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给宝宝把尿?听听专家怎么说


何时给宝宝把尿?听听专家怎么说

  妈妈观点1:爸妈最好在宝宝0—4个月大期间开始给宝宝把尿。宝宝越大,开始时可能越难适应,因为他多半已经习惯了用尿布或纸尿裤。有些医生会建议越早给宝宝把尿越好,事实上,宝宝一出生就可以了。把尿不但能为爸爸妈妈节省纸尿裤,而且,把尿还能为以后宝宝自己大小便奠定基础。

  妈妈观点2:把尿对锻炼小孩自己撒尿毫无意义,也培养不了任何良好习惯。小孩都是要到2岁左右身体发育成熟才能自己会上厕所。把尿好处就是大人省事,小孩少用纸尿裤或者尿布。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此外,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听听专家怎么说

  日本松田道雄(著有《育儿百科》):过早给孩子把尿没有意义。

  教会4个月婴儿按时排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婴儿最早也要在1周岁以后才能告诉大人自己想小便。一般是在1周岁半至两周岁才开始不用尿布。如果算好时间,快到排尿时间时让婴儿坐便盆,也许有时凑巧能顺利配合,但多数情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定时定量吃奶,且只在洗浴后喝果汁的婴儿,一般排尿时间间隔较长,定时排尿成功率较高。但1天要排尿10~15次的婴儿,多数都是不能成功的,即便偶尔有一二次成功,也达不到节省洗尿布时间的目的。4~5个月这个时期,婴儿不会因进行了排便训练,就养成排便时通知别人的习惯。每小时取下1次尿布,让婴儿坐2分钟或3分钟便盆,嘴里发出“嘘……”的声音给婴儿把尿,可以说是母亲的排尿神经症。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顶多在早晨和午睡醒来后让婴儿坐便盆就足可以了。

  美国威廉﹒西尔斯(著有《亲密育儿百科》):训练大小便,晚比早好。

  宝宝自己大小便是一项很复杂的技能。在你赶宝宝第一次去蹲小马桶前,先想想要学会上厕所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吧。首先,宝宝必须先能紧迫感到肠子和膀胱的压迫感。然后他要将这些感觉,与身体内的运作联想在一起。接着她要学会,有这种感觉时要赶紧找马桶,然后还要知道怎么脱裤子,怎么舒服地坐在马桶上,并且忍到一切准备妥当才开始大小便。大部分宝宝控制大小便的神经和肌肉,要到18至24个月大时才会成熟。还有,较晚开始接受大小便训练的宝宝,比早接受训练的宝宝学得更快。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你可以丢下宝宝不管,大人还是必须带孩子做一些训练。就像决定宝宝什么时候准备好吃固体食物一样,你要从宝宝身上,而不是日历上的日期,找出以下“我准备好药学了”的信号:

  ○模仿你上厕所

  ○会用语言表达其他感受,如肚子饿

  ○能了解简单的命令比如:“去拿球”

  ○尿布湿了或脏了时,会把尿布推开,或者跑来告诉你尿布脏了。

  ○爬上小马桶或大人的马桶

  ○尿布可以保持至少3小时的干燥

  ○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器官。

  张思莱(著有《张思莱育儿手记(上、下)》、《育儿那点事》):训练把尿有必要

  “把”便,这是中国人传统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促使孩子早期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由于与孩子尽早学会控制大小便。人的排便过程是由意识和生理需要所控制的。当小婴儿控制大便的意识还没有建立时,生理需求就占主导地位。所以对于小婴儿来说,通过早期训练逐渐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就十分重要了。

  如果不把尿,孩子习惯了边走路边在尿布上大小便,那么孩子在以后学着坐便时就不会用力;而且因为随时、多次小便,膀胱储存尿的功能和排空的功能就得不到锻炼;而且使用一次性的尿裤或尿布如果再不及时换的话,污染的尿裤和尿布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和发生尿布疹。一旦孩子习惯了脏兮兮的尿布的气味和它潮湿的感觉,孩子对排尿和排便就失去了敏感性,建立排尿和排便的条件反射很难建立,错过了大小便训练和如厕训练的敏感期,那么以后再训练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因此也就会困难很多。尤其是孩子过了1岁,自我意识情绪逐渐发展,害羞的情绪开始产生,随之而来的是羞愧感产生,如果到了3岁还在使用纸尿裤和尿布的话,孩子会为此感到羞耻,就会产生自卑感、孤独、焦虑、胆怯等心理,而且我们临床发现3岁以后的孩子发生原发性遗尿症(夜尿症)和遗粪症往往由于从小缺乏大小便训练而导致的,所以儿科医生尤其是行为儿科学的医生认为在婴儿期应该进行大小便训练,幼儿期进行如厕训练,争取2岁~2岁半完成如厕训练。

