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儿童溺水事件高发留守儿童占多数

暑假已经到来,全国各地儿童溺水事件频频出现,据统计留守儿童占多数。孩子的安全谁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据新华社电进入暑期,各地学生溺水死亡事故高发。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6月,全国各地发生学生溺水事件40余起,死亡人数上百人。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何类似的溺水悲剧重复出现,谁来保障孩子暑期生活的安全?

学生溺亡高发居各类非正常死亡之首

教育部近期曾发出紧急通报称,5月11日、12日,短短两天时间内,广东、湖南、河南、四川四省五地连续发生5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造成19名中小学生溺亡。

失足溺水已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特别是每年暑期考试结束后,是学生溺水事故高发期。据湖北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中小学生溺亡人数达176人,2012年178人;分别占当年学校非正常死亡人数的44.4%和46.3%,居各类非正常死亡之首。

留守儿童是主体

近日,湖北省政府应急办调研组针对学生溺水事故走访发现,湖北省95%的溺亡事故都发生在农村,时间大多集中在暑期、节假日等学生缺乏监管的时期,溺亡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频频发生的溺水悲剧,再度引发人们对暑期留守儿童安全的关注与焦虑。

事发地点主要集中在村镇河道、水库和池塘,大都是野泳的“黑点”。一些自然河塘无人养鱼,也无人监管,河岸倾斜度大且较滑,可能不远处就是深水区,孩子们一旦入水,因不了解水情,很可能就上不来了。

编织防范溺水“防护网”还需堵疏结合

据业内人士分析,学生溺水频发,直接原因是安全教育不够,更关键的是学生假期生活管理教育缺位。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孩子私自下水,无疑是“堵办法”,更关键的要在“疏”上下功夫。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教授说,假期家长首先应担当起责任义务,但学校也不能免责,应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一起做好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工作。

湖北省政府应急办调研组建议,预防和减少游泳溺水事故需要齐抓共管,堵疏结合。教育、水务、公安等部门应加强江河游泳安全管理,明确管理职责或区域,并在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游泳安全知识教育。同时,在村镇集中点兴建一批安全简易的“天然游泳池”,让农村中小学生有一个安全的游泳场所,特别是方便留守儿童安全游泳。

【说法】

假期家长首先应担当起责任义务,但学校也不能免责,应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一起做好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工作。

暑假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要如何安全度过暑假

学生们终于迎来一年一度的暑假,城市中的孩子们正和爸妈计划着夏令营、旅行等等,农村留守儿童呢?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要如何安全度过暑假呢?

进入7月,全国的中小学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城市里的孩子们,或者已经与父母商定了出游的计划,或者早就报上了各种兴趣辅导班,或者加入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但对于许多同龄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该如何安全度过两个月的假期。

暑假为孩子系好“安全带”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游泳溺水、交通事故、高处跌落等户外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专家认为,意外伤害在无防范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危害大,风险高,是严重威胁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小学生暑期出游或活动时,尤其要注意防范各种意外伤害。

●游泳带上救生用具

游泳避暑要严防溺水。每年暑假都是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件的高发期,学生应引以为戒,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中小学生不要到无人看管的水面去游泳,特别不要单独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时最好带上救生用具,并由会游泳的成年人陪伴,确保安全。

一旦溺水发生意外,可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人工呼吸的次数是20次/分钟,也就是三四秒钟吹一次,并不是越快越好。

农村留守儿童要如何安全度过暑假

●谨防误服毒物

暑假是孩子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儿童喜欢用嘴尝感到好奇的东西,因此误服异物或毒物导致死亡或伤残的事件屡见不鲜。从玩具零件、纽扣、纽扣电池、笔帽、图钉到老鼠药、化妆品、清洁剂、驱蚊片、药品等,都可能被孩子吞服,从而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尤其是农村家庭,误喝农药、误食鼠药等事件屡见不鲜。

建议家长除了教育孩子不要乱吃东西,还要注意在生活细节中保护孩子,比如,药品和家用清洁剂等放在儿童不易取到之处或上锁的抽屉中;成人不要在孩子面前服药;建议选用以儿童不易打开的器皿存放药品或化学用品,等等。

如果孩子误服毒物,家长要立即打120;送孩子去医院时一定要带上所误服的毒物或药物;如果毒物沾进了孩子的眼睛,立即用清水冲,要冲15分钟左右;当孩子的皮肤接触到一般家用化学用品时,可用水冲15分钟左右;但如果是强酸,不可用水直接冲,要用干布擦,并立即去医院。

