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冰箱病危害孩子身心健康

孩子的胃肠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多地食用冷饮或过冷食物容易造成他们的胃黏膜损伤,这也是近年来儿童期胃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冰箱的冷食及过冷的食物还会使孩子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这样一来,孩子的营养就无法保证,体质就会下降。其实,不光是食物温度太冷伤害肠胃,冰箱里面的其他不安全因素也还不少。

冰箱头痛

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若快速进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冰箱肺炎

水果、蔬菜、鱼类等食物极易被耶尔森氏菌污染,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有害真菌,也极易污染冰箱环境,导致食物受到污染。

以上所指的真菌,都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在低温(0~4℃)环境中生长繁殖最快,而且毒性强。冰箱如果平时不经常清洗,在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这些真菌随尘埃散布至空气中。孩子和过敏性体质者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极有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冰箱胃炎

人若多吃冰箱内的冷食物,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而孩子则容易出现咽喉平滑肌痉挛,发生喉梗阻、呼吸障碍的症状。

冰箱肠炎

有些嗜冷菌、霉菌在低温下仍会大量繁殖,随着未被加热的食品进入结肠后,会引起炎症,导致腹痛、腹泻和呕吐。

谨防甜蜜杀手危害孩子健康

不少孩子都有这样的习惯:在放学回家路上,嚷着让家长买些小点心过一下口瘾。的确,时下一些饼店里的小点心色香味美,让人食指大动。反式脂肪酸、高果糖浆、添加剂、色素等在不少点心食品中最多见,这几种成分会危害儿童的健康生长。

过量食用影响神经系统

现在市面上的制造商在制作小点心,如小蛋糕皮蛋酥、蛋挞、椰挞时,大多数都会选用人造奶油、起酥油等。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所做调查结果显示,在同一家超市,51种蛋糕点心里有19种含反式脂肪酸,面包也不能“幸免”——菠萝面包制作时所使用的油脂属于反式脂肪酸。

过量食用人造奶油、起酥油、油炸制作的点心,里面包含的“反式脂肪酸”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高果糖扰乱新陈代谢

高果糖浆也被大量运用在制作面包过程中,因为它可使面包具有诱人的深褐色并且质感松软。有资料显示,这种液体甜味料可能会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加患心脏病和糖尿病危险。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面包时,要看清楚食物营养成分标示,若看到有“谷物甜味剂”、“谷物糖浆”、“谷物糖浆固体”以及“高果糖浆”这些词语时,便可知道其中加入了高果糖浆。

在制作点心时,还会加入食物添加剂、色素,使点心色彩鲜艳,看上去更诱人。但这些食物添加剂中往往含有铅,若孩子经常食用这些小点心,摄入铅元素,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另外,倘若制作时点心添加的不全是食用色素,而是混用了工业原料,孩子吃后也会影响人体消化系统,使新陈代谢紊乱。

因此,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家长要适当制止孩子吃过多的点心,以防点心“甜蜜杀手”有机可乘。

家教不当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一个有问题的青少年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及早的行为矫正和心理干预可以避免一个问题青少年的出现。

开学才1个多月,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便出现了一个现象:12-20岁之间的青少年患者比以往有所增多。医生告诉我们,这些孩子大多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父母与子女沟通不畅引起的。

“就算出院了,我也不会再回家,我会想办法生活下去的,我恨他们,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13岁的小文(化名)抱着被子坐在床上,撅着嘴慢慢地说着对父母的种种不满,眼睛里写满了不理解与埋怨。

小文,因是超生的女孩,刚出生即被送到表姨家寄养,五岁后接回父母身边。父亲经常夜不归家,而母亲对哥哥的偏爱令小文对父母更加排斥,女儿在社会上认识的朋友打扮另类,并且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不愿女儿与她原来的朋友在一起相处,更不同意女儿转到普通中学,经多番沟通,小文与父母各执己见,无法达成一致,之后小文拒绝入学,沉默寡言,并开始夜不归家,仇恨父母,父母认为女儿精神有问题,常用哄骗的方法带女儿看精神科医生,并骗女儿服用精神科药物,以致女儿更加痛恨父母,离家行为愈演愈烈。

“妈妈,你的爱让我喘不过气,我真的活得很痛苦。”上大二的小雨眼睛里尽是忧郁和焦虑。小雨父母均是知识分子,她是父母的养女,也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母亲非常害怕小雨离开自己,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小雨只能选择离家最近的学校,大学也是如此。看着同学们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小雨的内心非常苦闷与孤独,在家里,父母给了小雨优厚的物质生活,但这些都不是小雨想要的自由与理解。上了大学后,小雨与一名家在外省的男同学相爱,母亲知道后,马上要求小雨同男友分手,小雨极度压抑,烦躁不安,无法坚持上学,遂自行入院治疗。

小强,12岁,重庆人,父母在他五岁时,双双到东莞打工,小强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小强非常溺爱,上学后,虽学习成绩优秀,但小强却渐渐染上了偷钱骗钱的坏习惯,并用偷与骗来的钱上网、打游戏、买零食和玩具,爷爷奶奶虽然知道,却没有严加管教,导致小强变本加历,性格顽劣,调皮捣蛋。小学毕业后,小强考上了一间重点初中,却因在开学典礼上不停地捣乱,屡教不改被校方劝退学回家,父母只有把他接到身边,但小强多动的习性一点不变,无奈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医院接受治疗。

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德民提醒家长与学校,加强青少年的心理素养教育,多观察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及行为举止,学会与子女平等地沟通,正确引导和教育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而不是强制或溺爱,出现问题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防止青少年因叛逆而导致精神心理障碍。

本文Hash:7e03a5bdf1dac6149f2011d83aaf0be4844e655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