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爱喝水家长如何来引导

宝宝喝水遇见这些状况

1、挺舌反射:当妈妈把奶瓶或勺子送到宝宝嘴巴时,宝宝会本能地用舌头向外推出,这是一个原始反射叫挺舌反射,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一般4-6个月之后,宝宝的挺舌反射就会被抑制。

2、口腔触觉敏感:宝宝把含在嘴巴里的食物吐出来,表现为对新增加的辅食不确定其安全与否的情况下,出于自我保护,就会把嘴巴里的东西吐出来,多尝试后宝宝能确定食物的安全性后就表示他已经能接受这种食物。

3、味蕾过度刺激: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喝上水,会添加葡萄糖或者果汁等有“味道”的水给宝宝喝,其实婴儿的味蕾非常敏感,一岁之前不建议添加任何调味料,否则会破坏掉宝宝脆弱的味蕾,甚至导致宝宝日后“重口味”。

4、吞咽功能滞后:容易呛到的宝宝通常由于其口腔的吞咽功能滞后,不能顺利地把水吞到肚子里。吞咽功能不好的宝宝也会表现为经常流口水。

引导宝宝更好的喝水

1、添加辅食后,可以开始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一些水,但不要强迫他喝,如果他拒绝喝水也不用担心,他可能更喜欢通过频繁吃奶来获得水分。母乳婴儿只要在需要时吃到奶就无需额外补充水分。

2、家长的示范:通过模仿观察,给到宝宝大脑信息水是安全可以喝到肚子里面的,降低宝宝的敏感性。

3、运动后、饭后添加:当宝宝体液流失时,要补充水分,这个时候宝宝的身体也是会发出我需要喝水的信号,这个时候添加会更容易让宝宝接受。

4、趣味性:用不同颜色的杯子,吸管,款式等都可以吸引宝宝去享受这一过程。

5、增加口腔触觉刺激:让宝宝吃手,吃玩具(干净安全),特别是口欲期的宝宝,大量的口腔运动,不仅有利于抑制原始反射,更能增加宝宝的口腔触觉体验,降低挑食的机率。

6、减少过度味蕾刺激,虽然被损坏的味蕾几乎没有修复的可能性,但减少过度刺激仍然可以缓解宝宝的挑剔和抗拒。

7、增加按摩:给宝宝做面部按摩和口腔按摩,将有助于宝宝提升口腔活动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接受乳头和奶嘴之外的餐具和饮具。

家长如何引导宝宝爱上画画

假期到了,相信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选择学习画画,除了专业老师的指导,家长如何才能帮孩子更好的学习画画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听”孩子的画

其实画画一点也不难。首先要撇开“画的像”的错误观念,对幼儿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般,他们会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现手法,用点、线、圆各式图样,“记录”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经验,几条简洁的线,代表的是妈妈:纷乱的错误,代表的是弟弟:圆圆的形状,代表的是好吃的饼干......。孩子用“画”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我们看孩子的画时,并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画中所表达的东西,并去理解、关心、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在引导涂鸦期的孩子画出心中意象和对生活经验的感受时,您还可在孩子用点线描画的图样旁,加上附注文字。

2.以言语引导孩子画画

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请您以“言语”来引导他做画。例如:孩子想画“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若能辅以图片或书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带孩子到动物园观看,都能加强孩子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概念。然后,鼓励孩子以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做头部、身躯、四肢的描绘。“想一想,大象的头和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形状?圆形还是长方形?”“很好!身体又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若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画作内容,则可和孩子共同讨论分享,掌握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原则,对孩子做言语上的刺激。

3.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

孩子要透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老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让父母纳闷的画了。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4.提供能引起共鸣的图画书

藉助图画书引导孩子作画,可培养他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书为主、文字为辅。

像四—六岁孩子喜欢幽默风趣、充满新奇与想象的图画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各国民间故事,或近代创作中《好饿的毛毛虫》、《下雨了》、《变色岛》等书,都是扩展孩子认知经验及刺激想象力的好书。

再者,图画书的故事结构最好有三、四段不同的情况或高潮,且要易于描绘,孩子作画时才能得心应手,甚而将几个高潮加以整合,选择一段表现在画中。

5.善用琅琅上口的儿歌

除了图画书,还可以善用“儿歌”这个好帮手。

像“花儿卖香水”:小花蕾,打开门,卖香水。小蝴蝶,飞飞飞,买香水,这朵看一看,那朵闻一闻。这首儿歌,曲调轻快,将花与蝶拟人化,花儿、蝶儿有笑脸,花儿头发飘飘飘,粉色鲜色香四溢!内容易于理解与联想,且符合“图式期”孩子万物皆有灵的想法。像这样简单的题材,搭配创意的联想,就能帮助孩子创造生动的画面。以儿歌引导孩子时,最好能亲子共同带动唱,使孩子在愉悦的情境、深刻的动作体验下,领略歌词中的含义。若孩子的作品内容稍嫌空洞,父母还可就歌词中提到的事物、景物、人物 ,以言语引导孩子大胆将内容做进一步的延伸,发展出不同的情况。

6.不必求甚解,知其然就行

比如说“画鱼”,不能乱涂,得有点章法,线条的、平面的,那么孩子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了很多规矩。你要说:“下雨了,点一点”,宝宝就会跟着点一点。也就是说,宝宝需要接受的专业知识的东西,你得用他能接受的儿童语言告诉他,不必求甚解,知其然就行,不必知其所以然。以后画画还是这些东西,但是深度加深了,这才是他深刻理解的一个过程。画完了,家长很郑重的把画贴在家里的那个角落。等阿姨来了,姥姥来了,说画得真好。这种鼓励的作用往往能让父母惊讶,它的驱动力非常强。德育教育,养成教育,很多都可以加到里面。包括画着要去吃零食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材料收好,放起来,然后洗完手,再去干别的。

