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育儿五大误区,让教育更有效

教育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将会使教育更加艰难。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不自觉地陷入了教育的误区。如何来避免这些误区,需注意如下几点:一、要引导,不要唠叨。引导是指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认识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是家长发自内心智慧的教育方式。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愉快的乐于接受的体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而唠叨,其实是不懂交流的表现。给孩子讲一些大道理,生硬地让孩子如何做,不仅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而且慢慢也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二、要人情味,不要打骂指责。这里的人情味,其实是指小孩对父母的依恋和信任。小孩也有情感,更脆弱也更敏感,大人不断的打骂指责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伤,从而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如何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人情味?其实就是要让孩子在父母这里找到温暖和安全感。有些父母平时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花时间陪孩子,也不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但是一旦知道孩子做错了事情考试考砸了,立马就是打骂指责。父母认为这样就是在关心孩子,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父母要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将会越来越难。三、要意见统一,不要自乱阵脚。很多家庭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都处于比较矛盾的境地:想对孩子严格,又怕伤着孩子。于是,“一人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现象很多。父母认为,这样一方面孩子也教育了,心灵也安抚了,两全其美。幼教专家指出,这样是不可取的做法。父母双方甚至一个家庭不明确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父母真正的教育意图,所以也不能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些家庭年轻一辈和长辈在教育小孩的观念上有冲突,在教育孩子时甚至会发生互相反驳和指责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教育是尤其不利的。应该先统一家庭的教育观念,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四、要以事论事,不要翻旧账。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最好单纯地对这件事发表看法,不要翻出以前的旧账。比如,孩子在玩游戏时不小心摔倒了,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搞的,每次都摔跤,上次把头磕了,这次又把脸划了!”这样说,一方面会加强矛盾冲突,使孩子的情绪激烈化,错失教育的时机。而且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认为自己总是做错事情惹妈妈生气。长期下去,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养成做事瞻前顾后,胆小慎微的性格,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五、要公正对待,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来看待。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孩子恶语相向,发泄心中的不满。这样不公正地对待孩子,容易导致孩子与父母感情的疏远,从而给父母的教育增加难度。同时,父母拿孩子当出气筒,严重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对孩子的情感形成很大的伤害。很容易养成孤僻,敏感,叛逆的性格,对孩子的发展尤为不利。所以,家长必须纠正这种错误的做法。

本文为好育园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让家庭教育更加有效的七大教育定律

新手父母常常在家庭教育中不知所措,很多问题不知道怎么去解决。今天就给大家送上让家庭教育更加有效的七大教育定律,让父母们可以更好的教育宝宝成长。

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小白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两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测试,A组竟然真的比B组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找到食物。这一实验在人身上也有效。

这正是“暗示”这一方法的神奇魔力。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各种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长期消极不良的心理暗示,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孩子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演讲很让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一次、两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对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这样,孩子的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其实,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常因为孩子的成绩进行物质奖励,但没有想到,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消减了。

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来使劲地吹,结果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开始脱掉大衣,南风胜利。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五、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 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都很完善,但工人们仍然很不满,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进行了一项试验,用两年时间,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在谈话过程中,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六、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总是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七、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解析幼儿教育中的五大误区

鼓楼幼儿园借90周年园庆之机,主办了一场"2013年中国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交流会".会议中,鼓幼园长、南京市名教师崔利玲对当前幼儿教育中的误区进行了解析。

误区一:

一节课30分钟,培养听课习惯?

很多家长为了及早开发孩子智力,给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有些培训班一节课长达30分钟,甚至参照小学课程持续40分钟以上。培训班还说:"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听课习惯,等孩子上了小学,不会对40分钟一节课感到疲倦。"

【正解】崔利玲说,一节课让孩子连续保持20-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注意力,对幼儿来说是很不合适的。

教学活动应该3-4分钟变换一种节奏,孩子的注意力不断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在调整。这就是顺应儿童的特点。

误区二:

孩子很小能读会算,是"早慧"?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能认识很多字、学会很多儿歌、很早就会加减法,是"早慧"的标志。有的家长很自豪地说:"我家孩子才3岁,已经认识2000个字了!"

【正解】崔利玲说,在智力的要素里面,认字、学儿歌,这些能力都属于"记忆能力".而实际上我们更需要培养孩子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只是许多智力要素中的一项。用"多元智能"理论,有7项智能;要是用其他不同学派,可能有12种智能领域。

不要以"记忆力"作为替代儿童智商的唯一标准。这样会造就只会读书,没有任何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许考试成绩不错,可是出了门找不到方向,买菜不会还价,是生活上的低能儿。

我们也不主张让孩子在特别封闭、特别优越的环境里学习。这样的孩子到了复杂的环境里不能适应,会变得苦闷,出现各种问题。

误区三:

幼儿园阶段是否不该接触汉字?

常有专家强调"不应该让孩子过早地接触汉字、拼音",那是否家长就不需要让孩子接触这些内容了呢?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疑问,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这会那,心里又很着急。到底该不该学?学到什么程度合适?

