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健壮的孩子让孩子运动很关键

过去马路曾经是孩子们安全的娱乐场所,4~5岁的孩子每天可在户外玩耍3~4小时;现在生活在幼儿园和保育园的孩子,每天还能接触新鲜空气长达3~4小时吗?由于保育园庭院狭窄,多数孩子能在庭院游戏的时间只有一二个小时。运动能力不如以前,就是因为没有锻炼身体的场所。扩大幼儿园或保育园的运动场,是使孩子身体健壮的第一步。除此之外,也要备有供刮风下雨天使用的室内运动场。

在狭窄的空间,要让大家运动,就得纳入体操项目。如果每天早上做10分钟左右的体操,4岁以上的孩子还是力所能及的。这个年龄的孩子,不用提醒也能记住自己的锻炼场所。在院子里可以自由活动的地方,可以进行"模仿游戏"、"结构游戏"等。

气温在18~20℃以上时要经常开窗。夏天的玩水、冬天的玩雪、春秋的玩沙都要进行。还有跳绳、滚大球、秋千、滑梯、平衡木、肋木等游戏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这些趣味游戏以外,这个年龄段还要分小组进行达到某种标准的体能训练。下面例举4~5岁孩子的体能训练标准:

25米跑:男孩、女孩均为7~8秒。

原地跳远:男孩70~90厘米、女孩60~80厘米。

投垒球:男孩3~5米、女孩2~4米。

户外运动时,最好让孩子脱掉外衣,尽量让肌肤接触外界空气,但不要穿着过少,以免孩子起鸡皮疙瘩。

培育健壮的孩子就要让孩子多加的锻炼

日本的保育园作为母亲上班期间暂时寄放孩子的场所,只是以保证孩子身体健康为目的,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身体锻炼问题。所谓"健康"就是不让孩子生病,就是不让孩子受伤等,这种消极的传统观念至今还在影响着日本的幼儿保育。

今后,要积极采取措施,让孩子进行家里得不到的身体锻炼,以培养出更结实健壮的孩子。

幼儿园的3年教育,常常致力于团结互助的室内游戏,几乎没有考虑户外锻炼。3~4岁的孩子,户外散步是最基本的锻炼方式。前苏联的《学前教育纲要》

规定:满3个月的孩子每天散步3~4个小时(雨天和严寒季节停止)。日本也想把园外散步纳入到白天课程之中,但执行起来颇为困难。即便在农村,马路好像也成了汽车、卡车的专用道路,孩子们的集体散步根本不可能进行;在城市,幼儿园又有班车接送,孩子也没有步行机会。因此,只能加强孩子们在园内庭院的运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保育应尽量在户外进行。初夏、初秋时节应该把孩子的全部游戏都转移到室外进行。夏季,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孩子在游泳池中戏水。对于3岁的孩子,水深最好不超过30厘米,水温在25℃以上。进入泳池的注意事项请参阅"407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没有游泳池的幼儿园,气温高于20℃以上时可以淋浴,气温越高,水温越要降低,但不能低到让孩子起鸡皮疙瘩。外面天气转冷,自由活动可以转到室内进行,但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不要超过20℃。

为了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可以进行行走、跑步、跳跃、投球、攀登、平衡运动等训练。最好每4~5人分成一组,同伴做动作时,大家在旁边观看,如果人数太多,还得排队轮流进行,孩子就会等得不太耐烦,没有耐心观看同伴的动作了。同样,如果老师要观看30多个孩子的动作,当然也很难辨别每个人的特点。

要让孩子练习在一条直线上行走。为此,刚开始时,可以在地面上画两条间隔25厘米的直线线,让孩子在线内行走。不久再训练孩子在线内跑步。跑得比较熟练了,就可以把宽25厘米的木板放在地面上,让孩子在木板上行走。木板上行走熟练后,就可以在高10~15厘米、宽25厘米的平衡木练习行走了。4岁时,多数孩子都会走平衡木了。每个孩子都走得很好了,就可以排队进行。

3岁的孩子还不会往上蹦,但可以往下跳。开始训练时,可让孩子从10厘米高处往下跳,不久再练习从15厘米高处往下跳。熟练后就可从30厘米高处往下跳。

让3~4岁的孩子跑25米,男孩、女孩的速度都在9秒左右。原地跳远,男孩、女孩都可达到50~70厘米。垒球,男孩、女孩都可投2~3米。

可以利用滑梯进行爬高训练,沿着台阶登上,顺着滑坡滑下,再沿着滑坡往上爬,到上面之后再次滑下。这项运动要1个人、1个人分别进行。有肋木的地方,也可训练攀登肋木。

上述的运动功能训练,尽可能每日都进行。如果1周1次,就谈不上是训练。

训练时要培养孩子的耐力,教师要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功能训练,不要让孩子认为功能训练与吃苦、受罪没有区别,所以教师要不断鼓励孩子愉快地、生气勃勃地进行训练。

458.预防事故发生3岁以上的孩子在幼儿园或保育园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擅自离园"。一个保育员照看将近30名3~4岁幼儿,很难马上发现有孩子"擅自离园"。如果"离园"的孩子被汽车撞了,可就成了大事故。所以一旦发生"擅自离园",保育工作就得暂时中止,园内上下总动员派人出去寻找。

