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弱视绝不容忽视

  由于诸多因素的变化,青少年眼健康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困扰着更多的父母,“眼镜儿童”越来越司空见惯,尤其是近视问题,与此同时,影响孩子视力的另一个问题——弱视却常常被父母们忽视,其实好视力形成的两个“黄金期”正是孩子的生长发育期,一是3~4岁左右,二是青春期,大约12~15岁左右。成年后视力的好坏,与“黄金期”关系密切。

  孩子的视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育过程,但如果在发育完成期内双眼或单眼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就可能产生弱视,如果弱视不及时发现治疗,则将影响孩子的终生。

  弱视不容忽视

  弱视——通俗地说,就是矫正视力(即戴上眼镜的视力)也不能达到视力标准(这个标准根据孩子的年龄有所不同,一般2-2.5岁的孩子视力不低于0.5;3岁不低于0.6;4岁不低于0.8;5岁不低于1.0)。通常我们在周围看到一些学龄前儿童就带上眼镜的,很多孩子就属于弱视情况。

  弱视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大多都是因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例如:屈光因素、物理因素和生长发育因素。专家介绍,弱视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约为4%左右。这种常见的儿童眼病,给很多家长带来很大困扰和压力,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怎么能了解弱视的成因,怎么尽可能预防?怎么能够做到对弱视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呢?

  早发现 早治疗

  提高弱视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为孩子检查视力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最佳办法。跟孩子最为亲近的母亲在孩子3个月时其实就可以发现孩子是否斜视。当然大量的例子是在孩子2-3岁期间发现。如果发现孩子看东西时眯眼、歪头、离画面很近,日常活动异常、平衡感差的话,要及早到专业正规医院借助高科技诊疗设备进行专业的测查。

  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弱视是不能自愈的,因此对弱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轻度弱视的情况可能随着孩子的长大表现得不明显,而重度弱视引起的斜视等到成人的话就只能从美容层面上进行手术补救,但是弱视却不能因此改变。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为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

  预防和训练不可少

  如何预防弱视?专家认为:

  一、从母体开始就要做足这方面的工作,建议准妈妈们孕期生活要有规律、要避免感冒,戒除娇气,不要偏食,适当户外运动,不要到环境有污染的地方。二、不要超前教育孩子,不要让孩子过早看书看电视等。可以把“给孩子看”转化成“给孩子听”。对婴幼儿,多给他说,给他听,给他读,但是少给他看。 三、孩子们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弱视训练一二三

  弱视训练需掌握一定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一、戴眼镜和家庭作业训练。例如用红笔写字、串珠和串针、插板、简笔画等;

  二、“旁中心”注视训练(纠正斜视引起的弱视),红绿蓝三色光刺激;

  三、中心注视训练——针对屈光不正,采用空间频率进行画片训练和光栅刺激等。

  靠训练不能矫正的,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生命,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眼睛。”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最好的时机里治愈好珍贵无比的眼睛,将弱视彻底根除在萌芽时期。

孩子“心病”不容忽视

处于花季的少年儿童应该充满欢笑与喜悦,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心理压力过早地降临到他们的身上。他们要面对过重的学业负担、升学的巨大压力,以至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各种心理偏差或疾病的发生。但许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认为孩子身体强壮没有什么疾病就是健康,即便学习上出现什么问题也与身体状况无关。其实,孩子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只有同时具备了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才能称得上是健康。所以,即便孩子看上去身强体壮,如果连续6个月以上出现下列情况,家长则要及时为孩子进行心理咨询:一、虽然智力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行为异常(如说谎、逃学、小偷小摸)等特征,则有可能属于多动症。这种情况以男孩子居多,一般约为女孩子的4~9倍。二、对学校过分恐惧,想方设法找各种借口逃学,甚至拒绝上学,有的则在上学前或上学时出现心慌、头痛、腹痛、呕吐、尿频等症状。一般多见于7-12岁的儿童。三、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多于同龄的正常儿童,但排尿总量不增加,尿常规检查也没有什么病症,多属于神经性尿频。这种症状多发生于5岁左右的幼童。四、对某种特定情境下的人物、动物和事物(如小动物、某个人、某类事情等)产生强烈的恐惧或紧张感,即便是安抚、劝慰、引导也不能消除这种情绪,有时虽然心中知道不必害怕,但一到特定的情境中又情不自禁,难以控制自身的害怕情绪,这是“儿童恐怖症”的一些表现。五、较长时间内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动作迟缓等,同时还存在睡眠障碍、学习成绩下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和身体不适等症状。这是儿童忧郁症的表现,多见于10-14岁的少年儿童,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疏导,程度会不断加重,个别年龄较大的孩子在某种诱因下还会出现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一旦孩子出现心理异常或疾患,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以免贻误治疗的良机。在进行心理治疗前应做好以下准备:①了解心理医生的有关情况。心理治疗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否则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引起偏差。一般应对施治医生是否有执业证书、从业时间及经验等情况做比较全面的了解。②了解心理医生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与手段,其复杂程度、疗效及收费标准等。③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一是要有适当的“期望值”,有许多心理问题并不是单纯通过几次心理治疗就能解决的,且预后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必须在相关方面配合下才能产生良好效果;二是要懂得谈话即是治疗,“心病”还得“心药”治,为医治“心病”找病根以及寻找“心药”,在许多情况下都要通过医患双方的交流来实现,所以患者要坦诚地面对医生,将医生所要了解的情况“和盘托出”;三是家长应鼓励孩子要有“征服自我”的心理准备,这尤其对那些心理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已形成潜意识的心理变异的患者,更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因为心理治疗对其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重塑,只有树立了“征服自我”的思想,方能最终超越自己,获得“新我”。

