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宝宝安全感为宝宝情商加分

幼儿期(1-3岁),宝宝大脑生理结构逐渐发育完善,机体各系统器官加强了调节作用;并且断奶后,开始摄取幼儿饮食,接触周围环境日渐增多,促使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逐渐发育,语言发育更为迅速。这一时期,宝宝的行为也常常被情绪所左右,他们的情绪外露、善变,往往腮边还挂着眼泪却一会儿就笑了。

情绪有良好的,也有恶劣的,然而,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处在什么情绪中,更不清楚这是良好还是恶劣。于是,对家长和老师来说,忽视婴幼儿的心理因果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本期,我们的主题就是婴幼儿的“安全感”。让我们一起透视宝宝安全感,为宝宝的情感发育加加分。

表现一:“害怕”或“害羞”的情绪

幼儿园里的新生杰杰小朋友,非常开朗,活跃,和小朋友们相处得相当不错,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孩子。不过,当和老师交流时,他就完全判若两人了: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就像做错事似的,马上将头低下来,眼睛一点也不敢看老师;小手不断地变换摆放位置,神情非常紧张的样子。

老师提问时,明明他刚才和同伴们一起已经大声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可是只要老师请他单独回答,他马上就脸涨地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一字一顿了,声音小得象蚊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他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来自于老师的安全感。因此,他在老师面前非常不自信,总是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生怕做错什么。

引导原则:

抚爱式交流

当他与老师交流出现上述紧张表现时,首先:我装作“不知其然”的样子。仅仅用“摸摸他的头、蹲下来亲切地看着他、对他和蔼地笑笑”等肢体语言或者表情回应他的紧张表现,也通过这些间接向他传达“老师是友善的”这个讯号,以“淡化”其不安的心理。此时,我们若表现得很关注,或者用“语言”直接介入、问询的话,反而会促使其更加的紧张、不自在。

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杰杰的反应是“戒备”的;而当我“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向他如此传达友善的信号时,他也终于从半信半疑到完全接受了,他开始会用“微笑”回应老师了。

心理疏导

在请他回答问题时,走到他跟前去,不断地用眼神、语言、肢体动作鼓励他。当然,这种鼓励要包含着使孩子能够感受得到的真诚。不论他讲得对或者错,老师都尽量寻找闪光点肯定他。让他进一步体会到老师对其表扬的“真实性”。家长来接他的时候,告诉家长他如何的棒,诸如:“杰杰非常不错”之类的话语。

不久,在老师面前,杰杰的紧张表现缓解了。回答问题从“结结巴巴”逐渐过渡到“完整的讲述”,而后“举手回答”且能“大声而完整地讲述”了。有时候,杰杰还会跑到老师面前:冲老师笑笑或者拍拍老师后又走开了。虽然他没有说话,但这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足以体现杰杰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了。因此,作为家长,也应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心理问题,积极而有效地为宝宝的情商加分!

表现二:妈妈在与不在“大变样”

我班孩子小妤,对妈妈的依赖非常严重。在家时:和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送入园时,保姆送来园的时候,情绪很好,但是只要是妈妈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不要走……”没有妈妈的场合,小妤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小妤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

为什么妈妈在与不在的情况下,小妤会判若两人呢?

究其原因, 孩子所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乏。象小妤这一类宝宝,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虽然说在物质条件上,孩子们并不缺啥,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环--母爱,却往往不能保证。

引导原则:充分的母爱

尽管大量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都被家长用来作为传达或补偿“母爱”的方式,但是,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被忽视了:来自于母亲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才是孩子安全感满足的基础;与孩子进行各种心灵的交流,才是孩子精神愉悦的先决条件。小妤的“症状”,是明显的“母爱缺乏症”,由于缺乏最直接的亲子沟通,导致孩子情感的不满足,引发了孩子的不安全感。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确、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绪情感,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商发展。

给予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是婴儿安全感满足心灵平和的基础,同时,母亲给予婴儿所需的各种心灵交流,也是婴儿精神愉悦笑迎生活的资本。为孩子购买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具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时间,多与孩子游戏,交流,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表现三:外表强悍与内心脆弱

恺恺小朋友平时非常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取得“胜利”,若老师指出其错误,他则常常用“仰天长啸”表示抗议或者直接“攻击”老师。

为什么小小的孩子会如此固执和偏激呢?

这一类孩子,往往家庭的氛围不和谐,或者家长的态度粗暴,教育方法不得当影响到了孩子。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产生了戒备,抵触的心理,从而将这种心理也反应在了行动上。往往其外表的强悍反而更加证明了其内心的敏感与脆弱,也就造成了孩子“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

引导原则: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的确,由于缺乏安全感,会导致孩子:胆怯、畏生、敏感、内向而不爱交往、偏激而固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外部表现。

因此,对于这一类孩子,建议家长先从自身做起:从权威型家长逐步向民主型家长转变,逐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讲道理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长本身“榜样”的作用,逐步引导孩子养成平和,友善的性格与交往习惯。

多带宝宝去游泳有好处 让宝宝更加有安全感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是特别的关注,新生宝宝游泳是现在母婴馆提供的一项服务,这也是引起了更多家长的关注,新生宝宝游泳的好处是什么?带新生宝宝游泳好不好?这些问题成为了家长关注的焦点,那么新生宝宝游泳的好处是看得见的,想要宝宝长得好,你可以去尝试一下。

