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要上幼儿园:第一起跑线(1)

据社科院统计:新一波“婴儿潮”已经涌现,每年约有3000万新生儿降生。上一轮婴儿潮的80后开始升级做爸妈,随着孩子的到来,幼儿园教育作为宝宝人生第一成起跑线,成为80后新手爸妈关注的焦点。据专业的育儿网站摇篮网的数据统计,有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如何上幼儿园都非常焦急,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办。2009年8月25日,《宝贝要上幼儿园》在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举行了新书发布会,为解决年轻父母的困惑带来一本宝宝入园实操手册。

图说妈妈的“喜与悲”

看一组图片(见上图1),滕婧说“左边这个人的表情,通常大家做了妈妈以后非常兴奋,非常高兴。到了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妈妈要考虑找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的时候,第二个表情出现了,非常的为难。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遭受各种各样问题的困扰。比如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公立园还是私立园,特色幼儿园还是普通幼儿园,全日制幼儿园还是每天接送的幼儿园,很多很多的问题,甚至很多细节,进幼儿园以后能不能吃饱、睡好,尿裤子了老师是否给换裤子啊等等问题。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我的朋友们做解答。但是我发现,除了我自己身边的朋友,还有太多的妈妈都还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过程中挣扎着。因为我工作的关系会经常参加活动,跟3岁以前的孩子家长接触特别多。我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普遍困扰大家的问题。大家看这个图片(图1),我们从图的上左侧开始看起。几乎有了孩子的姐姐开始时的表情都是很兴奋及喜悦的。接下来第二个人的表情上可以看到笑的不那么灿烂,因为孩子成长的问题、教育的问题、上幼儿园的问题开始出现,开始要解决了。第三个人的表情有一点点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这么难,完全没有想到。第四个表情真无奈,而且无从去获得这样一些途径,不知道到哪里咨询到这些问题。第五个开始翻白眼了,确实无奈到极致。再接下来的人的表情非常沉重,本来是很高兴的事情却变成沉重的压力。最后一个人的表情,不知道大家在她的表情上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是悔不当初,有点懊悔的感觉,早知道这么麻烦,我何苦要一个孩子。”这组图揭示了大多数妈妈的“喜与悲”,也揭开了今天的话题:“宝贝要上幼儿园”。

《宝贝要上幼儿园》说了些什么?

《宝贝要上幼儿园》由摇篮网专家、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滕婧亲自扎入幼儿园工作第一线五年精心创作。这本书以宝贝要上幼儿园为线索,描绘出一条妈妈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全方位的操作流程,从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幼儿园,流行育儿教育理论具体是什么。入园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每个流程都给出了细致耐心的说明。

是什么促成了《宝贝要上幼儿园》

作者滕婧表示开始时并没有特别的“处心积虑”,去想在自己工作多年后要写一本这样的书。主要是身边朋友的焦虑以及在幼教系统工作这么多年,使她深知一个孩子上一所合适的幼儿园,对于这个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甚至于不仅是孩子,还对整个家庭,从家庭的经济收入、经济平衡到父母的工作安排、工作的性质等都会牵扯在其中。也正是结合了周围朋友的焦虑、所有妈妈的担忧,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幼儿园对孩子的重要性,于是滕婧有了出本书的想法,把一线工作当中积累的经验和跟妈妈聊天以后对他们的了解写成了《宝贝要上幼儿园》。

话题分享

话题一:家庭教育跟幼儿园教育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现在社会有很多家庭很富足,家长们觉得 己能力很强,有那么多老人,两个家长也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想把小孩纳入自己的教育体系,这样就形成家庭教育。现在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上的重视,那么家庭教育跟幼儿园教育到底有什么差异呢?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可比性呢?

赵红梅发表了自己的理解。她说一个人要想成才,真正给予他最深奥教育的不是幼儿园教育,也不是社会教育,肯定是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如果从界定来说,它只能给你教育的指导或者是一个简单的框架,所以我想孩子真正吸收的还是来自家庭内部。

做亲子教育的孟迁老师说因为自己的职业,很容易在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时候担心。担心被别人说成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所以特别高兴听到刚才赵红梅老师的发言。因为一个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能够受到非常完备的教育。包括我们现在,所有关系的模型都可以追溯到幼年,我们所有的交往方式、跟人沟通的方式、严谨模式也可以追溯到上幼儿园之前或者在上幼儿园期间,还在很小的时候他跟父母交往的模式,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说,幼儿园之前跟父母的模式奠定了他的安全和人际交往的模式,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孩子受到相当完备的教育,我们选择幼儿园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做好我们自己才是最最根本的。

