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儿童饮水的误区

在城市中,许多家长为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考虑,把儿童日常的全部饮水替换为矿泉水与纯水。这实际上步入了一个误区。首先,矿泉水中某种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但只对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因为矿泉水是有不同类型的,分别富含碳酸、硅酸、锶、锌、硒、碘等。所以,饮用矿泉水应有针对性,缺什么补什么最好。若在人体内并不缺少某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情况下,它们却长期过多地进入人体,可能引发某些疾病,如肾结石、呕吐、腹泻,脱发、脱指甲等。儿童对水的需用要量比成人相对为多,但肾脏滤过功能不及成人,对过多矿物质或微量元素更为敏感。

其次,纯水的情况与矿泉水相反。因为纯水经蒸馏、过滤或电解后,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的含量大大减少甚至为零,长期单纯饮用纯水会使儿童出现矿物质或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现象,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专家带你走出儿童早教的误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儿童早期教育上增大投入、花费时间。与此同时,很多家长在儿童早教的观念和方法上又有不少误区和困惑。为此,记者走访了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童发展中心主任赵蓓。

  赵蓓说,儿童早期(6岁以前)的发展是全面的。保障儿童健康的身体发育和心智成长所需要的很多条件都可以视为儿童早期接受的教育,如家庭环境、养育方式、父母性格、生活态度等,都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

  很多家长的误区是,早期教育就是给孩子报上各种学习班,安排孩子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如英语、钢琴、绘画等。对于3岁前的婴幼儿早教,很多家长也认为是带孩子去上课,学点什么。其实,学龄前,特别是3岁前,儿童大脑还处于发育关键期,最需要自然、宽松的环境以丰富感知和自由探索,建立起对世界的好奇与信任。过度的知识灌输、记忆背诵,往往抑制了孩子的感知、探索能力和兴趣,过早地奠定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丧失了主动性,是不利于后期的学习能力发展的。将小学阶段的课程提前拿到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学习,更是弊多利少。

  家长的另一个误区是,有的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去上了早教班就是完成了任务,甚至盲目跟风攀比,花了钱、花了时间也就心安理得,效果很少思考。

  专家提醒,对儿童早教效果的好坏,父母如何做很重要。首先,父母应给与孩子最大的关爱,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不仅需要吃饱穿暖,还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关注。孩子还不懂得危险,父母应当创造环境,保障安全,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犯了错误,应当把孩子做的事与孩子本身区分开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应当完全接纳孩子的所有方面,顺应他的个性,不轻易把自己的孩子和他人作比较。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关键是以恰当的方式与之互动,让孩子以自己感到舒适、适宜的方式成长。

  专家提醒,父母要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关注孩子发育的敏感期。出生后是视觉、听觉发育的敏感期,7—10个月是爬行的敏感期,10 —12个月是站立、行走的敏感期,1岁以内是对母亲依恋情感的敏感期,1—3岁是模仿能力、自我意识的敏感期,2岁半是产生秩序感的敏感期。在孩子所处的每个发育敏感期中,都应该为孩子提供相应的适宜条件,促进该项能力的发展,也不要在孩子没有达到相应成熟度的时候强行提前训练。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的小编温馨提示:父母还要懂得应该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机会。孩子自身具有发育的潜能和动力,到了一定时间,只要环境条件适宜,该项能力自然会体现出来。

  (编辑:荀满满)

一起来看看走出儿童感冒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服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

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而大部分的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不会缩短病程,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体内菌群失调等,增加细菌的耐药性。所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

误区二:感冒药物最好含有抗病毒成份

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类,因此很难确定引起感冒的病毒是什么,而且目前也很少有针对哪一类感冒病毒特别有效的含有抗病毒成份的制剂。同时,滥用抗病毒药物,不仅无助于疾病治疗,相反还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小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感冒药中添加过多成份会加重孩子的负担。

误区三:感冒药能缓解单一不适症状就行

儿童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因此,针对以上这些症状需要全面、均衡的配方来缓解症状。儿童感冒药物应具有四种成份:解热镇痛剂、镇咳药物、鼻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物。很多儿童感冒药因缺少某些成份而影响疗效,而且均衡配方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各种症状的四种成份简单组合,同时各种成份在疗效方面会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相互消减不良反应。

本文Hash:fd61a5c7c313b0a8e715904c58311a495eec496a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