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爬楼梯不必大惊小怪

孩子的天赋是让人吃惊的。l岁左右的孩子刚学会行走,还没有能力扶着栏杆走楼梯,但他遇到楼梯时,却会立刻俯身开始爬行,爬上楼梯!这真是孩子天赋能力的杰出表现。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爬楼梯就大惊小怪:“乖乖,太危险了,怎么可以爬楼梯呢?”其实,父母不知道孩子在爬楼梯方面确实有着特殊的天赋,孩子不仅能手脚并用爬上楼梯,而且还会爬下楼梯。孩子自己爬着上下楼梯,不仅可以锻炼动作的协调性,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如果限制孩子去做他能够做的事,可能会使孩子对自己周围的环境产生恐惧心理,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

因此,父母没有必要去限制孩子的活动,完全可以让孩子爬楼梯,如果不放心,父母可在旁边鼓励并悄悄地保护。当孩子具备扶栏杆上楼梯的能力时,他爬楼梯的行为就会自然消失。

宝宝头发稀少,不必大惊小怪

年轻的爸爸妈妈看见其他新生儿的头发密集、乌黑发亮,而自己的宝宝一周岁了却还是“稀毛瘌痢”,心中未免为孩子的健康担忧。其实,孩子头发稀少不要紧,更不必大惊小怪,因为:

(1)头发的多少有个体差异。宝宝头发的多少与母亲怀孕时的营养、疾病、妊娠反应、情绪等都没有关系,所以母亲千万不要以为是自己的错而埋怨自己。

(2)有些家长不给孩子洗发,唯恐把少量仅有的头发洗掉。其实洗发时脱落的都是衰老的头发,不洗也会掉;相反,长期不洗发,油脂及汗液的剌激会使头皮发痒,细菌繁殖,引起继发感染,反而影响新的头发生长。个别家长还给宝宝的头皮上擦生姜,甚至涂“生发精”、“生发灵”等,此乃画蛇添足之举,因为宝宝头发稀少不属于秃发症。

在少数地区,有些人热衷于给孩子剃满月头,以为剃了满月头,将来头发长得多、长得黑,不会“稀毛瘌痢”,或者把剃下的胎发做成小发团挂在床前,可以“压邪”;把剃下的胎发做几支胎毛笔,留作纪念等。其实这些做法非但无益,还十分危险,因为当锋利的剃刀刮光毛发时,不少毛孔会受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损伤,加上剃刀不干净或者头皮部皮肤不清洁,细菌由此趁机而入,轻的局部有小脓疮或者皮肤化脓感染;严重时细菌进入血液会造成败血症。而且事实证实,剃不剃满月头,与将来头发长的多少、头发的颜色,毫无关系。

总之,宝宝头发少与遗传、个人体质、营养等均有关。如宝宝生长发育良好,无异常表现,即为正常。

别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大惊小怪

有的父母经常抱怨说,孩子发脾气时会有一些攻击行为。搞的父母也知道怎么办才好,我么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孩子们在探索周围和远处新东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危险、未知的对抗以及新的社会关系,他可以从中受益匪浅。这里有五种行为模式、五种针对对抗的反应行为:攻击性反应(积极进取),逃避(逃跑),恐惧(躲藏),社会规范行为(寻求帮助),放弃(屈服)。

我们的身体很熟悉这五种行为方式,并把它们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

当孩子快速地东张西望时,我们把它作为寻求帮助的信号。

把一样东西扔开表示逃避:我不要!

而在攻击性行为中,孩子执著于实现自己的愿望。

孩子的对抗意味着什么

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行为很熟悉:孩子把自己藏起来,尝试着以此去解决问题或避开对抗。孩子把自己藏起来而让父母找不到他们,这对父母几乎是一种创伤。

孩子因为害怕对抗而耸起肩膀,他的消极抵抗还体现在耸肩造成的脖子和背部肌肉僵硬。

孩子面对问题时,也像成年人一样全身挺直,他抬起头,眼睛直视“对手”并试图表明,自己要什么或者不要什么。

如果孩子屈服了或者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对抗,他会把头偏向一边,露出脖子,仿佛在说:你可以咬我,我不会反抗的。同时这也是信任的表示:我相信你不会咬我的!所以我把脖子露出来!他抬起睁得大大的眼睛,以这种方式向进攻者宣布:你不会咬我,因为我非常确定你不会对我做什么。一个肩膀略微抬起,脑袋稍稍倾向一边,这构成了一个画面,我们常常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这表示:我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我想和你交流一下!

