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缺“营养”亦要防贫血

【专家名片】

本期特邀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徐之良教授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每年因贫血导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多达上千万;在中国,贫血的发生率已达到15%-20%,其中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在20%以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贫血是营养不良造成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营养也不缺,贫血怎么还会找上孩子?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专门从事血液病研究的徐之良教授——

儿童贫血90%都因缺铁

贫血是孩子的常见病,临床上分为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继发性贫血等,但其中缺铁性贫血的比重最大,占到所有贫血的90%左右。国内最新调查报告显示,5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1.7%。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徐之良教授介绍,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性贫血的最大危害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孩子往往会出现脸色苍白、睡眠不宁、容易感冒、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身材矮小、食欲减退、四肢乏力等症状。令人担忧的是,贫血一般病情进展缓慢,在贫血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时,很容易被患儿和其家长所忽视。

吃得“不错”,也会贫血

孩子明明长得白白胖胖的,吃喝都是“最好”的,怎么还会得贫血?

徐之良教授解释,很多家长眼里的“吃得好”,其实是糖、脂肪、蛋白质等摄入的过多,但并不能代表不缺铁、钙、锌等其它的营养素。其实,我国中小学生所摄入的营养素很不平衡,脂肪、糖类等过高,而微量营养素摄入又明显不足。一些家长不懂合理搭配膳食,整天给孩子吃大鱼、大肉,要不就是巧克力、薯条等零食不离口,还有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只吃一两种食物,结果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即使我们饮食中供给的铁并不低,但由于搭配不当,也会导致铁的吸收率低,使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抓好营养,防治缺铁性贫血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人乳的含铁量虽低,但其所含的铁的吸收率很高,对于4-6个月的婴儿来说,如果母乳充足,是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的。

2.及时添加辅食。用乳类喂养的婴儿要及时添加含铁量较高的辅食。鸡蛋黄含铁较高,虽然其所含的铁较难吸收,但由于鸡蛋黄来源充裕,价格便宜,仍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婴儿铁营养品。3-4个月的婴儿可适当添加蛋黄为辅食,其方法是将煮熟的鸡蛋黄捣碎喂养,从1/3个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一个。同时喂以菜汁、橙子水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提高铁的吸收率。猪肝、牛肝和瘦肉都富含铁质且容易吸收,7-8个月婴儿应逐渐添加这类辅食。

3.注意食物的搭配。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以有利于铁的吸收。例如,进食肉类食物(如猪、牛、鱼等肉类)时,适当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可增加铁的吸收。另外,动物血(如猪血、牛血等)的铁营养价值也高,这是因为血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其中的铁很容易被吸收且价格低廉,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补充铁质的食物。

徐之良教授还提醒,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儿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贫血的程度,再来决定是通过食疗改善,还是需要接受治疗。一般来说,中重度贫血的患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补铁治疗。

孩子不缺“营养”亦防贫血

摘要:孩子不缺“营养”亦防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每年因贫血导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多达上千万;在中国,贫血的发生率已达到15%-20%,其中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在20%以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贫血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每年因贫血导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多达上千万;在中国,贫血的发生率已达到15%-20%,其中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在20%以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贫血是营养不良造成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营养也不缺,贫血怎么还会找上孩子?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专门从事血液病研究的徐之良教授——儿童贫血90%都因缺铁贫血是孩子的常见病,临床上分为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继发性贫血等,但其中缺铁性贫血的比重最大,占到所有贫血的90%左右。国内最新调查报告显示,5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1.7%。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徐之良教授介绍,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性贫血的最大危害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孩子往往会出现脸色苍白、睡眠不宁、容易感冒、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身材矮小、食欲减退、四肢乏力等症状。令人担忧的是,贫血一般病情进展缓慢,在贫血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时,很容易被患儿和其家长所忽视。吃得“不错”,也会贫血孩子明明长得白白胖胖的,吃喝都是“最好”的,怎么还会得贫血?徐之良教授解释,很多家长眼里的“吃得好”,其实是糖、脂肪、蛋白质等摄入的过多,但并不能代表不缺铁、钙、锌等其它的营养素。其实,我国中小学生所摄入的营养素很不平衡,脂肪、糖类等过高,而微量营养素摄入又明显不足。一些家长不懂合理搭配膳食,整天给孩子吃大鱼、大肉,要不就是巧克力、薯条等零食不离口,还有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只吃一两种食物,结果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即使我们饮食中供给的铁并不低,但由于搭配不当,也会导致铁的吸收率低,使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抓好营养,防治缺铁性贫血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人乳的含铁量虽低,但其所含的铁的吸收率很高,对于4-6个月的婴儿来说,如果母乳充足,是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的。2.及时添加辅食。用乳类喂养的婴儿要及时添加含铁量较高的辅食。鸡蛋黄含铁较高,虽然其所含的铁较难吸收,但由于鸡蛋黄

