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不良品行呢?

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炎热的盛夏,孩子闹着要吃西瓜,妈妈在街上转了很长时间,终于买回一个大西瓜,切开西瓜,情不自禁地先尝了一口,立即听到一声严厉刺耳的童音:“谁让你吃,给我吐出来!”妈妈怔在那儿,两行热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随即又听到孩子说:“算了,算了,下次不许!”可能天良未泯,孩子总算“原谅”妈妈的“过失”了。如此自私的孩子是谁造就的?是家长自己长期过分溺爱、娇纵的结果。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特别是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孩子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孩子只知享受和索取,忘却付出和奉献,长期下去,逐渐发展成极端自私的情感和行为。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不良品行呢?1、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尽量不给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2、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要让孩子学会享受时应首先考虑长辈,就餐时,好菜要先挟给长辈吃,舒服的位置让给长辈坐;别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别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别人是愉快的。3、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应指导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给爸爸妈妈倒茶水等,让他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以便将来为家庭和社会多作奉献。4、为孩子创造经常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们玩和看,学会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养成互相谦让的好品德。5、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对孩子提出的不切实际、无理的要求,父母必须坚决而明确地加以拒绝,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克服不良习惯?

你怎么总是出错

小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突然就开始喜欢咬指甲,她每次从幼儿园回来都是把指甲咬得坑坑洼洼的。妈妈决定要很耐心地和她谈谈了。

妈妈说:“宝贝儿,你不要去咬指甲好吗?因为指甲里面有很多你看不见的小虫,你咬的时候就会把这些脏的小虫吃到肚子里面。时间长了,肚子里就有了很多的小虫,它们把你的肚子里面当成自己的家了,然后动来动去的时候你的肚子就要痛了……”

妈妈让她看看自己没有洗过的手,手上黑黑的,因为经常在幼儿园的地上玩,指甲里面有绿色的脏东西,原来她今天在幼儿园玩过彩泥了……

“你看!!是不是很脏啊?”

“咦!!妈妈,真的好恶心呢!但是我控制不住啊,怎么办呢?”

“嗯,你再想咬的时候就想想很多小虫在你的肚子里面爬的样子……好痛的!这样就不会去咬了。”

“我知道了……”

第二天回家妈妈检查小蓓的手指,发现还是有咬过的痕迹。妈妈很生气:“你怎么还是咬呢!!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其实,像小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的年龄小,生理机能的发育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常会说错话、做错事,这是难免的,只要在成人的帮助下能认识错误,改了就好。可是有些孩子做了错事不肯认错,倔强、执拗,确实令人生气。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应仔细分析原因,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教育。

1、孩子做错了事,自己不知是错的。如三四岁的孩子,常有把衣服纽扣扣错位,将袜底穿到脚面上,把两只鞋子穿反等现象;再大一点儿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顽皮、好打闹,有时会把衣服弄破,或是为了探个究竟,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这都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而且他们全然不知错。对这类错误,家长不应该过多地责备孩子,更不要说那些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话。而应该在“如何做”上给予具体指导,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进取的愿望,在一次次战胜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本领,学会辨别对与错。

2、孩子做错了事拒绝认错。有的孩子个性强,倔强、执拗、任性、自以为是,做错了事不愿承认,怕认错后丢面子。有的孩子则从来没有认错的习惯,这与家长的教育有关系,如孩子摔倒了,家长不教育孩子走路要当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间发生纠纷,家长往往是袒护自己的孩子,说别人的不是;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等等,都是导致孩子做错事又拒绝认错的原因。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急于追究错误的大小,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承认错误上。首先,家长必须改变以上不正确的做法,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再就是鼓励孩子说实话,以亲切的态度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并愿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时严肃地指出:“做了错事又不肯承认是错上加错!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待孩子表示认错后,肯定孩子的进步,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其严重程度、不良后果等,教孩子应该怎样做,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3、孩子做错事,怕受惩罚,不敢认错。有的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是呵斥就是打骂,常使孩子惊恐万状,无所适从。当孩子做了错事后,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只好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要帮助孩子克服和纠正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必须 变不良的教育方法,坚持正面教育。

家长制的作风要不得,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最有利于孩子的良好品质的形成。孩子虽小,但也有独立愿望,有自尊心。孩子做了错事,家长采取打骂孩子的做法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法。家长要持冷静的态度,分析孩子做错事的原因,本着重动机、轻后果的原则,原谅孩子因生理、心理因素及缺乏经验造成的过失。孩子毕竟是孩子,但是对其行为、品德上的错误则要毫不客气地给予严厉批评,绝不姑息迁就,以便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少犯错误。

4、孩子的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又由于不知道怎么做,所以特别容易做错事。如:拿杯子自己倒水喝,很容易打破杯子;或者将花瓶里的花一朵朵地剪下来等等。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向孩子耐心地说明为什么不能做和应该怎样做的道理,使孩子明白错在哪里,也学会了应该怎样做。有的孩子在外面拾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留下自己玩;有的孩子在和小朋友交往中很霸道,甚至动手打人;也有的孩子在大街上捡到钱物没能交给老师或警察叔叔,这些举动显然都是不对的。家长应当非常重视这些苗头,发现后要及时和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认识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不对,让孩子心服、口服,并迅速加以改正。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才好呢?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培养的呢?要怎么培养才好呢?父母要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呢?

孩子粗心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大多数孩子都有,这是孩子爱动的天性,可是这一特性一旦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上,父母往往就很着急了。那么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一、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培养儿童的责任心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该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总之,就是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来。这样,就能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孩子在遇事时就不会敷衍了事。

自理能力差,责任心欠缺,导致孩子做事马虎、粗心。学习中出现的粗心现象正是孩子不良生活习惯的一种表现。建议父母摈弃以往过于保护、包办等不当的教育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生活的井然有序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孩子多做细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耐心。

二、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往往也会表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果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就会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有序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孩子在学习上也会逐渐细心起来。

孩子在学习时,要创建安静的环境,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做一些干扰孩子注意力的事。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

三、要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犯了一点错误,父母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如果家长一再地强调孩子马虎粗心,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粗心。相反,如果家长能及时观察到孩子的细心之处并加以表扬,孩子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自己很“细心”的心理暗示。同时让孩子看到细心的好处,从而让其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注意孩子的细心训练和习惯培养

经常让孩子做一些精细和对比训练,做一些类似“找不同”等提高注意力辨别力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一点点提高认知能力和视觉辨别能力。通过努力发现并及时肯定孩子的细心来纠正粗心,以强化细心、淡化粗心来达到改变粗心的目的。

五、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能培养愉悦平和的心境,让孩子做事不骄不躁

这要求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

对待孩子的粗心问题,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能过分地指责和批评。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粗心是与其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粗心现象会越 越少。

本文Hash:9a3e63a43195b97fd48d6f67d497ed3427ad18d9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