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龄前期儿童意志成长

在学龄前期以前,家长们的主要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饮食搭配之上,到了学龄前期,由于此时的孩子已经有了健全的意识,有了自己的思维和对事物的想法,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开始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意志成长。这一点十分重要。学龄前期是孩子意志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注意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成长误入歧途,如果之后再想改变就非常困难了。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来看待,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特别是不利于孩子的意志成长。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所谓意志即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期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新生儿没有意志;婴幼儿(婴幼儿食品)在言语发展的同时,行为受言语的调节,出现有意行动及抑制行动的状况,这便是意志的最前知形态。学龄前儿童的意志应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家长一味娇惯,过于放纵儿童的行为,很容易使儿童产生消极的意志倾向,如依赖性、顽固性、冲动性。“自己来”是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标志,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以教育鼓励为主,使儿童的积极意志品质得到充分发展,那就是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学龄前儿童的各项功能尚在发展中,家长应鼓励儿童参与各种活动。以就餐为例,儿童多凭兴趣自己进餐,但因各项功能的不足,进餐的准确性及手对工具的控制能力均受到影响,易将饭菜撒落桌上,或异脏衣服,同时会产生烦躁情绪。如果此时家长接过餐具开始喂哺,就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易形成消极的意志品质。反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通过一系列的教育途径,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鼓励他们坚持到底,这样就会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有助于积极的意志品质及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恶语相加与包办代替都是不可取的。唯有鼓励与恰当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在获取营养的同时,培养能力,锻炼意志,为迎接学龄期的到来,做好身体与心理双方面的准备。

家长对于孩子的以为纵容和娇惯会导致孩子产生消极的意志,这是非常可怕的,这样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利于其之后的学校集体生活,也不利于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会非常深远,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不管之前你是怎样对待你的孩子的,但是到了学龄前期,你就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多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样做有助于增强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积极的意志力。一个孩子的良好性格形成需要家长的不懈努力,而一种消极性格的形成却非常容易。在学龄前期,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没有很好的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意志成长,那么你的孩子可能会向着你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如果说入学之后是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那么学龄前期就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如何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意志力是一项重要的育儿知识,作为家长应该多学习,并将学习的成果付诸于实践。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家长需要关注!

根据近期上海地区的一项调查,学前儿童由于营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日益改善,身体情况一般良好,但心理问题却较严重。有1/4的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异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焦虑和抑郁;少数儿童有精神病倾向。另一个地区4~5岁儿童的调查,发现30%的儿童有行为问题,如说谎、智力发育低下。可见加强学前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至关重要。

学前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包括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方面主要是预防各阶段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积极方面主要是加强儿童的早期教育,加强精神锻炼,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学前期儿童受环境特别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人们发现,孩子在过分赞扬声中生活,他将学会自负;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忍耐中生活,将学会容忍;在争吵中生活,将学会诡辨;在埋怨声中生活,将学会嫉妒;在缺乏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他将学会冷漠……。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亲人、父母之爱,应该鼓励孩子学会自尊,让他们学会自信,给予适当的表扬;给孩子平等的生活,让他们学会公道。调查证明,父母对孩子教育不良,父母溺爱或态度粗暴,或家长本人情绪严重不稳定,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都会使孩子出现心理偏异。

学前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他们脑细胞数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脑重、脑体积也接近于成人;神经纤维分枝多,神经通路比成人更容易接通;脑的代谢活动旺盛(能量需要是成人的一倍);第二信号系统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加强刺激,实施各种教育和训练,有利于建立各种神经反应经络,保持脑活动的活跃状态,开发智力。

也有些科学家指出:2至3岁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期;3岁开始进入学习数学的最佳期;3至5岁是培养音乐天才的最佳年龄;4至5岁则是学习书写绘画的最好时光。根据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实施相应的早期教育对充分开发儿童智力至关重要。早期阶段可以利用孩子“模式识别”能力,增加语言、音乐、棋艺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让孩子从小就在这些方面形成“模式”而深刻在脑海中,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这一时期父母或幼教人员示范作用很重要,对孩子影响较大。在“模式”学习阶段以后,可以增加各种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内容,以直观的形象学习为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儿童经受一些精神锻炼也很必要,适度增加一些困难的环境,锻炼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放手让孩子交朋友,与同龄的孩子玩,参与孩子间的纠纷等,以锻炼孩子的人际适应能力;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安排一些需要胆量、耐受力和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锻炼,积极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学龄前期儿童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饮食安排要特别注意平衡膳食,食物花色品种多样化,粗细粮交替,荤素菜搭配,有干有稀,软硬适中。

学龄前期儿童饮食的安排基本接近成人,已可以与父母家人同桌进餐,饭菜内容也大致相同。但4-6岁儿童的饭量仍应该比少年或成人略少,而且需要继续保证优质蛋白质如蛋、乳、肉等动物性食物的供给。

饮食安排要特别注意平衡膳食,食物花色品种多样化,粗细粮交替,荤素菜搭配,有干有稀,软硬适中。

烹调仍应注意食物新鲜,防止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过多的营养素。儿童饮食口味仍以清淡为佳,避免过咸和过分油腻。油炸食物不易消化,不宜过多进食,应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要讲究色、香、味、形以引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可让孩子主动参与食物挑选和制做,这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烹调知识,学会力所能及的本领,也使孩子心理上对食物产生兴趣,从而吃得津津有味,食欲大增。

切忌食物品种单调,每餐雷同,使小儿产生厌恶心理。避免养成零食吃得太多,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保证每日三餐食欲旺盛。

本文Hash:99370626f4665e59e8164518b1f2d0b192ec2cd2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