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恢复少不得新妈妈产后子宫恢复DIY

绝大部分妈妈生完宝宝后都能顺利恢复,但要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般来讲,产后4-6周,子宫会逐渐复原,6-8周才能完全愈合。不过,要想恢复得又快又好,还需要妈妈们自己做点“功课”了!

妙招一:及时排尿

产后,医生常常会嘱咐妈妈要尽早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

妙招二:产褥期别“赖床”

老人都讲究分娩后要卧床,怕受凉。不过,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最好别“赖床”,第二天尽量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

妙招三:哺乳刺激

刺激乳头也能帮助子宫收缩。因此,不妨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没有喂奶的妈妈,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

妙招四:别当脏妈妈

分娩后沐浴,对妈妈来说有益无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阴伤口及周围的细菌不易停留,还能促进外阴伤口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如果是剖宫产,而且采取的是皮肤横切口、皮下缝合的方法,那么沐浴时水是绝对不会进入伤口的。只要在伤口表面敷一块纱布,不让水直接冲击伤口即可。当然,伤口毕竟是很娇嫩的,所以沐浴完毕后,伤口应该重新换药,切勿用湿毛巾在伤口上来回擦。

妙招五:按摩

在产后初期经常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也是刺激恢复的方式。

产后新妈妈排尿不畅影响子宫恢复

正常女性的子宫只有一个拳头大小,怀孕后,子宫可撑大到1000克左右。宝宝出生后,子宫就如同泄气的皮球,要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产后胎盘组织残留、子宫后屈、尿潴留、合并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会影响产妇子宫恢复,导致子宫收缩不良,恶露不净。因此,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别光顾着宝宝,也要留心自己的身体恢复,以免留下健康隐患。

经过漫漫的40周怀孕,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变得大不相同!产后,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者残留胎盘,子宫就会被血块堵塞,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引发大出血。那么影响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原因一: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胎盘一般是在胎儿从产道娩出以后5—15分钟左右,最晚不超过30分钟娩出体外,此时如果出现胎盘没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宫内部的现象被称为胎盘残留。大部分情况,留在子宫内的是很难发现的非常细微的胎盘碎片,这就是所谓的胎盘残留。

若是子宫内仍有残留胎盘或胎膜组织,或是子宫收缩不良,会影响子宫复原的速度,这可从观察恶露排出的颜色、量与气味判别子宫的复原状况。正常情况下,恶露的量会愈来愈少,颜色愈来愈淡,约3周就会结束,过多的恶露属于不正常现象。

临产后,必须正确处理胎盘及胎膜的娩出,应认真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注意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副胎盘。若怀疑有副胎盘部分胎盘残留或大部分胎膜残留应在严密的无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宫腔内取出全部残留组织。

原因二: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这是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细菌的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

准妈妈产前应该定期到指定进行产前检察,接受孕期卫生指导,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患,增强体质。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产后注意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原因三:子宫过度后倾后屈

产后坐月子期间,要注意恶露排出与子宫恢复,以掌握子宫的复原状况。想想,怀孕前的子宫大小有如自己的拳头一样(约50克),为了孕育新生命,撑到好大(约1000克),当胎儿娩出后,子宫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孕前状况。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产后恶露。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大小。

子宫的收缩恢复是否良好,可两项外表的指标来判断:

1、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长子宫肌瘤。

2、产后恶露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但如果子宫过度后屈,产后恶露不容易排出,则影响子宫的恢复。

产妇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并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若确诊为子宫后倾后屈位,每天 行胸膝卧位2次,每次15~20分钟予以纠正。

原因四:产后排尿不利

在怀孕期,准妈妈体内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体外。但在怀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宫压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张力降低,在分娩时,胎儿的头又长时间紧紧地压迫着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缩力减弱,因此,虽然分娩后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减轻,但由于膀胱肌肉张力的下降和收缩功能的减弱,膀胱已无力将其中的尿液排除干净。

另外,有些产妇在分娩时做了会阴侧切术,小便时尿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也是产后小便困难的原因,也有些产妇不习惯在床上小便,也会引起小便困难。如果产后5~6小时仍排不出尿液,医生称之为产后尿潴留。

产后新妈妈子宫多久后能恢复

复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width=352height=233>

子宫体的复旧

胎盘娩出后,子宫立即收缩变小。在腹部可以扣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她的上缘约合脐处于同一水平。然后子宫底的高度平均每日下降1~2厘米。产后10~14日,子宫就完全降人到小骨盆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了。约在产后6周,子宫就基本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子宫颈的复旧

分娩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而变得非常松软,皱起来如同裙边样。1周左右,子宫颈初步得到恢复。产后7~10日子宫颈内口关闭,手指尖就不易伸进去了。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就基本恢复到正常大小。由于分娩时的损伤,经产妇的子宫颈外口不再是原来的圆形而变为横裂。

子宫内膜的修复

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后,由母体排出。蜕膜组织碎片也陆续随恶露排出。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细胞增生、修复,新生的子宫内膜覆盖整个宫腔,这一修复过程是逐步的。产后10日左右,除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胎盘面的修复则要慢得多。分娩后,胎盘附着面的面积约手掌大,至产后2周末缩小至直径3~4厘米,于产后6~8周才能完全修复,并不留任何瘢痕。

上面所说的子宫全部复旧过程,以子宫颈复旧较快,子宫内膜修复得最慢。

11月20-11月30日6岁女孩肚子疼,是性惹的祸!1400972吃药真能让胎儿“女变男”?1008511他叫阿龙独自生活的广西6岁艾滋孤儿923058剖腹产,“产”出一堆妇科病?852070易致胎畸孕期这些药物千万别吃813905“小药”万不可随便给孩子吃766246贾静雯女儿私房照曝光6岁女儿神情忧郁695481想怀孕怎样能拥有健康卵子?669083兔唇发生率与父母年龄有关631522如何给宝宝起个个性的名字605394

本文Hash:991758440e2d8bc4fab8ff831767b584fffb16fb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