩子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本文Hash:4288f80d88506df49a08024f25859d3da8539a6c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