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O型腿是怎么回事?

宝宝O型腿如何预防?

罗女士的宝宝从一出生起,家里的大人就觉得他有点O型腿。不过同事告诉她自己的宝宝生下时也这样,等到长大一些就好了。可是眼看着快2岁的孩子依然还有点O型腿,不免让罗女士又再一次陷入担心之中。是不是要趁早为他做点什么矫正治疗?看看专家是如何认为的吧。

和其他孩子一样,你的宝宝生下来时的O型腿,可能是由于他在子宫里的姿势所造成的。O型腿在宝宝开始能够站立或走路时会变得更明显,但随着腿部变得有力量能承担体重时,它们就会开始变直了。到孩子3岁时,就应该看起来不再是O型腿了。等到六七岁的时候,他的双腿就已经成型并会保持这个型状至成年。

“O型腿”俗称罗圈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外八字腿又称“x型腿”,医学上称之为膝外翻,是国内常见的畸形。尤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男女青年如果得了这种下肢畸形,不仅失去了体型美,行走不利,有时还会影响参军、工作以致影响恋爱,有些入精神压抑,甚至悲观厌世。

造成“O”型腿和“X”型腿畸形的员主要原因是小儿的佝偻病。有少部分是因软骨发育障碍,骨折、外伤、骨瘤等引起的后遗症。小儿患佝偻病时,因钙盐不足,骨骺增生的软骨不能正常地骨化,原有的骨质又出现脱钙和吸收,因而骨质软化,不能耐受重力作用,加之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骨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遂发生小腿骨的弯曲变形,造成“O”型和“X”型腿。

孩子不应站立或者走得过早,否则不仅会引起孩子罗圈腿,还会造成孩子缺钙。就算到了9-10个月,如果孩子可以扶着物体起身站立或有妈妈的搀扶,可以一步一步向前走了,这也仅是学走路的起步阶段,不能让宝宝站立太长时间或强迫宝宝走路。

大部分宝宝从这时起能扶着物体蹒跚学步,发育快的宝宝在周岁左右就可以熟练地行走。若学步较迟,只要宝宝其他方面发育顺利,就不必担心。相关链接:学步车的危害运动能力发达起来后,可将婴儿放入学步车内,孩子可以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进,也可以在车内单独同安装在车上的玩具一起玩,从这个角度看,学步车对孩子是有益的。因此,只要孩子在学步车内安安静静地自己玩,自己走,则可以让他在里面呆上半小时。不过,假如一放进去就不管他,整日让孩子在那里边玩则对婴儿危害极大。

首先,学步车把婴儿固定在其内,使婴幼儿失去学习各种动作的机会。如果婴儿处在学爬期,使他得不到爬行的锻炼,如果婴儿处在学站、练走阶段,他不能独站,将来走路也会迟些。这不利于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其次,婴儿缺乏同自身周围的各种事物的联系能力,他只会自己一会儿向左猛冲,一会儿向右猛冲;没有人接近他,会使他变成一个冲撞、激进的孩子;父母忙于自己的事务,不与孩子说话,也不牵着孩子的手练习走路,婴儿的学习感觉、思维和语言发展受到限制。

第三,使婴儿因父母照顾不到自己而发生事故。因无人靠近婴儿,婴儿在学步车内到处猛冲,可能触着门的边沿、石头、地毯而使车翻倒,或墙边、桌角碰着孩子的手,致婴儿受伤。

因此,父母应想到学步车并不是可完全信任的保姆。尽管孩子在学步车内,但仍需要时常地守候在婴儿身边,并且经常对婴儿的运动能力加以训练,如让婴儿趴着练练爬,牵着手练练走路等。

宝宝X型腿、O型腿到底怎么回事?

  在宝宝成长发育的道路上,最让爸爸妈妈担心的就是宝宝的腿型,不管是x腿还是O型腿,对爸爸妈妈来说都是噩梦。那么到底什么是x腿、O型腿?

