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拟推“朝九晚五”,教育部门“不予批准”

遵义一所小学此前欲推行“朝九晚五”作息时间,尽管有九成多家长表示赞成,但当地教育部门近日还是作出“不予批准”的批示。有关人士称,“朝九晚五”不仅不符合现行的教育规律,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此前,遵义市红花岗区朝阳小学打算改革现行作息时间,推行“朝九晚五”,称是为了改变孩子摸黑出门上学,以致睡不好、吃不好的状况。校方称,全校学生家长在接受调查时,94%的投了赞成票,支持改革。

不过,红花岗区教育部门未批准朝阳小学的这一措施。有关人士表示,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小学生在上午的精力较为集中,学习效果明显,而下午则会“打折扣”。如果推行“朝九晚五”,实际上会减少上午的学习时间,既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又变相加重了孩子的负担。

对于朝阳小学欲推行的改革,遵义教育界一些人士也表示明确反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学校作息时间的调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涉及课程调整,又关乎整个教育系统的对接,不是简单改变时间。

此外,也有观点称:目前大多数学生家长的作息并未推行“朝九晚五”,如果学校硬性推行,这会打乱大多数家庭的生活规律。

“朝九晚五”能给小学生减负吗

最近,央视报道说,北京教育专家建议,小学实行“朝九晚五”的上学时间,以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睡眠。

这是给学生减负的一个新招,管不管用?难说。表面上,小学生“朝九晚五”,压缩了上课时间,腾出了课余时间。然而,在原来课程满满当当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余时间尚被侵占,如今的“瘦身”要为孩子们赢得一些闲暇时光,是否有点儿一厢情愿?以前,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不是限定过家庭作业(比如不得超过一个小时),以便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吗?但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似乎远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朝九晚五”恐怕也还是个好看不好用的制度。

这些年来,教育领域减负的招数层出不穷,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教育行政部门,态度鲜明、措施坚决:成立“减负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职责,组织减负专项监督,公布减负举报电话,弱化升学指标和学校排名等等。在上海,减负行动甚至动用了“立法”的力量——《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专列条文,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与入学挂钩的考试,不得张榜公布考试成绩,不得推销教辅材料等内容。整体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在此问题上,不惮其烦,三令五申,可谓用心良苦。在学校和老师方面,为了减负,进行教学创新,签订目标责任书,缩减教学材料……亦是想方设法,尽心尽力。不过,针对减负的“围剿战”打了一年又一年,至今还是烽火不断,硝烟四起。那些沉甸甸的书包,依然压在孩子和家长们的肩头,也压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肩头。“朝九晚五”就事论事,不触及根本,要想给大家松口气,不见得比以前那些招数高明。

减负的老话题,没有常话常新的味道,却老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本身就说明学生负担过重的积弊根深蒂固,不易铲除。只要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只要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指挥棒的教学体制没有变革,只要社会对教育的偏颇观念和心理没有调整,减负就是一件隔靴搔痒的事情。课业负担过重,是一切不合理的教育目标、制度、观念在学生身上的集中体现,解决之道当然不能只盯着学生的书包了。

“朝九晚五”彰显人性化教育理念

学校推行“朝九晚五”作息制度,彰显了人性化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在未成年人的成长发育中,充足的睡眠是重要条件之一。儿童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眠时分泌的,睡眠时体内生长激素增多,睡得越香、越深,生长激素分泌就越多、越旺盛。克扣孩子的睡眠,等于克扣孩子的健康。而缺少睡眠的直接表现,除了使儿童不能长高长壮外,就是使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小学“朝九晚五”,有利于家庭、学校、学生三方互动,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不少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了“朝九晚五”作息制度。大人们“早九晚五”,孩子的作息时间如果不变,为了孩子上学,家长就不得不早起。学校实行“朝九晚五”后,家长和孩子同步上班上学,有利于家庭和谐氛围的形成。于孩子们而言,下午早放学,可以多些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于老师而言,因为上课时间短了,为了完成教学计划,除了把课程内容浓缩、精讲精练外,还要在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作文章,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在小学推行“朝九晚五”,看起来是个调整作息时间的小问题,其实是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课题。

也许我们不必一定要“朝九”,但最起码要推迟上学时间,让孩子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本文Hash:05be2ba3937153e13f354e3e7d56e2437fcd132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