孩子不容忽视的不良行为

1、忘记洗手

必纠理由:经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说寄生虫、排泄类病菌、甚至甲肝。

制止方法:经常,并温柔地提示。提醒她吃饭前,出去玩之后,更重要的是,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你不防在衣橱,或包里备些杀菌湿巾。相关阅读:天才妈妈让宝宝主动洗手

2、咬指甲

必纠理由:孩子的指尖可能会流血、感染。咬脏指甲也会传染细菌。

制止方法:大多数小孩子在无聊时咬指甲,此时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乐,书或画笔和纸,等等。相关阅读:宝宝总爱啃指甲是什么原因

3、挖鼻孔

必纠理由:尽管看着孩子的手指从鼻子游到嘴里很恶心,但是吃鼻涕并不会让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却是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

制止方法:转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给他本书或玩具,任何能占着手的东西都行。向孩子解释挖鼻孔会传染病菌。随身携带纸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时立刻递给他。让鼻孔湿润会减轻瘙痒感。冬天在他的卧室里放个加湿器会有助于避免晚上睡觉鼻涕变干。相关阅读:宝宝挖鼻孔的习惯不容忽视

4、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

必纠理由:感冒病毒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像肺炎、脑膜炎都是通过这些颗粒传播的。

制止方法:做个好榜样。如果你在咳嗽、打喷嚏时能自己挡住鼻子或嘴,孩子很可能会跟你学。不要怕唠叨,要经常提醒孩子。为防治病毒传染,教孩子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喷嚏。相关阅读:区分孩子咳嗽类型,对症下药

5、打断谈话

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时没玩过的玩具。如果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相关阅读:孩子为何打断别人的谈话

6、攻击性行为

孩子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但是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问题顾问米歇尔博士认为,如果你不管的话,孩子到了8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放任自流传递的信息是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正面应对攻击性行为。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样会伤了妹妹。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要告诉他任何伤害别人的举动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鲁霸道,帮他练习生气时该说些什么。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不让他出去玩。相关阅读:七招缓解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7、任性

你或许以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会跟你翻白眼,或说话傲慢无理,但是傲慢的举止通常在儿童模仿大孩子以试探父母的反应时就开始了。一些家长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于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应对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大概上三年级的时候会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其他成人融洽相处。

制止方法:让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告诉他“你这样翻白眼,好像是不爱听我说的话。”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感觉难为情,而是让他明白这样做可能会失去朋 的友谊和爱戴。如果他坚持不改的话,你可以不理他并走开。你可以这样说:“你如果这样和我说话的话,我听不见。当你准备好有礼貌地说话时,我才会听。”相关阅读:宝宝任性的原因巧妙化解宝宝的任性

8、假装不理睬你

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叫他多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轻抚她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

也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来对待,不许周围人理睬他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单独处于房间的角落,使他更深刻地体验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独难受滋味,当然之前先告诉他为什么罚他。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人不了解合适的冷处理的时间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应该是年龄几岁就罚几分钟,这样既让他认识到为什么被罚与体验孤独的滋味,又没有超过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关阅读: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解密

9、夸大事实

为何不容忽视:也许一个还不会叠被子的孩子说自己整理了床铺,或是一个甚至还没坐过飞机的小孩告诉同伴他去过迪斯尼,这些夸海口的行为似乎无关紧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诚实。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了解到说谎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让他做那些他不爱做的事,让他摆脱闯祸的困境,撒谎就变成很自然的事了。”

制止方法:当孩子说点小谎时,坐在他身旁,直截了当告诉他。“去迪斯尼当然很有意思,说不定我们哪天就会去的,但现在还没去过,你不该告诉小妹妹说你去过。告诉他,如果总是扯谎的话,人们就会不相信他的话了。看看他撒谎的动机是什么,别让他的小谎话不断得逞。举个例子,如果他还没刷牙就说刷过了,要让他回去再刷。当5岁的潇潇开始撒谎时,她妈妈给她讲了‘狼来了’的故事,撒谎的孩子在狼真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没人来帮她。讲故事可以有助于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孩子会慢慢学会非常坦率。当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话时,他会很坚决地维护自己。相关阅读:孩子爱撒谎怎么办纠正孩子撒谎的技巧有哪些?

4、5岁的孩子们还会有一些生活上的小恶习,这些小毛病又可能变成大麻烦哦!

事过就忘,哭过就笑正是学前儿童的特点。况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为的形成非一日之果,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得到矫正。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要循循善诱,要有耐心,宝宝会在时间的长流中一点一滴进步的,一步一步完成每一个不良行为,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定的精神奖励。

本文Hash:70efccfe9494f65e6c9963cd155a03245efce39a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