在孩子身上发生这种行为被称为胆怯。孩子一方面不想别人对他做什么,另一方面又尝试着要与人交流。明显的羞涩以及我们这里所描述的信号,并不是一种拒绝,不是拒绝交流的标志,恰恰相反,是在为接受将要进行的交流做准备。而生理上的信号却始终如一,他们缩着身子,稚嫩的脸上睁着大大的眼睛向外张望。

这种羞涩或者胆怯和一种天生的恐惧有关,也就是害怕陌生人,以及周围那些与自己的照料人不同的人。最初,当父亲剃光胡子后,儿童会认为那个长满胡子的男人一下子不见了。好似来了一个陌生人,家里的节律也变了,让人不习惯了。孩子最初的反应是合乎天性的,他跑开,或者把自己藏到母亲的背后,他只敢睁大眼睛远远地观察,这个陌生人是不是会威胁到他,还是可以和他和平相处。一般而言,孩子在观察的时候,头略微歪着。而如果孩子把头摆正,则表达了他对某个目标有兴趣。这个动作只是给人以目的明确的印象。没有攻击性是种错误

一家人声称,在他们家里没有攻击性。这也是一种错误。攻击性是存在的,人们必须正视它,就像对恐惧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孩子必须学会克服他的恐惧。为了摆脱恐惧,为了对付那些引起我们恐惧的事物,他可以做些什么呢?陌生的现象一旦变为熟悉,就不再可怕了。我们的情感需要得到回应,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而忽视它肯定是错误的。陌生就像是一种突然而至的疾病,同时引起我们的恐惧和好奇。通过接近(克服逃跑反应)和询问,我们试着去熟悉它。

在那些表面上不存在攻击性的家庭中,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在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是怎样一种冷漠而微妙的爱被剥夺的状态(这正是攻击性中最糟的形式)。太多的东西被忽略了,而这正是对现实的漠视,也就是从真实感情中抽身而去;人们回避对 ,对着现实眨眨眼睛,它不适合我。不去注意别人,这正是遭遇对抗的表现。这是我们的一种自我欺骗,这种自我欺骗并非由于人与人之间正在进行的和将要进行的交互关系而引起。

此外还存在一种避雷针效应:洋娃娃被拆散,东西(意外)破了。忘记别人说过些什么(爱的剥夺);无法准确理解(对爱的剥夺的压抑)。僵硬的笑容根本无法表达什么。他人的感情无论如何都得不到期待的反馈。

攻击并非必然毁灭

攻击体现出一种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一些父母不愿对他们的孩子承认这点。同时,这种本能并不必然就具有破坏性。孩子像任何一种生物,试图保卫自己的意愿、目标以及领土,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可以肯定,攻击是一种本能而并非仅仅是由外部条件和影响而造成的结果。这种本能由激素引起。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两种不同的激素种类也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攻击类型。攻击的第一种类型来自于人类的狩猎冲动。这种攻击的意义和目的是进攻和杀戮,这是一种主动的攻击,倾向于首先采取行动。第二种类型的攻击是另一种激素类型,它主要用于防守。人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进攻,它激励人们保卫自己的领土,保卫自己的财产和生活,保卫家人,甚至是保卫自己的观点。当你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比如说威胁,这就像病毒一样,激励着你。一旦刺激消失,攻击也会逐渐消退。

那种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攻击本能是以成功为目的,因达到目的并且获得战利品而得到满足。另一种防御性的攻击则在威胁消失后自动消退。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目的性行为一旦启动,如果遭到外界阻止,无疑会引发攻击。如果孩子想要碰什么东西,却被母亲阻止。那么他的反应就已经带有攻击性。他大声哭喊,拼命反抗。这在换尿布的时候常常发生。婴儿的目的性活动妨碍了母亲的动作。也可以说是她阻碍了婴儿的活动。这个年龄的孩子会用哭喊来表现这种被归类为攻击性的行为,这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唯一具有攻击性的抗议手段了。以后有一天他也会试着去打他的母亲,因为他的行为受到了母亲的阻止。

在这里阻止目的性行为的还包括,让孩子停止游戏去吃饭。事先没有询问就打断他正在做的事,这必然引起他的攻击。当丈夫以及妻子忙到一半被打断时,他们的反应也同样会如此。因为孩子总是很主动,所以他们的攻击冲动更频繁以及更快速地被激活。这在孩子之间也产生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哥哥正用积木搭个塔,弟弟经过的时候把哥哥的心血都给毁了。

幼儿把一只玩具鸭子拖在身后,并且无论到哪,他都拖着它。当他拖不动它时,毫无疑问他的反应会带有攻击性,他开始哭泣,因为他的活动欲望遭到了阻止。成年人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比如当他们的车进了死胡同或者被别人超车时,其结果必然是攻击。所以成年人应该能够认识到这一现象,不要简单地去中断孩子的某种活动。他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即使是孩子,也可以与他们达成协议。孩子也是人,也具有和大人一样的权利。比如说,应该这样宣布吃饭时间:我们约定,你应该尽快过来吃饭。这是预先给出警告,允许孩子自己去结束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因为可能是危险的而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必须接受孩子的攻击反应。

在这里,我们把攻击作为一种对于目的性行为被打断的本能反应。如果攻击无济于事,而我又别无选择,那就会引起挫败感。

本文Hash:c1e84eb1f4faf6c5fea8336d5baf095363bd1781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