  小编总结

  婴儿多大可以把尿

  对于“把”尿,中西方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其实,不是每个宝宝都必须统一时间,因为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只要早早撤掉尿布,宝宝在15个月之后就可以很好地控制大小便了。他在排便前会发出一些比较明显的信号,有些宝宝已经能够学会自己蹲着尿尿了。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在他发出排便的信号之后,进行适时的引导。至于15个月之前,要不要给孩子把尿,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生理特点来决定,如果孩子抗拒的话,最好不要强行把尿。但如果宝宝尿尿比较有规律,妈妈们又正好可以配合这个规律,可还是可以早点试一试的。

  各国妈咪对待宝宝“把尿”

  日本的妈妈:

  妈妈对孩子夜间常尿床很不敏感。日本人没有为孩子把尿的习惯,有的孩子上小学后晚上还用纸尿裤。日本保育员在孩子2岁以后训练孩子如厕,在午睡前后让孩子坐尿盆。保育员认为强制孩子如厕反而会让孩子紧张,导致以后的心理隐患。在日本,如果孩子尿在地板上(是席子,非常不好擦),妈妈也不责骂孩子,而是擦给孩子看,让宝宝知道这样会给妈妈增添许多麻烦。

  妈妈让孩子在2岁或更大些开始快乐地如厕训练,90%的孩子在4到4岁半完成。商家推出全套的训练品:一个漂亮的音乐便盆、20条传感尿片、卡通画册和对父母的指导小册子。

  美国的妈妈:

  美国儿科专家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孩子大小便,反对对尿床的孩子进行体罚和羞辱。他们认为5岁的孩子尿床是正常现象,批评会增强孩子压力而适得其反。另外,他们认为训练孩子大小便要保护孩子好奇爱学习的天性,用多种办法正面鼓励。比如尿湿的后可以过一会再换,告诉他干的比湿的舒服,让他们独立学习如厕冲水等,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

  澳洲的妈妈:

  妈妈认为自由大小便是婴儿成长阶段也只有这一阶段才拥有的一种人生快乐,实在不该剥夺。并且孩子被把着解便的姿式违反“自然”,看上去很痛苦。

  孩子总是大哭大闹地反抗。孩子两三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能通过语言和大人交流了,慢慢摘去尿布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有的孩子五六岁仍尿床,大人不会看作严重的事,孩子也不会受到羞辱和责骂。

宝宝补钙听听专家怎么说

 

  宝宝为什么会缺钙

  * 缺乏户外活动,晒太阳少。秋冬季节,由于天气的关系孩子户外活动少、晒太阳比较少或者平时孩子在晒太阳时隔着玻璃、穿得过于厚实等,紫外线照射不足都是造成宝宝缺钙的因素。

  * 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含钙元素不足,容易造成钙摄入不足,长期素食的孩子非常容易缺钙。蔬菜中的植酸、草酸溶解在汤里,宝宝喝下后与钙元素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盐,影响了宝宝对钙的吸收。

  * 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孩子对钙的摄入不足。辅食添加不及时、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人为的造成或加重孩子的缺钙现象。

  宝宝一天需要多少钙

  人体对钙的需要是随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和多数医学书的介绍,膳食中钙的需要供给量每天是:

  1~6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宝宝约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宝宝约400毫克。

  7~12个月的婴儿,约500~600毫克。

  1~3岁幼儿,每天需要约600~800毫克,青春期约1000毫克。

  成人800毫克,孕妇约1200毫克。

  1瓶鲜牛奶(220毫升)的含钙量约220毫克左右,如果每天能喝1~2瓶牛奶,就可得到200~400毫克以上的钙,再加上食物中的钙,合起来就能满足孩子一天的需要量。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严重的钙缺乏。

  专家提醒:如果宝宝缺钙单纯补充钙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钙的吸收、利用、调节和排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是三个最主要的调节因素,其他还会受钙的制剂、宝宝年龄、服用时间、服用方法、食物成分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不难理解生活中很多宝宝补了大量的钙但还是发生“缺钙”的现象。

  如何给宝宝补钙?