【正解】鼓楼幼儿园不会把拼音、汉字的学习作为课程,要求孩子掌握,但"不教,不代表不接触".

崔利玲说,在鼓幼的"语言学习"版块中,会有一些拼音、汉字,会有英语、日语。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语言敏感性。让孩子知道一个音、一个字代表一个意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字;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说法。在中国的语言文字当中,上海、云南的读法也不同,让孩子了解语言的丰富性。但不会要求孩子一定要认识哪些字、会读哪些拼音。简单说来,就是"只求知,不求解".

误区四:

不上幼小衔接,孩子小学会跟不上?

每年暑假,"幼小衔接班"都大行其道。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上,不少家长开始担忧:自己的孩子不学,上了小学会不会起点就比别人差了一截?这会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正解】崔利玲说,很多人以为小学低年级段,孩子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识字,其实不是识字,是空间直觉力、注意力、观察力、手眼协调力。这些能力都准备好,小学的识字就没有问题。

例如:"毛"字与"手"字,一个向右左、一个向右左,很多孩子一开始都搞不清楚;"王"字,中间一笔是最长还是最短,也搞不清楚。

鼓幼曾开展过"幼小衔接实验",在"前写字"部分,重点放在"空间知觉辨别"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熟悉"上下左右",一个笔画, 哪儿起笔,到哪儿落笔,让孩子感知图形的细微变化。

琅琊路小学的校长曾描述鼓幼孩子的特点:"当老师转过身来,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其他的孩子自由放松,鼓幼的孩子眼睛跟着老师转。"字的笔画,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孩子是主动跟着老师学的。这就是学习主动性的差异。因此鼓幼的孩子学习加速度很大,到三年级以后,各班尖子生基本上都是鼓幼的。

误区五:

孩子小,家长就该立规矩、定标准?

不少家长是"完美主义者",认为孩子既然学习一样知识,就应该要求孩子真正掌握。学了,却没学会,等于没有学。这一阶段,家长应该给孩子"立规矩、定标准",督促孩子尽量把所学的知识、技能掌握牢固。

【正解】主动性、积极性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家长可以给孩子学这学那,可是一旦要求过高,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比如弹钢琴,很多孩子一开始喜欢钢琴,后来为什么不乐意练了?就是家长开始对孩子有要求了,下一节课要"还琴"了,老师开始有评价了。

再比如外语,不是不可以学。但是家长也不要对孩子有任何的要求,让孩子增长语言敏感性就可以了。只要家长不要对孩子有要求,孩子就能学得快乐。

亲子共读也是这样。家长只管给孩子读书就行,按书上的字读,孩子不理解也不用管。总有一天他会了解字与画面之间的关系,这是孩子自身的一种能力。这样的亲子共读,每天半小时,只要坚持下来,以后孩子写"小作文"肯定没有问题。

正确的"幼小衔接"萌发兴趣,培养各种能力

鼓楼幼儿园自信地认为,他们的"幼小衔接",在全国的幼儿园中是做的是最好的。

鼓幼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和琅琊路小学成立了实验小组,历经5年时间,重点对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前书写、数的概念、游戏活动规则意识的形成等,进行了有效的衔接研究。

当时鼓幼实验班的孩子,整班升入琅小,采取了长课短课制、班主任跟班制等,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完全衔接。幼儿园教到10以内的加减,小学就从10开始。没有入学考试。

当时的琅小校长反映:刚入幼儿园时,鼓幼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鼓幼的孩子有一些跟不上。因为从来没有学过拼音、汉字、加减。但是鼓幼的孩子学习能力特别强,适应性很强,上学很快乐。他们的学习加速度非常大。到了三年级以后,班上的尖子生,都是鼓幼的。

1997-2001年之间,实验班的孩子小升初。当时南外的招生,是全市统一考试。8万个小学毕业生,报考南外的有6万多。南外录取130多人,鼓幼的孩子占了30多。鼓幼80年园庆时,到南外去请鼓幼的校友签字。南外通知鼓幼的校友留下来,操场上黑压压一大片,南外的老师们都很惊讶。

这是因为鼓幼的"幼小衔接",不是让孩子提早认字,是培养空间知觉力、注意力、观察力、手眼协调力等,再加上各种兴趣的培养萌发。这些能力都准备好,小学就没有问题。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例如用铅笔"走迷宫",是训练孩子手眼协调性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下围棋是锻炼孩子推理能力很好的方式。崔园长还建议:男孩子,可以多搭精细的积木;女孩子,可以练习绣花。

推荐阅读:

婴幼儿辅食白粥的吃法及误区

民办幼儿园收费后停办投诉无门

幼儿园老师否认自己虐童

H7N9禽流感让幼儿园修改食谱

一年内幼儿通常感冒六到八次

本文Hash:2337cb41620ce0438e0df99bec9f3998cba887e4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