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待关注

1000万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260万儿童1年接不到父母1个电话调查显示,有15.1%的留守儿童,即近1000万的孩子一年到头(包括春节)见不到父母。另外,如果保证不了每3个月见一次,孩子对于现在生存状况的焦虑,即“烦乱度”会陡然提升。调查还显示,一年连一次父母的电话都接不到的孩子占到4.3%,近260万。另外,一年只联系一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一次的有1519万。从调查数据看,只要每周保持跟孩子1-2次的联系,孩子的“烦乱度”会有明显下降。各界人士出席发布会。从左到右依次为:央视主持人何晶、网易总编辑陈峰、腾讯副总编辑杨瑞春、西部阳光理事长杨东平、上学路上发起人刘新宇、搜狐总编辑陈朝华、中汇影业创始人侯小强、今日头条副总裁林楚方。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皓俞摄女孩比男孩更需心理关注西北是留守儿童心理高危区从调查结果看,女生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均普遍高于男生。也许是因为发育早,心思更加细密、敏感,性格更容易内向而不轻易表露心声,因此留守带来的心灵创痛在女孩那里无论是深度还是持续度会更加明显。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危险系数从东到西明显上升,其中西北最为严重,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对于未来的焦虑),均达到最高,西南次之,中部再次,东部最低。作业是调节儿童心理法宝玩耍可扫除孩子心霾根据调查,每天1-2小时的玩耍和娱乐,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孩子的“烦乱度”。随着时间减少烦乱度增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整天玩耍的烦乱度最高。另外,每天做作业1-2小时儿童的心理状态最佳,随着作业增多变差。但值得注意的是,完全没有作业的孩子,心理状态最差。阅读确会改善留守儿童心灵状况“妈妈去哪儿”成关键从调查中发现:首先不同于作业,阅读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对学习成绩有显著提升,而学习成绩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影响力是除去地域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阅读通过提高成绩、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提升了他们的心理指标。阅读甚至比游戏、看电视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提升更加有效,因此,从阅读入手帮助孩子们是一条清晰有效的途径。根据调查结果,妈妈无论是单独外出打工,还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状态都要明显差于父亲外出,特别是妈妈单独外出,这种差距更为明显。“上学路上”简介“上学路上”公益活动是从2013年5月开始,由传媒人、《中国新闻周刊》前副总编辑刘新宇发起的致力于关注儿童精神层面成长的非盈利组织,通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志愿者来讲读精心挑选的名著和故事,录制成音频,灌入MP3播放器,发放到留守儿童手中,让他们通过听这些最美故事理解爱、勇气、正直和忠诚,并疗育和陪伴他们缺少父母的童年,同时度过他们因为并校变得异常漫长的上下学的路途。目前,该活动已经得到不少知名人士和志愿者的支持,如主持人康辉、演员保剑锋、编辑蒋方舟等人,都参与了故事录制。从2013年到2014年,“上学路上”活动覆盖100所学校,约5万名孩子。刘新宇期待,在未来5年内,这个活动可以覆盖1万所学校,约500万孩子。

推荐

留守儿童如何安全过暑假

暑期儿童安全事故多为留守儿童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很多打工者是夫妻一起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给双方父母,而双方父母大多都是年迈的老人。老人只是对孩子进行日常照顾,只是吃饭穿衣生活方面的打理,不是教育和体贴。

很多孩子一年两年见不到父母的身影,缺乏父爱母爱,自由散漫成习惯,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好处。

看到别的小朋友围绕在父母膝下,小朋友难免孤独和自卑,更多的是思念。

有很多留守儿童心理多少有障碍,原因是得不到父爱母爱。

幻想是一般留守儿童的一种心理,幻想着妈妈爸爸回来,看护自己,保护自己。特别是受委屈的时候,被伙伴欺负的时候。

抑郁是因为长久得不到父爱母爱患得的一种症状压抑。

早熟是更为突出的一种状态。早熟的儿童心理负担大。懂事的背后是无奈,是委屈。

臆病尽管是有遗传成份的,但是后天孤独和恐惧一样造成臆病。

心理健康问题多少在留守儿童群众中存在。

父母在外打工都以为赚钱,将来就会给孩子带来幸福,不顾及眼前的孩子的痛苦,是一种缺失,甚至是自私的表现,不负责任的态度。

生活生存的确很重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更重要。孩子是未来。

有条件的打工夫妻最好是带上自己的孩子,孩子在身边不一定就影响打工,养育孩子是业余的,不是时时刻刻的。

留守儿童性格怪异有普遍性,那是因为从小自己就没有安全感,在期待和盼望中一天天长大。

孤僻的性格让孩子心理闭塞,不肯接受外界的一切。

孤独的孩子不仅身影孤单,更多的是心理的空缺和心理的痛苦。

买几件好衣服,好吃的不算什么,孩子更多期待的是父母在身边。

缺失家庭温暖的孩子一般比较冷漠,心理闭塞,情绪紊乱,根本达不到健康成长的要求。

心理疾病严重的影响孩子的一生,不能不引起重视和关注。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很多打工者是夫妻一起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给双方父母,而双方父母大多都是年迈的老人。老人只是对孩子进行日常照顾,只是吃饭穿衣生活方面的打理,不是教育和体贴。

很多孩子一年两年见不到父母的身影,缺乏父爱母爱,自由散漫成习惯,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好处。

看到别的小朋友围绕在父母膝下,小朋友难免孤独和自卑,更多的是思念。

有很多留守儿童心理多少有障碍,原因是得不到父爱母爱。

幻想是一般留守儿童的一种心理,幻想着妈妈爸爸回来,看护自己,保护自己。特别是受委屈的时候,被伙伴欺负的时候。

抑郁是因为长久得不到父爱母爱患得的一种症状压抑。

早熟是更为突出的一种状态。早熟的儿童心理负担大。懂事的背后是无奈,是委屈。

臆病尽管是有遗传成份的,但是后天孤独和恐惧一样造成臆病。

心理健康问题多少在留守儿童群众中存在。

父母在外打工都以为赚钱,将来就会给孩子带来幸福,不顾及眼前的孩子的痛苦,是一种缺失,甚至是自私的表现,不负责任的态度。

生活生存的确很重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更重要。孩子是未来。

有条件的打工夫妻最好是带上自己的孩子,孩子在身边不一定就影响打工,养育孩子是业余的,不是时时刻刻的。

留守儿童性格怪异有普遍性,那是因为从小自己就没有安全感,在期待和盼望中一天天长大。

孤僻的性格让孩子心理闭塞,不肯接受外界的一切。

孤独的孩子不仅身影孤单,更多的是心理的空缺和心理的痛苦。

买几件好衣服,好吃的不算什么,孩子更多期待的是父母在身边。

缺失家庭温暖的孩子一般比较冷漠,心理闭塞,情绪紊乱,根本达不到健康成长的要求。

心理疾病严重的影响孩子的一生,不能不引起重视和关注。

本文Hash:efa093925bac82c3c12c340e57f5af7d54f954d1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