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脑的同时更要健身

  在许多父母看来,处在学龄时期的孩子,“健脑”是最重要的。为了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为了让孩子更有利于面对竞争,父母们就用各种方式帮孩子“健脑”。殊不知,给孩子滥用保健品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性早熟、肥胖等。

  近年来,各类儿童保健品、营养品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许多父母看来,这些东西有着对孩子健脑、强身的作用,至少是“有益无害”。“买保健品=买健康”的理念被许多父母所接受。

  长期关注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关颖分析认为,很多父母热衷给孩子买保健品,一是过于相信保健品、营养品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二是过于看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身体锻炼被许多父母排斥在对孩子的培养计划之外,认为会耽误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三是过于注重当前的功效,忽视孩子的长远发展。

  关颖指出,给孩子滥用保健品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常常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使家长追悔莫及。比如9岁男孩,服用某种含有生长激素的儿童营养液后,体毛变重,声音变粗,喉结突出,产生性早熟。这名男孩成人后的身高、性能力都将受到影响。另一名8岁女孩的症状更具典型性,她因服用过多的儿童保健液,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过度肥胖,这对她心脏和其他脏器的发育都将造成伤害。这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是恰恰是父母们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害了自己的孩子。

  教育专家表示,忽视孩子的体质对智力发展的作用,割裂“健脑”与“健身”之间的关系,是许多父母产生认识误区的关键所在。事实上,任何保健品,都是被动调节。只有运动,才能使身体主动、健康地成长。在适量运动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补充营养素,才能起到真正的健身作用。

  “健身”与“健脑”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前提是父母观念上的转变和认识上的提高。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孩子既要健脑又要健身

在许多父母看来,处在学龄时期的孩子,“健脑”是最重要的。为了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为了让孩子更有利于面对竞争,父母们就用各种方式帮孩子“健脑”。殊不知,给孩子滥用保健品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性早熟、肥胖等。

近年来,各类儿童保健品、营养品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许多父母看来,这些东西有着对孩子健脑、强身的作用,至少是“有益无害”。“买保健品=买健康”的理念被许多父母所接受。

长期关注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关颖分析认为,很多父母热衷给孩子买保健品,一是过于相信保健品、营养品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二是过于看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身体锻炼被许多父母排斥在对孩子的培养计划之外,认为会耽误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三是过于注重当前的功效,忽视孩子的长远发展。

关颖指出,给孩子滥用保健品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常常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使家长追悔莫及。比如:有一名9岁男孩,服用某种含有生长激素的儿童营养液后,体毛变重,声音变粗,喉结突出,产生性早熟。这名男孩成人后的身高、性能力都将受到影响。另一名8岁女孩的症状更具典型性,她因服用过多的儿童保健液,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过度肥胖,这对她心脏和其他脏器的发育都将造成伤害。这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是恰恰是父母们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害了自己的孩子。

教育专家表示,忽视孩子的体质对智力发展的作用,割裂“健脑”与“健身”之间的关系,是许多父母产生认识误区的关键所在。事实上,任何保健品,都是被动调节。只有运动,才能使身体主动、健康地成长。在适量运动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补充营养素,才能起到真正的健身作用。

“健身”与“健脑”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前提是父母观念上的转变和认识上的提高。

要让孩子知道身心健康比文凭更重要

记者:如今的城市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无力改变现行的教育制度,就只得拼命地给孩子施压,使孩子从小就背上特长、升学、就业的包袱。孩子从小就被迫上各种特长班、补习班,受益的是谁?受害的又是谁?

周国平:我的女儿刚上小学三年级,就听说他们班的许多家长都竞相替孩子报各种名目的特长班,有的同时报了4种不同的班,目的竟是为4年后的“小升初”做准备。“小升初”,就是小学升初中,这原是义务教育范围内顺理成章的事情,怎么会让人如此惶恐不安?我上网搜索,发现其中大有名堂。

按照规定,小升初的原则是“免试就近入学”。但是,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分配,致使那些拥有雄厚资源的重点学校、名牌学校成了人心所向的地方。既然允许择校,家长们就趋之若鹜,即使收取昂贵的择校费,名额仍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学校就用招收特长生的办法来缓解矛盾,并名正言顺地自办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办相应的特长班,收取不菲的办学费。

由于特长证书是考核的主要凭据,证书的级别和数量就成了录取的关键。有记者看到,在某校报名处,一个家长手里拿着孩子的40多份证书,引得其他家长羡慕不已。可以想象,现场的这种攀比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广告,会促使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音乐、绘画、体育这些才能,从一个方面来看,是特殊的天赋,只有少数人适合以此为专业;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又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每一个人都可以以此为自己的爱好。但把所谓特长的考核纳入应试教育体制,其结果一方面是使特长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扭曲,把它由人的天性自由发展的形式蜕变成了应试的工具,另一方面则在原已过于沉重的功课之外又给孩子们增添了新的负担。

从小学开始,多数家长就在为孩子将来的逐级考学而恐慌,直到孩子考上大学,恐慌才告一段落。这样,围绕着各级升学考试,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种补习班、特长班,针对各级考试直至考研究生的辅导班,泛滥成灾的教辅和考辅书籍及材料。这个产业至少很大一部分是不折不扣的垃圾产业,且不说大量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教辅材料、补习班,即使是所谓“名师”讲授的辅导班和编写的辅导材料,高明之处也无非是押题猜题有一套,与真正的智力教育风马牛不相及。这样一个产业得以兴旺,恰恰证明了现行考试制度的可悲。我仿佛看到,在通向高考的窄路上,从小学到中学,关卡林立,商贩密布,强迫或诱骗行人留下买路钱,受害的当然是广大学生及其家长。

家长费钱费力督促孩子学各种班,其结果是多数孩子的班都白学了,获利的只是办班的机构;即使有的孩子在这恶性竞争中获胜,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牺牲的是童年的幸福。从长远来看,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身心的健康远比一纸文凭更重要。孩子不愿上什么班或许损失不了什么,上多了这样的班或许还真会得不偿失。

本文Hash:e9c6baae09749e5a19f0d21a8df4a0c396e80b9a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