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第29周时的发育特点

*语言:

妈咪可能一直以来都习惯于用对小婴儿的口吻来和宝贝说话。现在,可以试图鼓励宝贝尝试一些简单的发音技巧了。妈咪和宝贝说话的时候,语速可以慢一些,清楚一些,鼓励宝贝来模仿你。

当他发音时,比如“吧吧吧”,你可以换一种音调重复他的声音,比如“罢罢罢”。宝贝对这种音调的变化会感到很有趣,会很高兴来重复你的声音,这样相互的互动交流对宝贝语言的发展会很有利。

*情感:

当妈咪消失在宝贝的视线外时,他会感到焦虑。这种“分离焦虑”在宝贝出生头一年的下半年至第二年的头几个月,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他还太幼小,无法理解当妈咪离开的时候,过一会儿是会回来的,尽管时间的安排对于妈咪来说往往也很紧张。在宝贝的理解中,他认为妈咪消失在他视线之外,就意味着妈咪不再存在了。

当妈咪回到宝贝身边的时候,可以和宝贝多说说话,让他感觉到安心。在宝贝看不见你的时候,哪怕是妈咪的声音,也能够让他感觉到放心。当妈咪有时候不得不短暂离开一会儿的时候,宝贝的反应可能牵扯着你的心弦,甚至感觉到有些灰心,但是这个阶段很快会过去,妈咪不必太在意。

*提示:

帮助宝贝度过这一时期的要点在于,当妈咪必须出去上班或者晩上有外出活动时,家里安排宝贝能够信任的成人来陪伴他。

同时,可以玩儿一些富含教育启示的游戏,比如藏猫猫(妈咪用两手挡住脸,然后再突然撒开,让宝贝看到妈咪的脸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这不仅具有很好的娱乐功能,同时能够帮助宝贝明白,尽管一个物体暂时消失了,但是很快会重现的。

为了保持平和的心境,妈咪只要知道,一旦你离开后,宝贝很快会被慈爱的奶奶,日托中心的其他小朋友或房间里迷人的情景所吸引,从而停止啼哭。

宝宝出生第一年里的语言发育特点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最早的发音,也是今后语言的基础。

*2周左右的婴儿能区分人的语声和其他声音,如钟声、哨声等,这种能力是他以后学习语言的前提;同时宝宝对说话声(尤其是高音)很敏感。

*第4周开始,婴儿的哭声可作为一种用来表示身体状态以得到注意的手段。开始它多是表示消极状态,如饿、冷、热、湿、寂寞等。

*到2~3个月就有了表示积极状态的声音,如舒服、高兴时的发音。婴儿情绪越好发音越多;对成人的逗引和说话时的情绪表现也有所反应,如以忿怒声斥责他时会哭,和蔼声安慰他时会笑。

*4个月时婴儿就能区别男声和女声,6个月时即能区分出不同的语调。开始咿呀作语,能发辅音,如d、n、m。

*4〜7个月是连续音节阶段。宝宝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发音增多,看见熟人、玩具能发出愉悦的声音,叫他名字会转头;可出现一些重复的、连续的音节,这些音为以后正式说出词和理解词做了准备。

*7〜9个月,能发出“ma-ma”、“ba-ba”等元音和辅音,但无所指;可以形成第一批“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如说“欢迎”他会拍手,说“再见”会摆手等,有了这种条件反射,宝宝就有了学习与成人交往的可能。

*从11个月开始,是“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时期,此时宝宝听懂的词越来越多,可以按照指示去做一些事情,并开始模仿成人发音。这时还不是正式的说话,他可能是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义,也可说是学说话的萌芽阶段。

宝宝出生第一年里的语言发育特点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最早的发音,也是今后语言的基础。

*2周左右的婴儿能区分人的语声和其他声音,如钟声、哨声等,这种能力是他以后学习语言的前提;同时宝宝对说话声(尤其是高音)很敏感。

*第4周开始,婴儿的哭声可作为一种用来表示身体状态以得到注意的手段。开始它多是表示消极状态,如饿、冷、热、湿、寂寞等。

*到2~3个月就有了表示积极状态的声音,如舒服、高兴时的发音。婴儿情绪越好发音越多;对成人的逗引和说话时的情绪表现也有所反应,如以忿怒声斥责他时会哭,和蔼声安慰他时会笑。

*4个月时婴儿就能区别男声和女声,6个月时即能区分出不同的语调。开始咿呀作语,能发辅音,如d、n、m。

*4〜7个月是连续音节阶段。宝宝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发音增多,看见熟人、玩具能发出愉悦的声音,叫他名字会转头;可出现一些重复的、连续的音节,这些音为以后正式说出词和理解词做了准备。

*7〜9个月,能发出“ma-ma”、“ba-ba”等元音和辅音,但无所指;可以形成第一批“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如说“欢迎”他会拍手,说“再见”会摆手等,有了这种条件反射,宝宝就有了学习与成人交往的可能。

*从11个月开始,是“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时期,此时宝宝听懂的词越来越多,可以按照指示去做一些事情,并开始模仿成人发音。这时还不是正式的说话,他可能是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义,也可说是学说话的萌芽阶段。

本文Hash:6a4656b44b40902e3048d018bcf9dc92784def38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