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眼睛别让孩子的视力成为电子时代的牺牲品

眼睛作为人体重要器官,更是人们心灵的窗户,对于幼儿来讲,他们眼睛尚未发育成熟,若长时间的对着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很容易受到伤害和感染,而且孩子自己没有保护眼睛的意识,需要家长在一旁时刻监督,但是家长不可能一直守在孩子身边,那怎么让孩子的视力不成为“牺牲品”呢?家长可以试试以下这些方法:

方法一:增强孩子的护眼意识

孩子自控能力差,肯定没法抵抗电子产品的诱惑,常常过于专注的对着电子产品而忘了休息。家长没法缩短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那就给孩子普及基本的护眼知识吧,让孩子明白眼睛生病了也会难受,所以得时刻注意保护眼睛,然后教孩子基本的护眼方法,让孩子自己意识到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太长,休息也很重要。

方法二:对着电子产品时要注意姿势

孩子如果用不恰当的姿势长时间的对着电子产品,对眼睛伤害非常大,也会影响骨骼发育。家长看到孩子近距离的对着电脑、手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时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的姿态,拉开和电子屏幕的距离。一般眼睛距离电子产品应控制在40-50厘米宽,而且孩子眼睛要和电子产品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让孩子要多眨眨眼睛以及时常闭目休息下,因为眼睛也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

方法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孩子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父母要注意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别让细菌乘虚而入。当孩子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眼睛干涩发痒时,记住别让孩子轻易用手去搓眼睛,因为孩子手如果不干净,就会将细菌带入眼睛,眼睛因此就受到感染。其次,当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时,别让他将零食放旁边,那样更会弄脏手。

方法四:注意补充营养

视紫红质在孩子长时间对着电子产品后容易被消耗掉,这时候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饮食让宝宝补充回来,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A的利眼食物。比如牛奶、豆腐。动物内脏、红枣等食物维生素A含量非常丰富,可以让孩子多吃。此外,也可以让孩子喝些茶,因为茶也有吸收辐射作用,对眼睛也有好处。

我想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双健康美丽的眼睛,但是现在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让人不甚唏嘘。家长应该尽量不让孩子过度沉迷电子产品,多接触大自然,如果避免不了,那就帮助孩子更好的保护眼睛。(99健康网(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别让孩子成为城市化的牺牲品

钱志亮简介:1967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1994年从美国留学归国,博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书记,主讲过“教育学”“儿童发展问题”“学生问题咨询与教育对策”等10多门课程。兼任中国儿童安康成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专家委员、全国少工委平安行动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儿童发展规划专家委员。

钱志亮如是说。

城市孩子天天出门就是高楼大厦遮天蔽日、人流物流川流不息、噪音污染铺天盖地。眼睛想看,却看不了多远;耳朵想听,却听不到一点自然之声。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心胸会开阔起来吗?他们的心境会亮堂起来吗?那是不可能的。自然决定人,人的眼界开阔,心胸自然就开阔;人聆听清晰、悦耳之音,心灵感受自然就清爽、宜人。

城市化、现代化将给孩子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孩子的城市病都有哪些?

孩子的食物越精越好吗?

单元房里的孩子如何解决群体交往问题?

城市孩子如何摆脱自卑压抑的感受?

千万别让孩子成为成人意志的牺牲品

孩子都有善于吸收外界事物的天性,也正因此,他们的成长容易受到许多与他们自身发展毫不相干的事物的影响,从而阻碍自我控制力的培养。

孩子处于婴幼儿阶段时,他们的意识和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还在形成当中,所以这时他们急需各方面的帮助和建议。此时,成人自己的人格特性就已经在生活中慢慢地渗透给孩子了,开始逐渐激活孩子的意识。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如果成人表现出过多的热情,孩子就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判断。就像一件事本该由孩子自己完成,但孩子却受到另一个无关却更强大的人的影响,结果就是,这个无关却更强大的人从孩子脆弱的意识里“偷走”了他们的判断。很多父母不仅经常故意施加自己的影响,有时无意间的言谈举止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更为不幸的是,这些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

