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大全

导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历年均有发生,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肠道病毒属于中医学温毒类,被称为湿热疫毒,广州气候潮湿,一些身体湿气重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感染病毒,因此比较适合服用清热解毒、祛湿类的中药,如藿香正气液等。如小柴胡板蓝根有抗病毒的功效,服用后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侵袭。而重症患者则需配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手足口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发病初表现为发热、咽痛等外感症状,随后表现为疱疹显现以及身热持续、烦躁口渴等里热征候,少数甚至可见心悸、气促、胸闷,或高热、神昏、抽搐等危象,恢复期表现为疱疹渐消、身热渐退、口唇干燥等一系列气阴两虚,余邪未尽征候,因此治疗时宜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辨证用药。

  1.疾病早期

  表现、头痛、咳嗽、鼻塞流涕等,或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约1~2天,或同时口咽部、手足皮肤出现疱疹为特征。

  方药。

  主要药物10g、连翘10g、黄芩6g、薄荷6g、白寇仁6g、藿香10g、石菖蒲10g、滑石10g、茵陈10g、板蓝根10g、射干6g

  加减、葛根;肌肤瘙痒甚者,可加蝉蜕、浮萍解肌透表。

  导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历年均有发生,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肠道病毒属于中医学温毒类,被称为湿热疫毒,广州气候潮湿,一些身体湿气重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感染病毒,因此比较适合服用清热解毒、祛湿类的中药,如藿香正气液等。如小柴胡板蓝根有抗病毒的功效,服用后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侵袭。而重症患者则需配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2.发疹阶段

  ①普通患儿

  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伴咽痛、流涎,倦怠,纳差,大便多秘结,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治法,化湿透邪。

  参考处方、野菊花、黄连、生石膏(先下)、知母、紫草、白茅根、青蒿、藿香、生甘草,药物用量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3—4次口服,或灌肠、直肠点滴。

  加减:

  1。高热、抖动、易惊加羚羊角粉冲服;

  2。便秘加生大黄;

  3。咽喉痛加元参、板蓝根;

  4。咳嗽加杏仁、炙杷叶。

  中成药、小儿豉翘颗粒、清开灵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金莲泡腾片,也可选用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

  导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历年均有发生,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肠道病毒属于中医学温毒类,被称为湿热疫毒,广州气候潮湿,一些身体湿气重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感染病毒,因此比较适合服用清热解毒、祛湿类的中药,如藿香正气液等。如小柴胡板蓝根有抗病毒的功效,服用后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侵袭。而重症患者则需配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②重症患儿

  1)临床主要表现为,汗少,疹出不畅,嗜睡易惊,呕吐,肌肉p动,或见肢体痿软、无力,甚则昏睡等,舌红,苔厚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治法。

  参考处方、生大黄、栀子、滑石(包煎)、寒水石、桂枝、生龙骨、生牡蛎 赤石脂、广地龙、全蝎、羚羊角粉(冲服),药物用量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3~4次口服,或可灌肠、直肠滴注。

  中成药,也可选用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

  导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历年均有发生,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肠道病毒属于中医学温毒类,被称为湿热疫毒,广州气候潮湿,一些身体湿气重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感染病毒,因此比较适合服用清热解毒、祛湿类的中药,如藿香正气液等。如小柴胡板蓝根有抗病毒的功效,服用后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侵袭。而重症患者则需配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2)临床主要表现为,喘促,面色苍白晦暗,口唇紫绀,四肢厥逆、冷汗出,或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质紫暗,脉细数或迟缓,或脉微欲绝。

  治法

  参考处方、炮附子、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药物用量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

  重症患儿发病急,传变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

  3.恢复阶段

  表现、神疲乏力、口渴、纳差、手足皮肤及口咽部疱疹消退或未尽。

  方剂。

  主要药物10g、麦冬10g、玉竹10g、桑叶10g、甘草6g、天花粉10g、白扁豆10g、生地黄10g、太子参15g、茯苓15g

  中成药可用生脉饮口服液等。

  导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历年均有发生,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肠道病毒属于中医学温毒类,被称为湿热疫毒,广州气候潮湿,一些身体湿气重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感染病毒,因此比较适合服用清热解毒、祛湿类的中药,如藿香正气液等。如小柴胡板蓝根有抗病毒的功效,服用后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侵袭。而重症患者则需配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手足口中药预防方案

  本病流行期间,婴幼儿应注意勤洗手,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居处宜多通风,勤晒衣被;家长也应注意个人卫生。

  可使用以下方药:

  1。白菊花6克 生甘草3克 生山楂10克

  以沸水200毫升浸泡后加冰糖适量频饮。适用于素有内热的小儿。

  2。生薏米10克 扁豆10克

  加冰糖适量,煮粥调服。适用于素有脾胃虚弱的小儿。

  上述两方剂量适用于3~5岁小儿,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文授权PCkids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防治手足口病中医药有优势

  近日,手足口病疫情再次牵动人心,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3岁以下的宝宝患病居多,经常会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发生集体流行。之所以称其为“手足口病”,是由于发病后在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类似水痘样的疱疹。

  手足口病发病时的表现主要有1~2周,通常有与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触史。大多表现出突然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伴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发热同时或1~2天后口腔黏膜、唇内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以至于患儿流涎不止、烦躁不安、不停哭闹、拒绝进食。继而,在患儿的手心、脚心及臀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疱疹。疱疹较硬,大小不一,里面含有浑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疾病,大约一周左右就会恢复,一般没有严重并发症。只要护理得当,疱疹也不会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或疤痕。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证,具有外感病证的邪正消长特点,分为邪盛初期、邪盛极期、邪减正复期。依据病程、皮疹特点及全身症状来辨别邪正消长情况,一般初起病邪在肺卫,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终则邪减正复而向愈。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

  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有优势,根据中医理论,手足口病属温病范畴,由湿热疫毒所引起。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因此,中医在防控手足病方面具有优势,中医越早介入防治,就越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在应用中药预防手足口病方面,除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给小孩服用预防感染。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一种,吹敷口腔患处,每日2次,可治疗口咽部疱疹。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 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需要强调的是,要根据小孩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药物。如平素见咽红、便干、口臭等症状,属实证体质的小孩,宜服用银花、连翘、大青叶等以清热解毒;平素易感冒,常见多汗、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属虚证体质的小孩,可服用薏苡仁、葛根等以运脾清热。 什么是手足口病?【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治疗/预防】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中医疗法防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学“湿温”范畴。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中医在防治上重点强调调理中焦脾胃,使脾胃功能运化如常,即便感受外邪,也很快可以被机体正气驱逐于体外。

  在应用中药预防手足口病方面,家长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给小孩服用预防感染。出现牙龈红肿者,可用板蓝根、黄芩、白藓片、竹叶、薄荷煎水含漱。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一种,吹敷口腔患处,每日2次,可治疗口咽部疱疹。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黄芩、黄连、丹皮、板蓝根、白藓片、红花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采用中药食疗的方法加以预防。如荷叶粥,用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食用;竹叶粥,用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饮用;还有印花蝉衣饮,用印花15克,蝉衣3克,清茶少许,煎水饮。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芯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报通讯员崔文成)

本文Hash:df064ef630a58feddc359c9fea462c3e2dff73e0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