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夜惊”需补钙

“孩子夜里‘闹觉’最麻烦,好不容易哄睡着了,没一会又哭醒了。”不少新爸新妈除了担心宝贝生病外,还为睡眠问题犯愁。没有几个刚出生的宝贝能整宿睡安稳的,而这样的情况一般会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出现转折,孩子能一觉睡到天亮让爸妈们兴奋不已。据资料显示,约13%―30%的宝宝存在不同的睡眠问题,而“夜惊”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

家长无需对“夜惊”太敏感

状况1:宝宝7个多月了,以前晚上不爱哭,都能一觉睡到天亮。可现在不知怎么了,每天晚上都哭,一晚上能哭五六次,每次总是闭着眼睛哭,哭的声音比白天高许多,一给她吃就睡觉了,但过半个小时又哭了,是怎么回事?

状况2:浩浩每天睡觉睡到半夜都会出现夜惊的症状,经常在熟睡的时候突然惊醒,然后就放声大哭,不让问不让抱也不让哄,只顾自己哭闹,边哭还边说些含糊不清,莫名其妙的话。晚上还挥舞着小拳头好像在跟谁打架,哭哭闹闹要1个多小时,然后自己又乖乖睡觉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快2个星期,刚开始觉得是白天玩太疯了,小家伙精神过度兴奋导致的这种情况,后来发现白天不疯不玩,夜里还是照样,搞得我精神也很紧张,在网上搜索觉得孩子的症状比较像夜惊,我该怎么办?

“以上这两种情况乍一看像是‘夜惊’,其实可能都不是,现在的家长对‘夜惊’太敏感了。”秦主任分析,第一种状况看来,孩子只是晚上哭闹的次数多了一些,并没有伴随夜惊的症状,基本上属于睡眠质量不佳。而第二种状况看似像是夜惊,但一般夜惊哭闹的时间不会持续1个小时。孩子白天玩的太疯可能会造成晚上睡眠不好的情况,但如果情况如家长所描述的“边哭边闹,并挥着小拳头好像在打架”,如果持续时间长的话,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孩子出现“夜惊”需补钙

夜惊一般表现为孩子睡着之后,受周边响动或是灯光刺激等外界因素影响,突然醒来并出现又哭又叫的情况。出现夜惊时,还会出现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通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约持续1―10分钟,难以唤醒,当时意识呈朦胧状态。

一般出现夜惊的孩子小一点的可能3―4个月大;大一点的9个月以上甚至几岁以上。夜惊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幼儿本身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另一种是缺钙性夜惊。月龄较小的孩子多数为第一种成因,月龄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出现了夜惊,在排除本身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前提下,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睡眠时间不要形成“时差”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造成的“夜惊”外,家长不用过于敏感,将孩子一般性的睡眠问题“误读”为夜惊。俗话说“睡的好,长的快”,让孩子有个好的睡眠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减少孩子白天所受的外界刺激。对于睡眠不好的孩子来说,要避免他在白天玩的太疯,特别是晚上入睡前,不要让他太兴奋;二是调节孩子的“生物钟”。白天不宜给孩子睡的太多,晚上不要让孩子玩的太晚,一旦形成了“时差”就很难调整;三是改掉孩子的“睡眠依赖”。孩子的“睡眠依赖”主要有三类,即睡觉时开灯的依赖,哭醒就要家长抱哄的依赖及“喂夜奶”的依赖。秦主任特别提醒,6个月以后的孩子,如果不存在特殊情况,要慢慢戒掉“喂夜奶”的习惯。

孩子夜惊爱出汗或是缺钙,怎么样正确补钙?

  宝宝睡眠不好,夜惊、哭闹、爱出汗,很多家长没有在意,甚至迷信以为孩子受到了惊吓。有这些表现的家长注意了,让孩子查个微量元素,孩子有可能是缺钙了!孩子应该如何正确的补钙呢?

  宝宝缺钙的症状

  1、轻微缺钙或者缺钙的早期,宝宝可有以下表现:

  ①脾气怪,烦躁磨人,不听话,爱哭闹;

  ②睡眠不安宁,如不易入睡、夜惊、早醒,醒后哭闹;

  ③出汗多,与气候无关,即使天气不热,穿衣不多,不该出汗时也出汗;

  ④因烦躁和汗水刺激,宝宝躺着时喜欢摇头擦枕,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2、严重缺钙时,宝宝可有以下表现:

  ①出现抽风;

  ②出牙迟(一般小儿生后4~10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

  ③会站、走的时间迟(一般小儿1岁会独自站立,13~15个月会独自行走),还会出现鸡胸驼背、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等;

  ④因缺钙还会造成宝宝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故宝宝经常会感冒、发烧、拉肚子。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请去正规医院就诊。

  宝宝补钙的正确方法

  (1)钙剂不与植物性食物同吃。有些植物性食物,如谷类,尤其是全麦片、全麦、麸皮等,因含植酸高,影响钙的吸收;又如菠菜、芫荽、苋菜等多种蔬菜,都含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会和钙相结合而妨碍钙的吸收。

  (2)钙剂不与油脂类食物同食。由于没脂分解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后不容易被吸收。