  每100克母乳含钙30毫克、牛奶含104毫克,根据补钙的需要,婴儿每天补充500毫克左右钙,应该不会有钙的缺乏了。如果仍然有缺钙现象,就不是单纯的补钙不足,而是另有原因,如有维生素D的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不足或钙的吸收障碍等。此时,补充大量的钙是无济于事的,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果1岁的宝宝每天能喝600毫升的奶,再适当补充含钙食物或是钙剂,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缺钙。但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维生素D的缺乏比钙的缺乏更为普遍,而且是造成钙吸收和代谢障碍的重要因素,因此,补钙的同时,每天应为宝宝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补钙过多有危害

  补钙不是越多越好,成人对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mg,而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mg。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过多的钙,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钙过多造成的危害也不能忽视,补钙过量可能增加肺、脑、肾、心血管、眼周围组织发生钙沉积,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会引起便秘、食欲不良、高钙尿症等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宝宝囟门过早闭合、限制大脑发育,骨骺提前愈合、影响生长发育等,所以补钙也不能过量。

  补钙应注意的那些问题

  * 补钙不能被广告牵着鼻子走。有段时间钙剂产品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宣传全民补钙,导致人们补钙跟着广告走。实际上,有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了一些不实之词,夸大效果。研究表明,各种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40%左右,与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或以上显然是有很大出入的。对待这些,需要在购买钙品时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跟随广告走。

  * 简单的测试不能确定是否缺钙。其实缺钙的意思是非常笼统、含糊不清的。医学上并无“缺钙”这一名词,只有表现缺钙的具体疾病如佝偻病、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症等,而造成这些疾病的因素不仅是补钙不足,还有其他复杂因素。因此,单用一种仪器的简单测试不能确定宝宝是否缺钙。最近一项长达7年的研究认为钙片和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不但作用甚微,甚至还有引发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可见缺钙的诊断是复杂的,补钙更不可随意而行。

  * 补钙产品要注意质量。目前补钙产品不计其数,常人难以选择,医生也难以适从。妈妈们在选择产品时,不能认为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宣称“颗粒小”,甚至还推出了“原子钙”、“纳米钙”,让人们觉得钙越细小越易吸收。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关键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专家提醒:直接从骨骼、牡蛎等含钙丰富的物质中提取的钙制剂,可能会有铅、砷等有毒物质的污染,一定要选购有国家检验认可的药字号制剂安全产品。

宝宝上幼儿园哭怎么办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导读:宝宝上幼儿园哭怎么办听听专家们怎么说?几乎每个宝宝入园都会有一个入园焦虑症的过程,就是显得非常抗拒上幼儿园,因为长期跟大人在一起,离开了家人就没有了安全感,特别是现在非常6+1的家庭每个人的精力和焦点都在宝宝身上显得异常珍贵,宝宝缺少了独立的精神。

网友:宝宝2岁半,上了一周幼儿园.每天早上去都哭.但不大哭而是眼泪含眼圈那样憋屈的哭.她要是大哭或吵闹我就不担心了.她现在每天晚上睡的也不好总是睡到一半时就哭.我真怕她得病什么的.

徐凡:我认识的很多孩子基本上哭一个月,一周就变成了不是大哭了已经很不错了,这个孩子很会控制自己。

主持人:实际上应该有这么一个过程。

徐凡:我们的孩子在那需要面对很多很多新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不习惯的地方,以前可能他一个手势就解决了很多问题,现在没有人理会他,可能如果跺脚、发脾气还会受批评的,他可能更留恋家庭环境中大家对他的呵护合理解。但是相信这么能控制的孩子可能也会有很多很快成长起来的地方,也是很容易的,因为他很清晰自己的意识到了外界和家庭的不同,并且在努力的适应这种东西,而且在努力的去控制自己,这不是什么坏事。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就是说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消除孩子的哭,要清楚他各种行为状态,要鼓励他自我调整。

我记得我孩子小的时候也是经常哭,哭的时间比这孩子长多了,这个孩子才一个星期,我的孩子先是哭了一个月,哭了一个月以后生了一场大病,我就只好接回来,等孩子好了是三个星期之后的事了,再送去又哭。这种焦虑会迁延很长时间,就是他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生病你就要不断的给他接回来,病好了又要再送去,又要重新适应,第一年几乎就属于送一个星期、回来两个星期这样的状态,我们的孩子是属于不是很外向的状态,所以他这个适应期就会相对比较长。后来我想了办法就是说,我不是老去跟他讲你别哭了,我到幼儿园的时候如果他还在哭或者他还想哭,我就抱住他,我说妈妈很喜欢你,你这样进去很不愿意,你想哭一会儿是不是,那你趴在妈妈身上哭一会儿,你想哭几下啊,我给你数着,他有时候伸着小手,哭五下,等哭五下之后就真停了。他这样哭两下以后就觉得没什么好哭的了,而且他确实感觉到他不是在失去我,我是很关心他的,我会一直很关心他,我会允许他哭,哭不是成为很要挟我的事情。

本文Hash:4e39be108b1c70c276191d7dac21c41185e8c099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