  医学上把O型腿称作膝内翻,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把X型腿称作膝外翻,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膝能相碰,两足内踝分离而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究其原因多数在小儿患佝偻病时,由于骨质矿化障碍而出现骨质软化,加之佝偻病时肌肉关节松弛,在1岁左右小儿会站或会走时,由于双下肢负重,而造成下肢的弯曲,形成所谓的O型腿或X型腿。

  对于上述情况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关键是早期、合理、足量的补钙。首先,早期补钙尤其值得重视,而且应该早在妈妈的怀孕期间就进行补钙了,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孕期钙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增加补钙量,以防孩子出现“先天性佝偻病”;其次,合理、足量补钙的原则应该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家长自行增减孩子的补钙量。

  但是有种情况爸爸妈妈无需担心。1岁以下的正常宝宝多数都存在轻度膝内翻。 随着生长发育,到1岁半~6岁时,孩子又常转成轻、中度膝外翻,我们称为发育性膝外翻,是正常生理现象。90%的儿童发育性膝外翻可自行矫正,特别是行走时足尖向内呈“内八字”足的,更能自行矫正,无需治疗。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更不需要给孩子绑腿、补钙等处理。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提示孩子腿不直可能是由疾病引起,应该引起重视,请及时就医。

  孩子身高比同龄儿矮很多;“O形腿”或“X形腿” ,左右不对称,一侧比另一侧严重得多;孩子双腿弯曲比同龄孩子严重得多;在孩子2岁后,“O形腿”或“X形腿”的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7岁后仍有明显的“内八字”足。此类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相信通过阅读本文,您对宝宝X型腿、O型腿是怎么回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宝宝学步的期间,一定要养成宝宝良好的走路姿势。

宝宝总是擦腿是怎么回事

Q:我女儿现在2周岁了,越来越可爱了,但是从大概1岁左右睡觉前总是双下肢内收夹紧擦腿,不一会她就会面颊潮红,头上出汗,憋气的症状出来了,每次发作约1分钟到几分钟不等。我以前也没有引起注意,只是觉得她这样能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不闹人,很快就能睡着就随她好了。但是现在总觉得这个问题好像还蛮严重的,她现在性格有点内向,不怎么爱和其他小朋友玩,擦腿的时候,我把她抱起来,她就发脾气。

妞妞妈妈

A:这种行为在医学上被称为“交叉擦腿综合征”,这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很多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状态,在小儿的神经科,时常见到这类患儿。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神经内分泌专科主任罗向阳说,这有可能是小儿的神经发育不健全所致,一般来说,智力低下、自闭症的患儿经常会出现交叉擦腿综合征的表现。当然,也有小孩没有神经方面的问题,只是单纯的擦腿。据临床观察,生活压力大,比如有矛盾的心理,老是独自一个人,没有伙伴、没有游戏,生活内容单调的孩子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由于患儿基本上都是在睡觉前才有这样一个行为,推测与性行为有关,交叉腿部摩擦、会阴收紧,坐凳子上按摩,孩子往往会大汗淋漓、面颊潮红。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差杂着性的成分在里面,显然孩子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自得其乐。

“在接诊过程中,印象里女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更为常见,多集中在1-3岁之间,可能与女孩子性格更为内向、独处时间长有较大的关系。”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这样的异常行为之后,大多数会紧张。罗向阳称,其实,如果孩子无原发病的话,仅仅只是心理行为功能上的问题,治疗上也未必要吃药,主要在行为上加以调整,比如改变孩子的生活方式,多点娱乐活动,多跟其他小朋友接触,分散其注意力,父母也多抽时间陪陪孩子,这样一来,多数患儿的擦腿行为会得以改善。

对于一些行为较为顽固的孩子,如果生活行为上调整两个月都不见效果的话,需要用药治疗,通常都会采用小剂量的精神调节剂。专家表示,如果不用药治疗,近期可能对孩子产生三种危害:

(1)这种行为持续下去,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一个人陶醉于这种“不良”行为,这无形中会减少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的机会,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成长。

(2)过早出现性冲动的体验,对幼儿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3)交叉擦腿有可能还会对孩子的会阴部造成损伤,有些孩子是坐在凳子上擦腿,还有一些孩子会在其他物体摩擦会阴。

专家还提醒,在这群孩子中还没有进行追踪观察,还不确定这种行为会不会对其成年之后的性体验造成影响。

本文Hash:4be5d589c204a5717eb4e5ef0ae69d6e9cdf496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