重视孩子营养为何还缺钙贫血

孩子为何会缺钙贫血

个案:记者采访时,很多小白领都说,医生检查时,说她们的孩子缺钙,其中一位还被查出贫血。她们很奇怪,她们非常重视孩子的营养,为何还会缺钙、贫血?

秦锐主任认为,有个重要原因是,儿童过快生长,造成营养结构性失衡。

1、营养结构性失衡有原因

前几天有则新闻:“一位母亲因孩子年龄很小,身高却超过了1.10米,上车必须买票,而提出质疑。”有关媒体于是到一个幼儿园大班做了个调查,发现80%超过了1.20米,90%超过了1.10米。

壮苗长在沃土上,孩子发育过快的现象在胎儿期就出现了。

秦锐主任介绍,母乳中的营养素,应该是能够保证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的,但面对现在的生长发育太快的宝宝们,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捉襟见肘的主要是指非产热的营养素,如矿物元素钙、铁、锌以及维生素等,所以说,我们把它认作是结构性的失衡问题。

2、缺钙其实是缺维生素D

大家所说的缺钙,实际上主要是指维生素D的缺乏,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影响到钙的吸收以及钙在身体内的代谢,因而出现一些钙缺乏的表现。

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非常少,无法满足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也就是我们主张在婴儿出生后两周即给予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原因。

3、母乳中有丰富的钙

就钙元素而言,母乳中是非常丰富的。只要奶量充足,我们并不主张作为医疗常规给予补充,除非有明确的钙缺乏的证据。

而给予孕期以及哺乳期的母亲适量的钙补充或含钙丰富的食物,应该对母婴都有益处。

4、4-6个月需添辅食补铁

贫血主要是由缺铁引起的。母乳中的铁吸收很好,但实际含量也并不高。孩子在胎儿时期储备的铁,以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被身体再次利用,还有从母乳中吸收的铁,一般来讲能够满足生后4-6个月的婴儿的需要,但如果婴儿长得过快,需要的铁过多,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储备铁不足,都更容易出现缺铁并引起贫血。

所以出生4-6个月后的婴儿,需要添辅食以补铁,最好的选择是红肉,以及肝、血等。

营养多多益善吗

怕营养缺乏,现在很多小宝宝又是母乳,又是配方奶,还有多种补钙、补血等保健品一起上,将各种优点一网打尽,这种做法科不科学呢?

1、营养素摄入有标准

秦锐主任介绍,食物、保健品中的营养素,如钙,其结构是一样的,进入人机体后,其作用一般也是一样的,所以摄入得过多了,可能会引出些问题,那摄入多少才适宜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1)钙摄入量:

0~6个月-300mg/日;6个月~1岁-400mg/日;1岁~4岁-600mg/日;4岁~7岁-800mg/日。

(2)铁摄入量:

0~6个月-0.3mg/日;6个月~1岁-10mg/日;1岁~11岁-12mg/日。

这些元素最合理、安全的来源是天然的食物。

2、最好定期请教医生

有一位小白领说,她的小宝宝,42天后说是缺钙,于是开始进补保健品,7个月时再检查,骨密度的抛物线远远超出了正常标准;而此时孩子又出现了贫血现象,标准是110g/L,6个月检查,是107g/L;9个月再查,只有98g/L了,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秦锐主任建议,孩子最好出生6个月之内每个月、6个月之后每两个月到医院去检查一次,主要是监测孩子发育和营养之间的平衡状况,医生会视情况,对婴儿,或母亲的营养提出合适的建议。

本文Hash:a8341d26d33f489c2d0c172b4dc91a34864ce47a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