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给我们孩子量体温?

经验丰富的父母经常觉得,只要用自己的手背或者嘴唇试试宝宝的额头,就能知道宝宝是不是发烧了。但问题是,你不可能对医生说,你的宝宝摸上去有点热。

我们建议大家使用数字式电子体温计。因为电子体温计更快捷、更准确,也比传统的玻璃体温计更容易读取。这种体温计的价格并不贵。另外,万一打碎了,也不会把有毒的水银释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如果你用的是玻璃体温计,那就不要再用了,但是,不能只把它扔进垃圾箱里了事。水银是一种有毒的物质,绝对不该把它扔进垃圾填埋场。正确的做法是,请医生代为处理,或者按照处理有毒垃圾的相应程序(玻璃体温计就属于有毒垃圾),交给你们当地的固体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有了数字式电子体温计,你要做的就是把它擦一擦,打开开关,然后迅速放好。时间一到,它就会发出温和的嘟嘟声,提示你读取体温。对小宝宝来说,测量直肠的温度是最准确的。在体温计上涂一点凡士林或者其他温和的润滑油,让宝宝面朝下趴在你的大腿上,或者用一只手提着他的双腿,再把体温计的感应头缓缓地插进宝宝的肛门里,伸进去1.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5~6岁以后,大多数孩子都能很配合地把体温计压在他们的舌头底下,然后合上嘴巴一分钟左右。你也可以测量孩子腋窝的温度(腋下温度),但是腋下温度不如直肠和口腔温度准确。有些儿童的血管可能离皮肤很近,这样一来腋下温度就会比正常值高一些;而有些儿童的血管离皮肤比较远,这样,腋下温度就比正常值稍低。在需要精确度的时候,测量直肠或者口腔温度都是最佳的选择。

清洁体温计的时候,你可以先用微温的水和肥皂清洗,再用外用酒精擦一擦,但是要用凉水冲洗干净,以免下次放进孩子嘴里的时候带有酒精的味道。

你应该持续测量多少天的体温?

下面这种情况偶尔也会发生。孩子得了严重的感冒,还发烧。医生给孩子看过病,或者问了一些情况,然后要求父母每天给孩子量2次体温。最后,孩子退烧了,也恢复得不错,只是有点轻微的咳嗽和流鼻涕。医生嘱咐父母,只要孩子的感冒完全好了,就让他到户外去活动。2周以后,父母打电话说,他们和孩子都在屋里待烦了,孩子已经有10天没有出现过咳嗽和流鼻涕的症状,看起来非常好,吃饭也很正常,只不过每天下午,孩子的体温还是高达37.6℃。这对一个欢蹦乱跳的孩子来说不见得是发烧。在屋里待着担心体温的那10天简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是个锗误。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体温持续几天在38.3℃以下,那么一般就不用再为孩子里体温了。除非医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或者孩子似乎在某些方面病得更厉害了。先不要让孩子上学,要等到正常的体温恢复并持续了24小时以后,孩子感觉好多了,这时候再让他上学,但这时感冒的症状不一定非得完全消失。不要养成没病也给孩子量体温的习惯。

家长究竟应该如何给我们孩子指示

“为什么每次我叫孩子他都不过来?”

这是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有的困惑。事实上,无论哪里的家长,对“不听话”的孩子,都感到很头疼。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他的本性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家长的方法不正确。每个家长都会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可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的事立刻跑到呼喊他的人面前。

那么,我们不妨问一问那些认为“无论孩子正被什么有趣的游戏所吸引,只要听到召唤就得立刻过来”的家长:孩子什么时候应该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或者独立性,这样他们才不会被其他人所支配?还有另一个问题:孩子究竟是否应该独立,不听从家长的指示?

有研究显示,现在的孩子不再像他们的父母小时候那样——家长一叫,就立刻过去。几十年前,没有汽车、电视、漫画等数不清的好玩的东西吸引着孩子。那时候孩子的生活比现在要简单很多,甚至连像样的玩具都没有。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家长召唤孩子的次数远不像现在的家长召唤自己孩子的次数那么多。此外,那时的父母也不像现在的父母有这么多空闲时间关注孩子、对他们的一举一动大惊小怪。也许还有个原因,就是那时的孩子的确也需要听从家长的指示,真正参与家庭生活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料理一些家务。

心理层面的分析

当你聚精会神读一本很有趣的书时,会注意周围人在说什么吗?当你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时,孩子要你去帮他修马车,你会立刻跑过去吗?当你正兴致勃勃地打牌时,孩子要你去讲故事哄他睡觉,你会立即放下手里的一副好牌立刻跑过去吗?

