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先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育儿先要学会教其如何做人,因此家长们平时不要只顾着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要多教教孩子如何做人,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为什么将做人教育是家教的核心吧!相信你们会有一定的收获噢!

根据社会的进步与演变,现在有些家长误认为有钱就行,只要孩子将来能有钱什么都行、什么也不怕。金钱是重要的,但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是怎么来的,是正道来的还是邪道来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孩子才会通过正道、通过自己辛勤劳动、通过自己创造性劳动来获得相应的报酬。如果不管什么手段获得金钱就行,那教养的孩子很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发展为危害社会的人。

现在有些家长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对孩子实行早期教育,为的是孩子学得好,将来能上大学。重视智力开发、重视早期教育是完全应该的。孩子能不能上大学和孩子的智力开发程度是有密切关系的,但是,孩子能不能上大学并不是完全以孩子智力开发情况所决定。

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很多,智力因素是其中一个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孩子的心理动力系统,例如,动机、兴趣、性格、意志等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与考试成绩都有密切关系。

我们家长要摆正智力教育与做人教育的位置和关系。一味地进行所谓智力教育而忽视做人教育,孩子的智力发展也不会有后劲。即使智力发展了,也往往得不到智力效应。只有把做人教育搞好了,教育孩子成为一位善良、正直、无私的人,孩子的智力效应才能充分发挥。

如果我们家长一味追求智力教育,忽视做人教育,那么孩子智力发展的后劲不足并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误入歧途。

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教育,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心态采取启发性引导方法,帮助孩子从实际生活中,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的一些假、恶、丑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使他们学会鉴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我们对孩子进行真、善、美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站得高、望得远,这样就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做人的教育在孩子不同成长年龄阶段,具体教育内容与方式也不尽相同。做人教育的核心就是树立一个观念:努力学习,准备将来为社会服务。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对社会有益。教育孩子绝对不能做坏事,绝对不能做对社会有害的事。

根苗网小编总结:在以往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向来都是首先注重的做人教育,而现在的社会似乎不同以往的,因此目前我们要发扬这各传统的美德,让更多的父母们了解到育儿做人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先让孩子学会做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句俗语道出中国家长渴望子女成才的强烈心愿。在如今以考分衡量教育成果的社会氛围中,家长教育孩子往往单纯向分数看齐,忽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要想成才,首先成人”,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闵乐夫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闵乐夫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分成了四块:教孩子做人、提高学习能力、锻炼生活能力、培养习惯。而教孩子做人被他放在了家庭教育的首位。培养孩子成人,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教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闵乐夫认为,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爱心、讲诚信、有责任心和爱学习的人。

有爱心是做人的基础。一个有爱心的人,懂得爱父母,同时懂得爱他人,这样孩子才会得到别人的爱。“比如只有一个橘子,家长不要全给孩子,要让孩子分开它与别人共享,这样才不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闵乐夫说,爱心是一种无私的情怀,它是一种美德,更是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

讲诚信,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要诚实,不撒谎。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不能大意,要抓住孩子的第一次撒谎。“比如第一次偷拿家里的钱,第一次偷改分数等,一旦发现,一定要关起门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承认错误。”他说,这就像一棵小树在歪枝刚萌芽时纠正很容易,一旦长成粗干改起来就难了。

责任心是人的一项重要素质,是每个优秀的人必须拥有的。现在有些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遇到事情,父母总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为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安排固定的任务,比如倒垃圾、拿报纸等,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任务是他任何情况下必须完成的。如果孩子某天忘记完成,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闵乐夫说,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会认真去做事,做事有始有终。如果负责的精神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的社会瞬息万变,每个人都要随时随地学习充电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爱学习的品质。孩子好奇心强,好发问,这是孩子好学的表现,家长一定不要制止孩子发问,要学会正确引导孩子。当家长不能为孩子解决问题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读书,从书中寻求答案。

闵乐夫认为,家长要想达到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的良好效果,一定要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家长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一定要在点滴中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影响孩子;只有让孩子学会做人,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如何教育单亲孩子?学会倾听很重要

现在,夫妻离婚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单亲儿童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会形成一大族群。美国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研究显示,父母离婚或长期分居的孩子,在前三年里,比其他儿童更容易感染疾病;读书留级或需要暂时停学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两倍;需要心理咨询或指导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三倍。至于另外一种单亲儿童,少失怙恃的儿童,在前两年内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比其他儿童大一倍。不论是哪一种单亲儿童,他们的心境、性格都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感和自信心的丧失。

面对这些单亲儿童,父(母)该怎样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呢?

妈妈网育婴专家建议:

做孩子倾诉时的对象在孩子不想讲的时候,不要勉强他讲。但是,当他们想讲的时候,则需要有人耐心地聆听。因为一个孩子愿意开放自己,向你倾诉他的恐惧和忧虑时,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倾诉对象,而不仅是一个擅长逻辑推理的人。但必须给他一些时间、一点耐性。当他说的时候,要专注地看着他,甚至蹲下来表示对他的尊重和爱护。这样,他会更愿意把他心里的话告诉你。可能父(母)不能完全解决他的问题,但至少可以做他的朋友,陪他一起度过这段行之不易的路程。

给孩子爱和关怀父(母)应尽可能提供给他们博大的爱和关怀,应通过各种渠道表示父(母)是爱他的,并未因一方离去而有所改变,消除他们害怕再失去另一份爱的恐惧。父(母)应以坚定温和的爱,消除孩子少失怙恃的压力,博得孩子的信赖。倘若可行,让孩子也参与家中重大事情的决定,帮助他们化挫折为力量,进而发挥内在驱动力及自我奋发的潜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并体谅父(母)之用心和劳苦,养成主动积极、适时作出决定的能力,其成熟程度反而会优于同龄人,并使他们快乐成长。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一般在处事及自控等,母亲则对孩子的个性感情影响比较大。在没有父亲的家庭里,需要一个人承担父亲的角色,比如你的兄弟或者孩子的外公。甚至你自己母兼父职,成为家庭中支柱,无论经济还是精神上的。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流泪,这很重要。用合理的理由,回答孩子对父亲缺席生活的疑问,不要带负面的情绪,尽量在孩子的心里塑造一个正面的父亲形象。这点非常不容易!

一般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早熟一点,或多或少和家庭完整和谐的孩子心理有些差距。对孩子的心理变化随时了解,遇到困难,可以求助心理咨询。

最好的方法,还是给孩子一份父爱。有人与你分担肩上的压力,也会有助于你和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让家中亲人或亲友协助祖父母和亲友是扮演帮助者、倾听者最好的人选。

本文Hash:d24c87adee668fd2a4fd48bdd886674a3bc60c4b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