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常常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法不适当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只要父母指导得法,孩子的反抗情绪会逐渐减弱或消失。下面是专家们的一些有益的建议,家长们不妨试试。

一、不要抱有成见。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有独立意识的迹象就极力压制。要知道,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火,孩子就越会坚持己见,甚至难免会发生一场大冲突,其结果是两代人之间感情变得冷淡,孩子学会说慌、逃学、蛮横无理等。

信任孩子能处理好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尊重其自决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使孩子长大后意志坚强,有主见,勇于承担责任和克服困难。因此,当孩子遇到挫折,出现差错时,要谅解他,不要过多责怪,避免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家长应该做的是怎样帮助孩子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增长他的智慧和勇气。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细致耐心地向他讲明道理,并设法转移其注意力。即使是有必要对孩子的言语行为进行干预,也要求取顺应方式,使孩子感到自己没有受到直接的干预和压抑。

二、不要盲目责怪孩子。孩子的逆反行为有时看来是针对父母来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小强是那种很听话的孩子,每天早上都能按时起床上学,一天,小强赖床没起来,爸爸很生气,就责怪他不爱学习。其实,小强是因为前一天在学校参加植树劳动太疲倦了。

三、把握重要问题。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指手画脚,这只能使孩子们更反感。一位家长说得好:女儿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爱好什么体育活动,这都用不着我去管,应该由她自己选择决定,但如果她过早地迷上化妆,或是利用过多的学习时间去打球、游泳,我就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去进行干预了。

四、保持作为家长的地位。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但这种友谊不应包括地位的“平等”。你仍然应该是一名船长,你可以听取船员的意见,但最终决定航线的仍是父母自己。

怎样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一、实践体验法夏季的一天晚饭后,我们到街上散步,孩子见到西瓜摊的西瓜很大,兴奋地叫我买。我解释说,天气这么热,回家还有两站路,抱个大西瓜太累人了,不买。孩子先是说这说那,弯眉撇嘴,后来怨气连天地说:“我最喜欢吃西瓜,你们不买。你们最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认真学。”我想,我硬压孩子也没用,不如让他体验一下,以后他就不会这样犟了。于是,我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拿回家。”孩子同意了,抱着瓜就走。一会儿就满身大汗累得抱不动了。一路歇了好几次才把大西瓜抱回家。孩子深有体会地说:“吃这个瓜太不划算了!”二、顺水推舟法一个星期天,我们计划在家做家务,搞大扫除,孩子叫我野外去玩,我说去不了。他玩耍心切,很不满意地说:“我叫你做什么你不做,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听。”我就顺着他说:“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确实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裤你洗,你用的文具你买,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话还说完,孩子变得嬉皮笑脸地说:“爸爸,我要你管,我听你的,下次到野外去。”三、将心比己法孩子称呼长辈直呼其名,以此为乐。这样不尊敬人很不好。一天在路上遇见熟人黄新荣,他抢先招呼道“黄新荣、黄新荣。”事后我教育他,他反而生气地说:“他是叫黄新荣,你为啥不许我喊?叫名字有啥错嘛?”我说:“如果有个小朋友不尊敬我,在街上见到我叫我唐心贵,你怎么想?你以后长到三四十岁,小朋友不叫你唐叔叔,叫你唐井,你怎么想?”孩子沉思了一会儿。这以后,对长辈直呼其名的缺点改正了。四、分析说明法一天,我见孩子做作业时字写得很潦草,不如过去写得好。我叫他把字写好些。他说:“我们班长罗意的字写得那么潦草,老师还表扬他写得好,我比罗意写得好多了,却没得到表扬,我也不好好写了。”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他做完作业后,我给他分析:“全班几十个学生,老师一时没注意到你,这没什么。从今天起,你认真写,要不了几天,老师肯定会表扬你。”过了两天,孩子放学回家,高兴地说:“爸爸,就和你说的一样,今天,老师在全班表扬我的字写得好。”(实习编辑:朱小丹)

怎样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

怎样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

尤女士的孩子4岁多一点,以前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后来才把她带到自己身边,也送进了幼儿园。也许爷爷奶奶跟她说过,爸爸妈妈在外面赚好多好多钱给你买好吃的,现在孩子变得爱攀比了。有一天她气喘吁吁地从幼儿园跑回来,一进门就问:“妈妈,莉莉说她妈妈赚的钱比你多,妈妈,你告诉我,你赚的钱比莉莉妈妈多是吗?”看着孩子期待的表情,尤女士只能对她说是的,妈妈赚的钱比莉莉妈妈多。可是尤女士家的经济条件比不上当地的家庭,平时买给孩子的玩具教具没有本地小朋友的好。孩子经常从幼儿园回来闹别扭,嫌自己的没有别的小朋友的好。尤女士也不好怎么批评她,毕竟这么小把她带到这里孩子也委屈。可是,怎样才能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呢?

【诊断】

人人都有自尊心,希望自己可以比别人好,孩子也是。3岁以后,孩子的自我评价体系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以前的内部精神满足——需要他人对自己或行为的赞赏和认可,发展到外部的物质满足上,开始通过物质比较来确认自己价值的成长过程,而这就是最初级的竞争意识。尤女士没有批评孩子是对的,但需要调整的是: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委屈了孩子这种心态。要知道,当大人有这种心态时,孩子更觉得父母应该满足他的要求。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爱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比给予他丰富的物质要重要得多。

【支招】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并消除孩子的这种攀比心理呢?我有三项建议。

一、家长以身作则。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并催生攀比心理。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二忌大人之间比较。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二、教孩子用钱,学会“理财”。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三、转移孩子攀比的焦点,将攀比转化为动力。当孩子与别人攀比时,首先说明孩子的心理开始有竞争的倾向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比别人更好。如果抓住这种心理,把孩子攀比的焦点转移到游戏、学习、创造、良好行为等方面,这会大大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可以将攀比化为动力,让孩子设法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了解认识更多东西,培养孩子对于文学、艺术、自然的兴趣。孩子的关注点转移了,就不会局限于与伙伴物质方面的攀比了。

本文Hash:41ce3f967779e1994fdacc53ad33dc7337a28705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