新生宝宝游泳的好处:

1、宝宝更有安全感

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宝宝的生活环境是充满水的,在四周都是水的地方呆了十个月突然有一天离开了那个地方来到了四处都摸不到水的地方,离开了舒适圈宝宝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能经常带宝宝去游泳的话,宝宝会感觉自己重新回到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能有效消除宝宝对世界的恐惧和焦虑,让宝宝重新拥有安全感,经常游泳的宝宝会变得更加勇敢。

2、宝宝长个儿快

游泳是一项基本上能将全身大部分的肌肉都锻炼到的运动,可以刺激宝宝的骨骼肌肉发育,而且对膝盖关节不会造成压力,对宝宝长高有帮助。而且游泳需要四肢协调合作,当宝宝长大点,还可以让宝宝学游泳,经常游泳能提高灵活性和四肢的协调能力。

3、促进消化,缓解胀气

新生儿最爱胀气了,每次家长给宝宝喂完食物后都要轻拍宝宝背部以防止宝宝胀气,游泳的时候,宝宝在水里四肢都在扑腾乱动,能促进肠道蠕动,能有效缓解腹部胀气的情况,不胀气了宝宝肚子也舒服家长也省事了。

4、宝宝吃得更多

虽然新生宝宝游泳只不过是在瞎扑腾,但那也算是一种运动,而且在水中扑腾还要更加费力气,宝宝体能消耗会更大,宝宝吃的也就更多了。

5、夜哭减少,睡得更好

带宝宝最辛苦的不是喂奶洗澡什么的,最辛苦的就是宝宝夜哭,白天辛苦一天,晚上睡觉就是为了好好休息恢复精神,结果宝宝一晚上醒来好几次家长没睡好第二天更加没有精气神。而白天如果有带宝宝去游泳的话,宝宝白天也累了一天了晚上睡觉自然就睡得更踏实,夜哭会减少。

虽然游泳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想游就能游的,如果宝宝处于生病状态,例如有感冒发烧流鼻涕等情况就不要让宝宝下水避免加重病情,除此之外,宝宝在打疫苗的当天也是不能游泳的,要24小时之后才可以下水,其他时候基本上就都能带宝宝去游泳了。

在让宝宝去游泳之前家长一定提前要准备好泳衣,换洗衣物以及游泳时需要用到的物品如游泳圈、浴巾等,不要让宝宝一吃完就去游泳,要在游泳前1个小时先喂饱宝宝,让宝宝更有体力在水里欢快的玩耍,避免宝宝玩得正在兴头上结果饿了只能扫兴回家,让家长和宝宝一起享受更长的快乐时光。

宝宝的成长是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的,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宝宝长高个的话,我们不妨参照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新生宝宝游泳的好处是什么?让宝宝的夜哭减少,让更多的宝宝因此收获更多的安全感,好机会你一定是不会错过这么优质的机会,心动的好机会你还会错过吗?

增加宝宝安全感的小妙方

很多孩子对于陌生的环境都会产生恐惧感,主要是孩子本身缺少安全感。作为父母,应该时刻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才能促进孩子的合群性喔。

很多孩子对于陌生的环境都会产生恐惧感,主要是孩子本身缺少安全感。作为父母,应该时刻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才能促进孩子的合群性喔。

一、学会与宝宝沟通:与宝宝沟通,其实就是在倾听宝宝的诉求,了解宝宝内心的真实需求。平时我们常常会看到有时宝宝会无理取闹,其实多数情况下,是宝宝想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父母能够耐心地听听孩子的心声,并与宝宝沟通,相信一定能够了解到宝宝的真实需求。如孩子又想买一辆玩具小轿车时,父母不妨先不发急,而是先耐心地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也许是因为小汽车哪里有毛病了,家人爸爸可以承诺给孩子修一下,如果修不好了再买;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不会因为发急让孩子感觉没有安全感。

二、不要悄悄离开:我们常会发现,带宝宝去邻居家玩,家长在的时候他能与小朋友在一起欢快的游戏,当父母稍一离开,孩子马上就会哭起来。看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都会责备孩子太粘人了;其实父母用这样肤浅的方式处理问题,显然是很不合理的。这是因为,孩子看不到父母的时候会感到恐慌没有安全感,所以孩子就不能专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了;如果非要在由父母“监督”的情况下,才能专心的游戏,可想而知,这样对宝宝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三、给宝宝适当哭闹的空间:年幼的宝宝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愿的,唯一能用的方式,就是我们听不懂的哭闹。当他们受到惊吓、身体不适或者是饥饿的时候,都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如果父母不了解宝宝一直哭闹的原因,而是一味地制止,只会让宝宝因无法发泄情绪而感到压抑和愤怒。因此,当宝宝哭闹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哭闹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安抚;这样不但满足了宝宝的要求,而且宝宝的哭泣也会迅速停止。

宝宝的哭闹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不是一味地制止就能停止宝宝的哭闹,而应该找到原因,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才是最佳的选择。

本文Hash:e15afd5b6b381d924b3e2a86510c1d78069417b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