"擅自离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发生的行为。产生"离园"行 的幼儿,一般在入园前就有走失的"前科"。3岁以上的孩子入园时,要向家长询问一下孩子是否走失过。孩子只要走失过1次,就要把他记录在案。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很积极主动,所以只要分配给他一些工作,他就会融入快乐的园内生活。

孩子一满3岁就会登高爬下,因秋千荡得过高而摔伤的事故时有发生。如果1个孩子正在荡秋千,就不要让其他孩子玩球,因为拾球的孩子常常会碰到秋千上。现在1名老师必须看管许多孩子,预防这样的事故发生实在让教师耗费心血。

教师与其说是"保育员",不如说是"看守员"。

许多事故发生在离园之前,保育园的孩子分别回家时更要注意。那些下午4点以后来帮忙的钟点工保育员,首要任务是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和面孔。临近离园时,要把孩子集中到1个房间内,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如果让他们在幼儿园庭院里自由活动,最容易出事。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1个孩子把书包挂在脖子上做好了回家准备,又去玩滑梯,结果脖子上的书包带被扶手挂住,勒住脖子窒息而死亡。还有的孩子离开庭院掉进防火用的水池中。

到了4岁,就可以安排孩子值班了,但吃饭前,不能让孩子去端或拿盛有热食的大容器。还要和保健所取得联系,对配餐人员进行定期便检、预防肠道传染病。

孩子入园入托前的早期教育很关键

孩子入园入托前,有的会哭哭啼啼,有的却是兴高采烈上学去。这和孩子入园入托前的早期教育息息相关。

儿子第一天去幼儿园,整整过了三个星期,半个月后,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天,儿子度过了第一天没有哭泣的幼儿园生活。

甚至于,他几次自言自语:“方一喜欢去幼儿园。”而与他同时入园的一些小朋友,还在哭哭啼啼着。

三个星期,以及此前的日子里,我们也形成了一些关于孩子入托的经验以及思考。

我们提前三个月便开始了一场“幼儿园运动”,旨在让儿子逐步接受去幼儿园的现实。

第一次对儿子讲去幼儿园的意义,妻子说:“每天早晨送你去,那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一起玩。”儿子立即敏感而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妈妈去吗?”“妈妈早晨送你去,下午去接你……”

话未说完,儿子脸上的肌肉开始扭曲,嘴角已经咧向一边……那以后的一段时间,只要一提到去幼儿园,儿子便大声喊“不”,那小脸上恐惧的表情让人看着心疼。

“幼儿园运动”的第二阶段,是妻子带着儿子去选幼儿园,先后看了十几家。儿子爱玩滑梯,妻子叫时还赖着不走。妻子便伺机引导:“你想不想每天玩滑梯?”

儿子爽快地回答:“想!”

妻子再说:“你上幼儿园后,每天都可以玩滑梯了。妈妈送你上幼儿园吧。”儿子愣了一下,脑子里肯定立即回想起这意味着一天见不到妈妈,便转而喊道:“方一不玩滑梯。”

说归说,他的小心眼儿还是活动了。

一边不断讲解着去幼儿园的道理,一边终于选准了幼儿园。儿子送托的日期确定后,我兴高采烈地向儿子祝贺:“你就要去幼儿园了,这可是件大喜事呀。你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爸爸真为你高兴呀。我们一起拍巴掌庆贺吧!哈哈,高兴高兴真高兴,儿子就要去幼儿园了!”

儿子看着我的样子,脸上先是困惑,后是思考状,我们知道他完全被搞糊涂了,我又一鼓作气,手舞足蹈,边笑边唱:“高兴高兴真高兴,儿子就要去幼儿园!”儿子最爱看我这样子了,早笑得喘不上气。此时,关于幼儿园的所有记忆,便也与快乐、喜事这些概念连在一起了。

只有心理暗示还是不够的,细致的思想工作仍是必需的,妈妈一遍遍给儿子认真讲去幼儿园的意义:“妈妈要去上班了,上班回来可以赚钱给方一买好吃的。”

听说有好吃的,儿子进一步心动,又试探着问:“方一和爸爸在家行吗?”

“爸爸要读书呀。”妈妈说,又进一步解释在幼儿园做的事情: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吃,还有水果、糖果和冰淇淋,老师给讲故事,看电视,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儿子也在妈妈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对幼儿园的恐惧感没有了,好奇与兴趣出现了。终于有一天,妈妈再问儿子:“送你去幼儿园好不好?”儿子认真地点点头:“行。”

送托的日期越来越近了,妻子开始逐步进行更多的教育:不许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他,不要还手,而要去告诉老师。

儿子每次想解手的时候,总是说自己“胃口疼”,妻子便教儿子改口,说“去厕所”,这样便可以和老师沟通了。

然而,我们也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一次儿子十分淘气,我很生气,便吼道:“你就闹吧,我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话刚出口,我便意识到犯了大错误,这岂不是把去幼儿园与惩罚连在一起吗?我忙说别的遮掩,幸好儿子没有留意。

正式入托的日子进入了倒计时,我们对儿子的新生活充满了信心。

本文Hash:8c62d5a15aba77ffcb09e6c2f99b3b0744f4be8d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