7.不当着别人去责怪孩子

评孩子的画,不应该按照是否画得相像打分,应向美国人学习,只要积极参与的孩子都打A,不需爸爸妈妈懂美术专业,只要您认为他这活动是有意义的,起到一个支持他、鼓励他的作用就够了。不评论他的好坏,没有坏,只要他做就是好的。

鼓励孩子做事之前,让他知道爸爸妈妈绝对支持他。在0-3、3-5岁,孩子逐渐就有一种欲望。“妈妈,你看我这次画好还是上次画的好?”他会主动让你进行比较,说明他这时候有一个价值的取向。“嗯,你画的比上次确实好多了,可是你画的是按照上次画的。所以这两张都挺漂亮的,咱们都贴在这儿”。只有道理的褒与贬,没有作品的好与坏。咱们有很多成年人,就是什么都要评论一下,但是大多数他评论的没有道理。褒奖或是贬低,应该有依据,要负责,还应该讲场合等,他一律都没有,这是大人不好的品行。只要做就好,在好里稍微有点儿不足,我们去进步。对孩子的稚、嫩你把它轻描淡写的就过去,是不是也培养大人的一种宽容之心呢

宝宝爱比较家长应如何引导

有些孩子从小就跟别人比较,很多父母都担心孩子出现攀比心理。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宝宝正确的心理,把和别人比较转化为进步的动力呢?

有些孩子从小就跟别人比较,很多父母都担心孩子出现攀比心理。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宝宝正确的心理,把和别人比较转化为进步的动力呢?

案例:小雨今年五岁了,平时是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可就是特别喜欢和别人比较。和小朋友一块儿玩游戏,我将小卡片作为游戏奖赏分发给他们,可他看见别的小朋友卡片比他多,就变得不高兴了,还不自由主的掉眼泪,大人说上一句:“好了,大伙儿一块儿玩!”他便号啕大哭。如果见到别人的画比他画得好,他也会立马把那个小朋友的画撕得粉碎,然后还嘟哝一句:“看你还画得比我好!”

其实,孩子在3岁左右,已经出现爱比较的心态。对于过分追求完美主义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眼里经常会容不得一粒沙子,如果发现别人在其他方面比自己做得好时,会产生一种气恼、委屈、疑惑和愤恨的态度情绪,不肯容纳别人优点。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将有害无益。作为家长,需要做到:

1、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缺点并欣赏他人优点

每个人都像一块银币,拥有了优点同时也存在了缺点。孩子也不例外,大人也应该保持一颗包容的心去接受孩子的缺点,不要因为孩子的缺点而去过度指责他,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缺点。

那么要如何让孩子接纳自己的缺点呢?

父母正确引导孩子,不盲目指责他。比如:宝宝到了用餐时间,不乖乖就餐,反而喜欢一边看卡通片一边吃饭。妈妈会特别烦恼,无论自己怎么批评他,还是不见效果。这时,妈妈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告诉宝宝“老师与妈妈都觉得宝宝是个好孩子,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对老师又有礼貌。但有一点让妈妈很不满意”,通过先给孩子带“高帽子”,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有优点。再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告诉孩子“只要改正了这些缺点,妈妈和老师都会觉得宝宝是个非常听话乖巧的孩子。”认同比批评更能让孩子去接纳自己的错误。

学会欣赏他人,就如建立友谊高峰的一块踏脚石。常常听到宝宝抱怨他的小伙伴不好。作为一名家长,先不要一口否定孩子的观点。而是试着去理解下孩子的说法,并且告诉他人无完人,小伙伴身上固然有缺点,但也有很多优点啊!妈妈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回忆,看看小伙伴都有哪些优点,比如帮助老师抹桌子,演讲故事很出色等。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更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与包容他人。

案例:琪琪回家跟妈妈抱怨,同桌在幼儿园里经常被老师表扬,并且认为同桌无论是拍皮球、绘画都比她厉害。她喜欢悄悄的在心里与同桌比较,但又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所以她表示不愿意跟同桌一起玩了。

2、把孩子爱比较的心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爱比较的孩子一般都爱争强好胜。作为家长,应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尽量利用这种竞争意识去调动他们不动怒不生气的积极性,把孩子原本爱比较的妒忌心转化为进去的动力。以上述例子来讲,同桌长期受到老师的表扬,妈妈可以和琪琪一起来探讨,为什么同桌这么受老师的认可呢?

原来,是因为同桌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她会乖乖听老师的安排,认真完成作业,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不仅功课做得很好,还有很多文艺才敢。所以老师才经常表扬同桌。妈妈接下来可以问琪琪,要怎么样才能像同桌 样备受老师肯定呢?相信孩子在妈妈的启发下,会很快明白,只要自己也能做到像同桌一样优秀,甚至做到比她更加优秀,老师也会给予肯定的。

案例:丽丽和灵灵是楼上楼下住着的两个孩子,又是同班同学。丽丽天资聪颖,又肯努力,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灵灵天资稍差,虽然也肯努力,可是成绩怎么也赶不上丽丽。灵灵的母亲便拿灵灵与丽丽对比说:“自己家什么都不比丽丽家里差,就是你比丽丽差。”于是,灵灵便认为自己是一个笨孩子,学习越来越差。

12

本文Hash:f3217a211c2756ffb28d537087478bdef794035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