●不要轻易见网友

互联网给人们开辟了新的交流渠道,但也给社会安全带来了隐患。因网友见面而引发的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并不少见,千万不要把网上的“相熟”当成现实相知,不要把人身安全当儿戏。会见网友时,最好不要单独赴约,会见地点要选择在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不要在缺乏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与网友交谈到深夜,更不要轻易随网友到陌生的环境,一旦遭遇不法侵害,要及时寻求警方的帮助。

●出门别轻信陌生人

出外旅游探亲增强安全意识。学生,特别是女同学,在离校返乡时最好能结伴而行,要及时与家人和亲友联系,让家人了解行踪,确保安全;在暑假期间走亲访友、外出旅游时,要避免单独游玩。

游玩时要选择游客较多的景点、线路及时段,对那些人迹罕至的洞穴、山沟、密林,在没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贸然单独前往;在旅行途中,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轻信陌生人,尽可能地不食用陌生人的食品、饮料,防止发生强奸、抢劫、诈骗等案件;在入住宾馆时,要注意观察宾馆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迅速自救;在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或参加大型活动时,要注意防盗、防抢;期间,还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假期里你也许会选择出外旅游野炊度假,户外所处环境比较复杂,防火也不容忽视。举行户外野炊活动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并在老师或者大人的指导下用火,用火完毕,要熄灭火种。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12

暑期各地学生溺水死亡事故频发儿童暑期安全谁来保证

进入暑期以来,各地频频报出学生溺水死亡事故,令人心痛不已。一个个花季生命就这样早早的凋落了,看着家长痛彻心扉的哭泣,我们不得不反思:儿童暑期安全谁来保证?

进入暑期,各地学生溺水死亡事故高发,无数人痛彻心扉。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6月,全国各地发生学生溺水事件40余起,死亡人数上百人。面对一个个过早凋萎的花季生命,一个个失儿丧女家庭的悲恸,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何类似的溺水悲剧重复出现,谁来保障孩子暑期生活的安全?

学生溺亡高发居各类非常死亡之首

7月6日中午,武汉市郊长江边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痛哭声。4名小学生2天前上午刚放假,拿着成绩单到长江边玩耍,却被卷入湍急的江水中。当打捞队员将3名少年从江中抬出时,一群家长发疯似的扑在冷冰冰的尸体上。而另一个孩子下落至今不明,生还可能性非常小。

一位魏姓学生的伯父说,这4个孩子正在读小学,当时一共有7个孩子约好中午吃晚饭后,骑车到距阳逻长江大桥上游3公里处长江岸边嬉水,4个男孩在岸边的浅水区扔沙、打水仗时,不小心滑到了深水中,由此酿成了悲剧的发生。

事发后到现场调查情况的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告诉记者,事发地点附近人烟稀少。溺水的4个孩子的父母是外地来的菜农,平时少有时间过问孩子们的生活,更不会关注他们的行踪。

今年入夏以来,同样让人痛心疾首的惨剧时有发生。教育部近期曾发出紧急通报称,5月11日、12日,短短两天时间内,广东、湖南、河南、四川四省五地连续发生5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造成19名中小学生溺亡。

失足溺水已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特别是每年暑期考试结束后,是学生溺水事故高发期。据湖北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中小学生溺亡人数达176人,2012年178人;分别占当年学校非正常死亡人数的44.4%和46.3%,居各类非常死亡之首。

儿童暑期安全谁来保证:编织防范溺水“防护网”还需疏堵结合

据业内人士分析,学生溺水频发,直接原因是安全教育不够,更关键的是学生假期生活管理教育缺位。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孩子私自下水,无疑是“堵办法”,更关键的要在“疏”上下功夫。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教授说,假期家长首先担当起责任义务,但学校也不能免责,应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一起做好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工作。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才能让暑期安全教育不留死角,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湖北省政府应急办调研组建议,预防和减少游泳溺水事故需要齐抓共管,堵疏结合。教育、水务、公安等部门应加强江河游泳安全管理,明确管理职责或区域,并在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游泳安全知识教育。同时,在村镇集中点兴建一批安全简易的“天然游泳池”,让农村中小学生有一个安全的游泳场所,特别是方便留守儿童安全游泳。

长期关注留守儿童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贺雪峰认为,要预防事故发生,仅有安全教育显然不够。相对于城市孩子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太过单调,人们应该思考怎样填补留守儿童暑期的生活空白。

本文Hash:6293fbe66841e03f1b69ffcac36a367b10b7cc68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