假设一个孩子总是可以立即放下手中的事,去听从别人的要求和建议,那么他自己的思想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会集中注意力,而老师发现小学生最常见的一个不良习惯恰恰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总是容易被周围的事情分心,或是当别人邀请他们出去玩、去郊游时,就会放下手中该做的事。意志薄弱的人总是不能集中精力,随时会被周围的任何事情所吸引。而造成意志薄弱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当前该做的事情上。

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局面:孩子应该对家长的指示立刻作出回应,但却不应该对其他人的要求作出回应。很显然,大自然并没有赋予孩子这种能力,让他们可以自然区分身为他的管理者、建议者、指引者和保护者的妈妈以及其余那些无关的人。妈妈想要孩子对自己的指示作出回应,同时又对那些玩伴或者街头的陌生人置之不理,她该怎样解决这个微妙的问题呢?

少给孩子命令指示

妈妈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专心致志看书或玩游戏的时候打扰他们。如果不得不打断孩子的活动,那么她应该亲自走到孩子面前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手头的事中吸引过来,这样她的指示才能被孩子接受。如果孩子不能高兴地放下手头的事,那么最好不要给他分配任务。

但是一旦叫了孩子,就尽力说服孩子过来,不能有例外,不然孩子拒绝了第一次就会拒绝第二次。如果妈妈一天喊孩子不超过两三次,而每次孩子又都很听话地立刻过来,那么就可以了,今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下面是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当孩子专心致志地玩耍或做事时,能不叫就不要叫他。记住,精力集中是孩子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如果在他专心致志时总是叫他,那么孩子今后做事情的时候也会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干扰。现今社会鼓励人们有独立性、有个性、有主动性,不鼓励顺从和奴性。但是,如果某些事情确实对孩子的发展有 助,或是出于维持家庭秩序的考虑,那就应该让孩子们做。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威信或者测试孩子对你尊重与否而随意指使他们。

家长究竟应该如何给我们的孩子指示

“为什么每次我叫孩子他都不过来?”

这是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有的困惑。事实上,无论哪里的家长,对“不听话”的孩子,都感到很头疼。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他的本性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家长的方法不正确。每个家长都会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可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的事立刻跑到呼喊他的人面前。

那么,我们不妨问一问那些认为“无论孩子正被什么有趣的游戏所吸引,只要听到召唤就得立刻过来”的家长:孩子什么时候应该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或者独立性,这样他们才不会被其他人所支配?还有另一个问题:孩子究竟是否应该独立,不听从家长的指示?

有研究显示,现在的孩子不再像他们的父母小时候那样――家长一叫,就立刻过去。几十年前,没有汽车、电视、漫画等数不清的好玩的东西吸引着孩子。那时候孩子的生活比现在要简单很多,甚至连像样的玩具都没有。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家长召唤孩子的次数远不像现在的家长召唤自己孩子的次数那么多。此外,那时的父母也不像现在的父母有这么多空闲时间关注孩子、对他们的一举一动大惊小怪。也许还有个原因,就是那时的孩子的确也需要听从家长的指示,真正参与家庭生活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料理一些家务。

心理层面的分析

当你聚精会神读一本很有趣的书时,会注意周围人在说什么吗?当你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时,孩子要你去帮他修马车,你会立刻跑过去吗?当你正兴致勃勃地打牌时,孩子要你去讲故事哄他睡觉,你会立即放下手里的一副好牌立刻跑过去吗?

假设一个孩子总是可以立即放下手中的事,去听从别人的要求和建议,那么他自己的思想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会集中注意力,而老师发现小学生最常见的一个不良习惯恰恰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总是容易被周围的事情分心,或是当别人邀请他们出去玩、去郊游时,就会放下手中该做的事。意志薄弱的人总是不能集中精力,随时会被周围的任何事情所吸引。而造成意志薄弱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当前该做的事情上。

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局面:孩子应该对家长的指示立刻作出回应,但却不应该对其他人的要求作出回应。很显然,大自然并没有赋予孩子这种能力,让他们可以自然区分身为他的管理者、建议者、指引者和保护者的妈妈以及其余那些无关的人。妈妈想要孩子对自己的指示作出回应,同时又对那些玩伴或者街头的陌生人置之不理,她该怎样解决这个微妙的问题呢?

少给孩子命令指示

妈妈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专心致志看书或玩游戏的时候打扰他们。如果不得不打断孩子的活动,那么她应该亲自走到孩子面前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手头的事中吸引过来,这样她的指示才能被孩子接受。如果孩子不能高兴地放下手头的事,那么最好不要给他分配任务。

但是一旦叫了孩子,就尽力说服孩子过来,不能有例外,不然孩子拒绝了第一次就会拒绝第二次。如果妈妈一天喊孩子不超过两三次,而每次孩子又都很听话地立刻过来,那么就可以了,今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下面是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当孩子专心致志地玩耍或做事时,能不叫就不要叫他。记住,精力集中是孩子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如果在他专心致志时总是叫他,那么孩子今后做事情的时候也会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干扰。现今社会鼓励人们有独立性、有个性、有主动性,不鼓励顺从和奴性。但是,如果某些事情确实对孩子的发展有 助,或是出于维持家庭秩序的考虑,那就应该让孩子们做。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威信或者测试孩子对你尊重与否而随意指使他们。

本文Hash:902163ab3c76879e45fc9c1f7d5da02fe000e0a3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