孙莉莉说:“老师无论怎样专业,都取代不了家长,这在理论界是有共识的结论。”但因为当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家庭教育是一对一,或者说是多对一,父母,甚至父母的双方父母,6:1的教育比例来教育孩子。所以孩子在家庭教育当中得到应有的,甚至超过应有的关注。“我的观点,孩子在家庭教育当中,尤其在当前的城市、白领、高收入家庭当中,受到了超出应有的关注。而在幼儿园孩子教育是一对多的,一个老师要关注多个孩子,这个时候老师的关注度一定是被分配的,孩子就不得不忍受自己不再是所有人目光的焦点、所有人问题的集中。这个时候他就要学习等待、轮流等等一系列,甚至要求他掌握的交往规范。所以这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第一个明显的区别。第二个明显的区别,家庭教育更随意。家庭教育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家长们的教育往往是随意的。今天我教你读个诗,明天教你读个什么,在培养上肯定是不系统的。”所以孙莉莉不认为所有家长会成为教育专家,因为这是整个生活压力造成的。

话题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效果和质量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幼儿园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教育质量和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效果和质量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滕婧说:“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对于施教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忽然想到“CI”这个词,现在有些企业会专门找一个公司,拿幼儿园举例,幼儿园可能找专业的公司,做一个整体的企业形象设计,简称为CI。这个CI包括三个要素,一个是VI视觉识别,包括所有的外形、颜色视觉识别。第二部分是MI,理念识别。第三部分是BI,行动识别。三大部分加在一起共同组成CI企业整体形象识别。我会发现,通常这些公司在帮一些企业做企业整体形象识别的时候,最先做的是哪一个呢?最先做的是MI,就是理念识别。你一定要把你企业的核心理念确定下来,大方向先确定下来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去规划、去实施其他的东西。一个幼儿园不管是不是特色幼儿园,还是普通的幼儿园,都应该有一个鲜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什么?你这一所幼儿园想要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去牵引,你是怎么 待孩子的,你想给他什么样的教育,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什么。这个理念可能就是一句话,比如有的幼儿园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就是非常鲜明而卓著的理念。”

赵红梅:“不管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人,都是先有想法,才有行动的。虽然很多人会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就这样做了。实际上潜意识里面我们受到潜在的理念和意识的指引。对于我们的家长,我认为在选择一个幼儿园,我们有硬件设备,有软件设备,其实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首先要选一下,你的教育理念和幼儿园所能提供给你的理念,两者是不是搭配。使孩子在一个适合他生长的环境当中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孟迁表示不能说幼儿园教育不重要,幼儿园教育也很重要。从教育理念来讲,有的时候幼儿园说的教育理念是一套,但是真正做起来是另一套。真正的看它的细节,看它的人就行了。像有的幼儿园去了之后,几分钟就跟孩子玩到一起,孩子到这个幼儿园之后就像去姥姥家一样。这种感觉就非常好。

孙莉莉认为谈理念很难,她本人很同意孟老师讲的,有些人口号念的很好,但是做起来不是那么一回事。但是至少这个人知道什么叫好,他可能说开放、包容、幸福、快乐是我们园的口号,但是他做起来是专职独裁,但是他至少知道他说的那个是好的。但是有的地方甚至把不好的挂出来,他认为那就是好的。孙莉莉说:“教育是要培养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人的快乐应该是在一辈子。一个懂得快乐、享受快乐、珍惜快乐的人就是幸福的,所以这个口号非常的好,它也代表了所要追求的价值。既然没有人选择最后两个,我想给孩子压力,给家长压力的急功近利的公利主义色彩口号的幼儿园,大家是不会选择的。”

一起看看宝宝上幼儿园“五要”原则

孩子刚刚入园,全家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没吃饱,会不会想念家人,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于是接孩子回家后,就会出现许多新的话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提出以下“五要”原则,供广大家长参考。

“五要”分别是:

要“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要“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一起看看宝宝上幼儿园“五要”原则

孩子刚刚入园,全家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没吃饱,会不会想念家人,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于是接孩子回家后,就会出现许多新的话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提出以下“五要”原则,供广大家长参考。

“五要”分别是:

要“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要“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Hash:b142c8bdd835d386b2064c22a81a0684087a8f8e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