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临床诊断的几种依据

  我们知道腹泻病其实是有很多种的,而且在有些地区由于一些技术性的原因不能克服,所以对腹泻病的临床诊断是很难判断的,这是根据规定可以有以下几种判断依据:

  1.首先根据腹泻病程判断

  根据病人来诊时已经腹泻的时间,来首先判断是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

  2.根据大便的性状判断

  此项是非常重要的。要详细询问患儿的家长:①在家肉眼所见到的患儿粪便的性状,是水样便,还是有奶块及不消化食物;②大便是何种颜色,带不带黏液和脓血;③有无呕吐及呕吐的内容物等。再结合大便镜检所见来初步判断是哪一种腹泻。

  3.根据发病季节判断

  病儿来诊时是冬春季、夏季还是夏秋季节?如一般冬春季混合型者多见,既有细菌性腹泻也有病毒性腹泻,也有被细菌及病毒共同感染者;夏季细菌性腹泻多见,如痢疾及各种大肠杆菌肠炎;秋季及初冬季节以病毒性腹泻为主,如过去所说的秋季腹泻,大部分为轮状病毒肠炎。

  4.根据发病年龄判断

  如2岁以内,小年龄组,易发生病毒性腹泻或非感染性的食饵性腹泻等;如为4~5岁或学龄儿童发生痢疾或各种细菌性肠炎的可能性多。

  5.根据流行情况判断

  是指患儿居住地腹泻流行的情况,如患儿居住的居民区里正在流行痢疾,患儿来诊时大便只有些黏液并没有脓血,也应考虑到痢疾的可能性。

  但是其实治疗疾病往往要看很多方面的,医生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做最终判断的。

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婴幼儿腹泻是由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并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

  临床表现

  1.大便次数增多、稀,可有粘液,脓血。

  2.溢奶或呕吐。

  3.重型腹泻病者可见精神萎靡、脱水、酸中毒、全身衰竭等表现。

  诊断依据

  1.大便性状,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

中医几种腹泻种类的诊治

伤食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伤食泻临床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呈黄绿色稀薄液状,夹有食物残渣或奶瓣,可有少许粘液,嗳气酸馊,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睡卧不安,舌苔薄黄或垢腻。治以消食化滞,和中止泻。方选保和丸加减,药用焦山楂、六神曲、法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麦芽、莱菔子。水煎,日1剂,分3次服。若以伤乳为主者,重用炒麦芽、炒谷芽、砂仁(后下);伤于肉食积者,重用焦山楂;伤于面食积者,重用莱菔子;伤于谷食积者,重用神曲;病情较重者,加鸡内金、莪术;大便多水者,加泽泻、车前子(包煎);兼有呕吐者,加藿香、生姜汁;脾胃本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者,加白术、生谷芽、薏苡仁。

风寒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风寒泻临床表现:腹部胀痛,喜温喜按,泻下泡沫状稀便,色淡黄,无味,肠鸣漉漉,口渴但不喜饮,或有恶寒、发热,舌质淡苔薄白。治以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苏叶、白芷、腹皮、厚朴、陈皮、半夏、生姜、茯苓、苍术。水煎,日1剂,分3次服。小便短少者,加泽泻、猪苓、车前子(包煎);腰腹部痛剧、肠鸣者,加煨姜、砂仁(后下)、草豆蔻。

湿热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湿热泻临床表现:腹泻急迫,便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夹有粘液,肛门灼红,腹痛阵作,烦闹不安,口渴喜饮,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治以清热利湿,和中止渴。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药用葛根、黄芩、黄连、车前子(包煎)、苍术、木香。水煎,日1剂,分3次服。若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先煎)、寒水石(先煎);小便色赤而短者,加六一散;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呕吐频繁者,加藿香、半夏、竹茹;若舌苔厚腻,渴不欲饮,泻下稀薄如蛋花汤样,淡黄不臭,发热不高,恶心欲呕者,宜芳香化浊,燥脾渗湿,忌用苦寒之品,以免湿蕴难化,用藿香正气散合五苓散加减。

脾胃虚弱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脾胃虚弱泻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脾肾阳虚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脾肾阳虚泻临床表现:久泻不止,缠绵不愈,大便清稀,无味,下利清谷,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腹软喜按,精神萎靡,或有睡时露睛,舌质淡,苔薄白。治以补脾温肾,调中止泻。方选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药用熟附子、炮姜、五味子、米壳、吴茱萸、党参、白术、补骨脂、肉豆蔻。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久泻不止,加诃子、石榴皮、赤石脂;脱肛者,加黄芪、炙升麻。

腹泻伤阴伤阳有何表现,如何治疗?

伤阴证临床表现:泻下无度,质稀如水,小便短少,或伴频繁呕吐,皮肤干燥,目眶、囟门凹陷,啼哭无泪,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口渴欲饮,牙齿发干,口唇红绛,舌绛无津, 起芒刺。治以酸甘化阴,生津救液。方选连梅汤加减,药用乌梅、白芍、麦冬、生地、石斛、葛根、黄连、生甘草。水煎,日1剂,分3次服。另加红参浓煎,频灌服。

伤阳证临床表现:久泻或暴泻不止,便稀如水,面色苍白或青灰,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哭声低微,气弱少动,四肢发凉,肤出冷汗,尿少色清,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微。治以温补回阳,救逆固脱。方选参附龙牡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水煎,日1剂,频服。若泄泻不止者,加干姜、白术。

如患儿阴阳两伤,治疗时应当回阳、救阴并举,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合连梅汤加减。

本文Hash:101976ee43975d8a7242a63dbbbb5d6dc8d85abc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