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不健康心理行为要及时纠正

幼儿的不健康心理行为都有哪些?比如吃手、挑食偏食、说谎等等,这些行为习惯都是不健康的性格心理。发现孩子的不健康心理行为,家长要及时纠正。

幼儿的不健康心理行为都有哪些?比如吃手、挑食偏食、说谎等等,这些行为习惯都是不健康的性格心理。发现孩子的不健康心理行为,家长要及时纠正。

幼儿不健康心理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咬吮手指

这是一种典型的焦虑不安和精神紧张表征。这种行为通常反映的是儿童内心缺乏安全感。

2、偏食、挑食

这是幼儿普遍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其结果会使幼儿营养失衡或产生厌食现象,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3、说谎行为

绝大多数幼儿都会说谎,但是动机和类型也不尽相同,有想象与现实混淆;有为达目的有意识说谎等。

4、攻击行为

主要成因有:通过传播媒介习得;来自家庭长辈教养方式的影响;教师教育方式欠妥等。

5、退缩行为

表现为胆小、孤独,对他人不感兴趣,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情绪不定,喜怒无常,会无缘无故地哭笑。

6、破坏行为

幼儿的“破坏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类。

“无意破坏”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有意破坏”行为如果属于好奇心与探究心理、盲目模仿心理等几种因素造成的,家长也不必惊慌,这些破坏行为是幼儿思想活跃的表现。如果“有意破坏”行为属于报复、发泄、嫉妒、逆反、任性及满足个人要求等,家长、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

严格执行制度纠正幼儿不守时间行为

导读:遵守时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心理与教育学家认为,幼儿时期是形成这一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对幼儿进行这一习惯的培养。

遵守时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心理与教育学家认为,幼儿时期是形成这一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对幼儿进行这一习惯的培养。

(1)为幼儿制订一份家庭作息制度表

幼儿生活中的一些不遵守时间行为,往往是由于家中对幼儿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约束所造成的。如不能按时起床、入睡,玩耍时不能按时回家吃饭等。为了培养幼儿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要专门为幼儿制订一份家庭作息时间表。如规定早晨6时半起床,7时半准时送入幼儿园。晚上8时洗浴,8时半准时上床睡觉。星期日,起床、入睡等时间也和平时要求一样,早、午、晚饭以及午休等时间,都尽量做到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决不放松对幼儿的要求。这样,使幼儿初步形成了遵守时间的观念。

(2)严格执行制度,纠正幼儿不守时间行为

由于幼儿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已养成一些不遵守时间的行为习惯,制定家庭作息制度后,在执行之初,幼儿往往不能按照要求执行。如起床、入睡的时间总是往后拖延,若催促便发脾气,甚至哭泣等。每当此时,父母要密切配合,决不妥协和迁就,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耐心地引导教育幼儿,有时甚至采取强制与命令的手段使幼儿执行制度。吃饭也是一样,幼儿若在外贪玩不能按时回家吃饭,不必多次寻找和等候,可自己先吃。幼儿回家后,便清楚地告诉他——因为没有按时回家吃饭,好吃的饭菜都吃完了,只有一点剩饭剩菜在锅里,幼儿以后只好吸取教训。作息制度长时间的严格执行后,幼儿不遵守时间的坏习惯就可慢慢纠正了,逐渐形成了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为幼儿做遵守时间的榜样

在对幼儿制定作息制度的同时,父母要严格遵守时间的要求。不仅保证每天按时接送幼儿,而且在生活、工作、言行等方面都尽量做遵守时间的人。平时答应幼儿到什么地方,就一定准时带幼儿去,决不拖延、提前或食言;即使有特殊的情况,导致不遵守时间的现象出现,如单位突然有急事走不开,没有按时接幼儿等,都一定向幼儿道歉,并说明缘由,使幼儿知道不是有意的。

通过长期的培养教育和榜样行为的影响,幼儿便会初步懂得了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不要忽视异常行为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大了,尤其是很多学龄前的孩子,家长们更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学龄前的儿童异常行为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了解一下,做理性的父母,让你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还在等什么呢?

最近,很多家长们为学龄前宝宝的异常行为而烦恼。对于学龄前儿童存在“攻击性”的行为,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遗传因素,比如父母脾气暴躁,子女往往也出现暴躁脾气;另一个因素则是大人过分宠爱孩子导致。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的年轻父母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知识比较欠缺,部分甚至存在空白,一旦孩子出现“攻击性”等异常行为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所以,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常会发生一些异常举动,常见的有:

学龄前的儿童异常行为:

1、攻击行为

儿童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受,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采取毁坏物品或者大吵大闹的行动,常表现为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专家建议,不能随意惩罚这种闹情绪的幼儿,要尽可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事后给予安抚。并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对的。

2、反抗行为

宝宝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回答“不”,这种行为是自我意识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属于正常发展的表现。家长应予理解和尊重,适时地进行引导,这一阶段会很快度过。

3、遗尿,咬指甲和吮手指

5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对于经常有遗尿现象的孩子应耐心寻找原因,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咬指甲和吮手指的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它能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满足感。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而自寻安慰时出现,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对于孩子好的行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避免打骂孩子。因为打骂孩子往往是家长自己在发脾气,打骂过头之后,孩子可能不但不会改正错误行为,甚至可能变成一个不怕任何打骂的“皮小孩”。惩罚措施最好是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才为有效。

上面为大家分析了很多的学龄前的儿童异常行为,这些异常行为大家比较一下,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行为的话,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了,让我们一起来用心的呵护宝宝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从每一个细节来关注孩子,才能更好的呵护宝宝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来行动起来。

本文Hash:34f1d7a1d17d077d13938f0b9dc317305c70f664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