  (3)每餐不吃过多的肉、蛋。因为各种肉类、蛋类中含磷酸盐较多,与钙结合后,会影响钙的吸收。

  (4)补钙的时间。由于奶制品中的脂肪酸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两次喂奶之间。有些食物虽营养较丰富,如豆浆等,但含钙量较低,精米、白面含钙量也较低,在给小儿吃这些食物的同时,都要注意另外补充钙质。

  (5)补钙的剂量。一般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质只有需要量的2/3,所以每天必须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钙。如果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的能力就会减小。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每天,400国际单位,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中毒。

  (6)多吃含钙多或能促进钙吸收的食物。例如:奶类(人奶、牛奶、羊奶等)含钙较丰富,吸收也充分;动物肝脏、蛋黄、鱼、肉及豆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没收,但动植物中的维生素D要经过紫外线照射转化为内源性维生素D,才能被人体利用,故小儿要适当晒太阳。海带、小虾皮等海产品含钙量高;紫菜、菜花含钙也较丰富,蚕豆连皮吃提高钙的吸收;骨头加醋熬汤,可增加钙质,精醋排骨也含有丰富的钙质;将鱼炸酥后连骨吃,可提高钙的含量,等等。哺乳妇经常吃这些含钙多的食物,可提高母乳的含钙量,对婴儿起到补钙作用。对幼儿和儿童要给他们经常吃这些含钙多的食物,以增加钙质。

  (7)多吃酸性食物。因钙易溶于酸性溶液,在碱性环境则形成难溶的钙盐。故多吃酸水果、果汁、乳酸、氨基酸等。能促进钙的吸收。

  (8)注意钙磷比例。磷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磷摄入过多,会与钙形成磷酸钙。研究表明,食物中的钙磷之地为2∶1,牛奶中的钙磷之比为1.2∶1时,最有利于钙的吸收,母乳中钙磷之比近于2∶1。所以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含钙高而含磷少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汤或莱泥、苹果泥、蛋类等。以矫正钙磷之比。

宝宝出现“夜惊”或需补钙

没有几个刚出生的宝贝能整宿睡安稳的,而这样的情况一般会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出现转折,孩子能一觉睡到天亮让爸妈们兴奋不已。据资料显示,约13%—30%的宝宝存在不同的睡眠问题,而“夜惊”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

家长无需对“夜惊”太敏感

状况1:宝宝7个多月了,以前晚上不爱哭,都能一觉睡到天亮。可现在不知怎么了,每天晚上都哭,一晚上能哭五六次,每次总是闭着眼睛哭,哭的声音比白天高许多,一给她吃就睡觉了,但过半个小时又哭了,是怎么回事?

状况2:浩浩每天睡觉睡到半夜都会出现夜惊的症状,经常在熟睡的时候突然惊醒,然后就放声大哭,不让问不让抱也不让哄,只顾自己哭闹,边哭还边说些含糊不清,莫名其妙的话。晚上还挥舞着小拳头好像在跟谁打架,哭哭闹闹要1个多小时,然后自己又乖乖睡觉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快2个星期,刚开始觉得是白天玩太疯了,小家伙精神过度兴奋导致的这种情况,后来发现白天不疯不玩,夜里还是照样,搞得精神也很紧张,在网上搜索觉得孩子的症状比较像夜惊,该怎么办?

“以上这两种情况乍一看像是‘夜惊’,其实可能都不是,现在的家长对‘夜惊’太敏感了。”专家分析,第一种状况看来,孩子只是晚上哭闹的次数多了一些,并没有伴随夜惊的症状,基本上属于睡眠质量不佳。而第二种状况看似像是夜惊,但一般夜惊哭闹的时间不会持续1个小时。孩子白天玩的太疯可能会造成晚上睡眠不好的情况,但如果情况如家长所描述的“边哭边闹,并挥着小拳头好像在打架”,如果持续时间长的话,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孩子出现“夜惊”需补钙

夜惊一般表现为孩子睡着之后,受周边响动或是灯光刺激等外界因素影响,突然醒来并出现又哭又叫的情况。出现夜惊时,还会出现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通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约持续1—10分钟,难以唤醒,当时意识呈朦胧状态。

一般出现夜惊的孩子小一点的可能3—4个月大;大一点的9个月以上甚至几岁以上。夜惊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幼儿本身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另一种是缺钙性夜惊。月龄较小的孩子多数为第一种成因,月龄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出现了夜惊,在排除本身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前提下,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睡眠时间不要形成“时差”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造成的“夜惊”外,家长不用过于敏感,将孩子一般性的睡眠问题“误读”为夜惊。俗话说“睡的好,长的快”,让孩子有个好的睡眠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减少孩子白天所受的外界刺激。对于睡眠不好的孩子来说,要避免他在白天玩的太疯,特别是晚上入睡前,不要让他太兴奋;二是调节孩子的“生物钟”。白天不宜给孩子睡的太多,晚上不要让孩子玩的太晚,一旦形成了“时差”就很难调整;三是改掉孩子的“睡眠依赖”。孩子的“睡眠依赖”主要有三类,即睡觉时开灯的依赖,哭醒就要家长抱哄的依赖及“喂夜奶”的依赖。专家特别提醒,6个月以后的孩子,如果不存在特殊情况,要慢慢戒掉“喂夜奶”的习惯。

本文Hash:659adb818316b7f9e4397a313f23c190206cf9d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