举个例子来说,一位母亲看见两岁的孩子将鞋子放在白色的床罩上,于是她不假思索便将鞋子拎起放到墙角,并对孩子说:“真脏!”接着,这位母亲用手将床罩拍打干净。结果是,从此以后,每当看到鞋子,这个孩子都会一边叫着“真脏”一边飞快地跑把鞋拎到墙角,然后用手拍拍床罩,虽然那双鞋从未被放到床罩上。

另一位母亲收到一个包裹,很高兴。她打开包裹,先看到一块手帕,顺手递给小女儿,接着看到还有一个口琴,于是便放到嘴边吹起来。吹完后,她兴奋地对孩子叫道:“多美的音乐!”以后,每当别人给这个小女孩手帕,她都会兴奋地接过,喊道:“多美的音乐!”

成人的某些行为不能有效地引起孩子的回应,往往是由于孩子受到了某些来自于成人的非相关意愿的影响。在那些强调所谓严谨家规的家庭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当孩子要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件什么事情的时候,成人的好恶和评价总会影响孩子的决定。这时,成人强大的意志会抑制孩子自身独立、自尊、自主的发展,强迫孩子屈从于成人。

曾有一个七岁的孩子,每当他站起来跑向远处某个目标时,总会突然跑回原地坐下,仿佛脑海中有无形的东西在控制着他,让他无法摆脱。对此,蒙台梭利说,没有人知道究竟谁才是操纵他内心的“主人”,因为这个孩子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

孩子对外界暗示、建议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某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一种被称为“环境支持”的特有的敏感性。孩子热衷于主动观察周围事物并被吸引,但是最吸引孩子的还是成人的行为举止,孩子会尽力设法去理解并模仿。因此,成人有一个特殊的使命,就是尽量让自己在生活中的动作、语言等行为活动能够被孩子所接受。比如,动作和语言要尽量简单、直接并保持一贯性,使自己对于孩子来说就像一本可以读懂的书,从而指引孩子自己行动,学一些应该学会的行为。成人应该始终保持耐心、慢慢地做动作,好让孩子看清楚每一个细节。如果成人在孩子面前暂时放慢自己一贯迅猛的做事节奏,就可以将自己的个性慢慢雕刻在孩子身上。

即使是无生命的东西也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了说明这一点,蒙台梭利曾引用莱文教授通过心理方面的影片展示的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希望记录下一组心智发展缓慢的孩子和一组普通孩子在面对同样事物时的不同反应。孩子都是从同一年龄段和环境中挑选出来的。

片中,我们看到一张桌子,上面放满了不同的东西,还有一些仪器。第一组孩子进来了,他们立刻被眼前的东西所吸引,每个都开心地拿起某个东西玩一玩,放下 再换一个玩。这是一个场景。另一个场景是,第二组孩子进来了,缓缓停住,仔细打量四周,走到其中一样东西旁边停下,看上去毫无生气。

这两组孩子中哪一组是心智发展缓慢的,哪一组是普通的孩子呢?那组快乐的、有活力的是心智发展缓慢的孩子,他们什么都想玩,放下一个拿起另一个。在大家看来,他们应该很聪明,因为人们习惯于认为快乐、有活力的孩子都是聪明的。相反,那组普通的孩子很平静,花了很多时间站着,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东西上,看上去好像是在思考。平静、受约束、谨慎的行为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才是人类真正的天性。

因而对每个人而言,重要的不是随心所欲地做事,而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真正的自己控制自己、不被外界事物随便吸引的能力,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个事物,这才是孩子真实内心的外在表现。

这些敏感的行为是人类真正应有的状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被称为“内心的纪律”的指令。纪律的外在表现其实来自于内心的指令。如果没有这个指令,行为就不会受人格控制,并被无关的意志所左右,如同失去舵的船。无关的意志很难主动产生纪律性。孩子如果没有按照其本性发展成长,就会像一个随热气球降落在沙漠里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气球随风飘走,却无法为自己指引方向,因为周围什么都没有。这样,孩子的内心得不到发展,他表现的方法也是无序的,可以说,他似乎成了成人意志的牺牲品。

本文Hash:33f827827d37977a88e19034c88823953a7137b3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