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个儿矮,何时看医生

孩子个子矮,究竟矮到什么程度,就应该去看医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了解如何判断孩子的生长是否正常。身材低于本民族、本地区健康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负两个标准差以下或第三百分位数以下者、年生长速度(厘米/年)低于4~5厘米,被认为存在身材矮小的可能,要及时咨询儿科内分泌专家。

导致孩子身材矮小的病因很多,找出增长缺陷的原因,然后进行矫治或干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王伟教授指出,儿童矮小的病因主要有内分泌和非内分泌两个方面,这是需要到医院诊治的。而后天因素则可以通过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定期监测得到改变。

对怀疑身高有问题的孩子要定期监测,至少每三个月到医院测量身高,观察孩子的生长情况。

孩子腹泻何时去看医生

宝宝拉肚子了,吃点药就应该好了,不少家长都是这么想。往往很容易忽视病情。孩子腹泻出现脱水现象需要去看急诊。脱水的症状如下:

·嘴巴很干;·六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没有小便;·无精打采,漠然,疲倦,嗜睡;·面色苍白;·眼窝凹陷。

如果孩子同时有呕吐和腹泻,那么非常容易出现脱水。

这种情况需要急诊处理但治疗上非常简单,只要补充体液就行了。尽管如此,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儿童死于呕吐和腹泻上起的脱水。

如果孩子腹泻中带血,你一定要和医生联系。最可能的原因是感染,但医生需要排除一些相对少见的原因,例如肠套叠,它是一种婴儿肠梗阻疾病。

如果腹泻和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而没有好转的迹象,马上看医生。

成人和稍大的孩子患胃肠炎会很麻烦,而在婴儿,这可能是致命的。大多数腹泻只需要简单的补液治疗,但即使所有正确的方法都使用了,腹泻还是会持续两三天。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对乳糖的不耐受性。乳糖是奶中含有的糖分,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有时会暂时破坏肠道消化和吸收乳糖的功能。乳糖如果不能被吸收,它本身就会引起腹泻。换句话说,即使原来引起疾病的因素已经消除,腹泻的症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遇到这种情况时,暂时不要吃奶,也不要吃含有乳糖的奶制品,如奶酪和黄油,这样将加快解除症状。一旦乳糖从饮食中去除,腹泻和肠道就会得以恢复。等到腹泻完全停止后,再喝奶就安全了。

有时,腹泻是由细菌引起的,使用抗生素会有所帮助。有种弯曲菌,很容易被宠物携带,它会导致腹泻,但用红霉素等抗生素很容易治愈。不过,抗生素有时不仅不能治愈腹泻,反而使症状加重,所以医生需要化验大便样本知道确切的细菌,而不是去猜。

宝宝衣物清洁九项注意

孩子怕看医生的四个对策让孩子自愿看医生

导读:医生恐怕是孩子最不愿意见到的人之一了。许多孩子“谈医色变”,生了病不看医生,不肯配合家长,严重的甚至一提到看医生就哭闹撒泼,家长为此一筹莫展。

医生恐怕是孩子最不愿意见到的人之一了。许多孩子“谈医色变”,生了病不看医生,不肯配合家长,严重的甚至一提到看医生就哭闹撒泼,家长为此一筹莫展。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怕看医生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次打针吃药给孩子留下了恐怖的印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次,还可能是家长平时用“医院”、“打针”来吓唬孩子,让孩子认为看医生是一种惩罚;最后,可能孩子听人讲过吃药打针的痛苦,所以“谈医色变”。这样看来,孩子怕去医院、怕看医生,实质是怕打针、吃药。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记住,切忌强拉硬扯、不理会孩子的哭闹,强制性打针、吃药,那样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从此也更加害怕看医生,严重者还会引起心理障碍,对以后的生活会造成不良影响。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个心理问题呢?

(1)激将法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使他自觉配合医生的治疗。例如,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听隔壁的王阿姨说,他们家的欣欣昨天去医院看病,医生叔叔说欣欣可勇敢了,打了针都不哭。我们家的宝宝也能像欣欣一样勇敢,对不对?”也可以启发孩子,使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医生不喜欢哭闹的孩子,要是宝宝哭呢,医生就会打很疼的针,要是宝宝勇敢一点,不哭不闹,医生打得很快,就一点也不疼。”

(2)榜样法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勇敢的榜样。如请看过医生且表现勇敢的孩子给自己孩子进行现身说法,或给孩子讲个令人敬佩的人物故事,使孩子的思想感情和注意力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对这些形象产生学习和模仿的愿望,从而把看医生的可怕在心理上降到从属地位,然后及时地把这些形象和孩子自然联系起来,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并有勇气克服打针、吃药的困难,从而配合医生的治疗。

(3)潜移默化法

平时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父母平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了解生病看医生、打针吃药是治疗疾病的必要方法,只有看过医生,病才能好,才能正常地和小朋友玩耍等等。家长还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看医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不要孩子一生病就全家出动,表现出过分的紧张,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也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

(4)转移法

家长可利用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看医生之前,可以告诉孩子,看医生以后可以去游乐园玩等等,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到游乐园的事情上。有条件的话,在孩子打针或者吃药的时候,可以放一些他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之类转移其注意力。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最根本的是成人应在平时进行一些行为习惯、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怕看医生的问题。有的家长平时不注意,把看医生、打针这些作为吓唬孩子的手段,使孩子在心理上对医生产生了恐惧,这是不足取的。

本文Hash:ee1af2041d4d0196a52ec88ad550000dc96d9160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