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儿童学龄前识字教育

摘要:专家谈儿童学龄前识字教育,前不久,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的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与会者看到这样一幕新奇有趣的情景:一男一女两个稚气未脱的学前小童,任人随意从桌上堆放的书籍中抽取一本,翻开便读,指到哪里读到哪里,朗朗童声,..

前不久,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的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与会者看到这样一幕新奇有趣的情景:一男一女两个稚气未脱的学前小童,任人随意从桌上堆放的书籍中抽取一本,翻开便读,指到哪里读到哪里,朗朗童声,轻松自在。这两个孩子是田林第六幼儿园大班儿童,3岁开始识字,现在已经认识1800个汉字了。而幼儿园600多个小朋友2年内平均识字在1200个汉字左右。还没上学就可独立阅读,这样的学前教育到底好不好?在幼教界,儿童是否应该在学前识字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由于它关系到幼教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这个问题始终是教育界的一个“敏感地带”。

如何看待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教育?幼儿早期识字有何利弊?与会的专家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人生识字聪明始”,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程逸汝老师主张把儿童识字定位于学龄前。他认为,目前识字起步太晚,对儿童识字潜力估计不足。3-6岁的儿童已经有了口语的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完全有能力在游戏、儿歌、讲故事过程中自然识字。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兴趣盎然的事情,不应有任何负担。识字后可以大量阅读,让幼儿提早认识外部世界。程老师说,幼儿识字会引起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配套措施跟上。目前小学教育的现状是,一年级打开课本无汉字,先学6个星期的拼音。有形有义的方块字对学生形象思维大有好处,却被枯燥乏味的“6个星期”所替代,压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方法教研室主任张明红副教授认为,学前儿童能够大量识字固然可喜,但不可一概而论。幼儿早期成长最重要的是阅读,但阅读并不只是限制在读文字,凡是摄入孩子视野的事物都是阅读对象。识字与否、识字多少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体因素而定。幼儿园和家庭创设一定的环境,增强孩子的识字兴趣是很好的。而幼儿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快速、大量地识字,没有好处,反而是匆忙的课程导致孩子匆忙的童年。大人不能以识字多少给孩子贴上聪明与否的标签。

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强调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少儿社社长周舜培说,4-7岁是培养兴趣的时候,阅读可以为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在阅读中识字是个很好的途径,它让孩子感到识字不难,阅读快乐。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指出,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和初二的两个分化期,均与阅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儿童进行学龄前识字教育,关键是从小培养阅读的好习惯,让阅读占领儿童兴趣的制高点。(马儿)

学龄前儿童教育3-6岁儿童教育方法

6岁正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大脑能否正常发育会对幼儿成年后的智力产生深远影响。爸爸妈妈可以尽量地让宝宝自由活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宝宝已经不需要大人抱了,要想孩子有创造力,父母首先就要自我解放,要做到“心情开放,容易沟通”。

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创设发展的空间。6岁的幼儿语言发展迅速,能在掌握大量词汇和句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将它们进行组合,会话性讲述能力明显进步。此时的幼儿爱学、好问,喜欢向家长和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和老师应把握住孩子这一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宝宝已经开始有自己判断事件、人物对错的想法,所以大人要注意引导宝宝明辨是非,同时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人际交往、处理事件的正确榜样。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创设发展的空间;父母要教会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规范。

妈妈要知道情绪发展这时的宝宝通常是非常快乐的。他(她)乐于助人、善于动脑筋并喜欢谈论自己的想法;能准确判断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表扬能做出得体的回应。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他(她)的内心世界也越来越复杂,喜怒哀乐等比较细腻的情感也发达起来,更加敏感,自尊心也更强。·5-6岁宝宝的情感发展

依恋宝宝也更有主见了,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宝宝可能会更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还会对大人的行为和周围的一些现象发表些“见解”了。·宝宝依恋的三种类型

人际交往对参与周围的活动较感兴趣,不需父母在旁就能与人交往,他更喜欢同一个或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而不愿单独玩了。他们能互相指定角色,设计游戏情节,并在想像世界中一起解决问题。喜欢竞争渴望胜利。当然,小朋友之间也可能发生矛盾,这时宝宝已经知道选择解决矛盾的方法,一般不会再轻易采用“武力”方式。

宝宝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使朋友满意,也会努力使老师高兴;能够在集体活动中遵守一定的规范,自制力和忍耐力有所提高。·

5-6岁宝宝的社交能力自我认识这个年龄的孩子逐步明显地表现出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和性格倾向。对自己的行为能够作出初步评价,并能在家长及幼儿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并受到其约束。

()编辑

关于儿童智力的开发的系列资料|学龄儿童智力开发 学龄前育儿 中国儿童教育网

关于儿童智力的开发的系列资料网络搜集  2008-11-0600:43:07  www.cnfirst.net人的身心活动,每昼夜也有周期变化,其中大脑皮质机能,一般正常情况是北京时间上午九时达高峰,下午4-6时出现第二高峰。欢迎来到中国儿童教育网,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儿童智力开发问题,是当前世界上十分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当今,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的国家,都把教育当做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
    我国的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出来的人,不仅要有实现“四化”的坚定信念,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智力和才能。因此,探讨如何发展儿童智力的问题,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同样的情况下,儿童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深度、广度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截然不同。如在一次智力测验中,测验员出1、2、3、4、5、6、7、8、9、8、7、6、5、4、3、2、1、共17个数让6-10岁的几个儿童相加结果,一个6岁的儿童在3分钟内答出81,而有的儿童一个数一个数的相加还出现错误。为什么有这种不同的结果呢?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原因是每个人智力发展水平不同。为此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在教育过程中,中仅要注意对儿童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开发儿童的智力。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它具有无法观察到的特点,关于智力的概念是国内外长期争论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我国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观察力,它包括有智力的条件--注意力;智力的窗口--观察;智力的储存器--记忆力;智力的翅膀--想象力;智力的中枢--思维力;智力的转换器--创造力;早期儿童还需要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它是智力的基础。由于智力是一个人许多能力的总称,因此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能力或专长不等于智力,例如有的人记忆特别好,但逻辑思维差;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好,但想象力、实践能力差、这只能说某人在某一方面发展不错,不等于智力好。只有智力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称得上智力发展好。
    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一般有五个阶段:
    第一,了解当前活动阶段。如听老师讲解或演示获得一般的表象和初步理解。
    第二,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如用小石子或小棍计算活动。
    第三、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形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能离开实物,而依靠外部语言对头脑里留下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如老师问,1+1=?,儿童头脑中会出现1个苹果等于2个苹果的口算。
    第四,只靠内语言(不出声的语言)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
    第五,智力活动过程,简约化。多进行某一智力活动以后,这一智力活动的阶段逐步简约化,以高速度进行,则智力活动的能力便初步形成。
    3-6岁儿童智力一般可以发展到第三阶段,发展突出的可能达到第四阶段。
    二、为什么要开发儿童的智力
    (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没有一定的智力就难以掌握较多 的知识,具体讲没有注意力、观察力、儿童就无法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没有记忆力,知识就无法巩固、保存;没有思维力,就无法对事物有深刻地认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没有想象力,就无法创新。所以说,智力不发展,就无法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开发智力产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1/5   1 2 3 4 5 ›› ›|下一篇:妈妈要知道的启发孩子智能的游戏上一篇:

本文Hash:08732d08628890414e677f46d0ea5665f34c0c8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