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宝宝的精神食粮

  儿子同小朋友在玩汽车城,我到厨房为孩子们盛些绿豆汤。突然,听到争执声,忙过去看看,只听儿子正高声道:“我妈妈讲得才棒呐,我妈妈是故事大王!”无意间获顶桂冠,心中不免美滋滋的。

  儿子不到1岁时,就特别愿意听故事。起初,我给他讲些短短的、小动物的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紧接着,我发现,如果现编一些以他认识的小朋友为主人公的小故事,更能吸引他的注意。而且,这样的故事还是帮他养成好习惯或纠正他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的“王牌”呐。比如,当他不好好喝奶时,我便编一个“亚亚喝奶喝得好,司机叔叔让他到大卡车上玩;阿福不喝奶,叔叔说,喝过奶的孩子才让上车呐……”听了“故事”,孩子肯定会马上端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类似的小故事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发现了故事的妙用,我便更经常将之用于生活之中。你看,孩子玩得满头大汗、兴奋不已时,如果用其他方式是不容易让他安静下来的。但只要说:“羊羊,来妈妈给你讲故事。”孩子就会乖乖地偎在我身边。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对孩子也是一样。这不,儿子着噘着小嘴回来了。原来,由于流口水,大点的孩子笑话他。他带着哭腔说:“妈妈,怎么会流口水呀?”要拂平宝宝的“心灵创伤”,还是讲故事好。于是,我给讲了一个小白兔红红流口水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告诉孩子,小朋友都流过口水的,当他们长大以后,有了口水会咽了,就不再流了。羊羊听后又问:“那小哥哥流过吗?”“流过呀。”“那我长大会好吗?”“会好的。”孩子破啼为笑,出去玩了。说也怪,这以后,宝宝还真不大流口水了。
  听故事还是孩子学知识的最愉快的方式。记得在儿子1岁的时候,我领他同邻居孩子一起玩,不知是要参加什么比赛,一位阿姨不停地向他那2岁半的孩子问这问那。有趣的是,“小猫吃什么?”阿姨话音刚落,我的儿子便大声抢答:“吃鱼!”随后又忙着补充一句:“也吃老鼠。”逗得大家直乐。我忙拉过儿子说:“别插嘴。”儿子依然要抢在哥哥前面回答问题,大家越笑,他情绪越高。“羊羊怎么学了那么多知识?”我回答:“听故事听的。”
  讲故事还是对孩子进行品德和生活习惯教育的好机会。当孩子玩了玩具不收时,我为他讲一个小马虎丢玩具的故事;当他不想睡觉时,为他讲《猫宝宝怎么睡》的故事;要教育让孩子懂友爱时,讲一个《萝卜回来了》的故事;让孩子分善恶,给他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勇敢、顽强,给他讲英雄故事……听故事时,孩子精力特别集中,对故事中的道理接受得也很快。在听故事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地明是非、辨美丑、懂事理、讲礼貌。

故事——宝宝的精神食粮(下)

讲故事可以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扩充他的词汇量。在孩子刚刚3岁的一天,我下班比平时晚了一些,一进家门,儿子就对我说:“妈妈,我正想你,突然,你就推门回来了。”别看这两句话,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难道不是很生动,很有“文学味”吗?为了让孩子表达准确,讲故事时我力求选准确、简洁的句子,其中也要辅以表情、手势、语调。例如,有时,我有意识地用上许多近义词,然后通过手势、表情和故事情节让孩子明白每个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样。孩子的词汇量不仅加大了,而且在叙述事物时,表达的准确性也大大加强。每次带孩子外出游玩回家,羊羊都会向姥爷描述他玩的情况,那绘声绘色的讲述,就好比一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游记,这种表达能力与他听故事是分不开的。讲故事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有趣的小故事,孩子听上一遍就可能记住大概,重复几次就能背诵下来。我家有4种儿童期刊,每个月,孩子都能将其中绝大多数背下来,而那些他特别喜欢的还去讲给小朋友听。由此可见,3岁前的孩子具有极大的学习潜力。听故事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一些以孩子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事,一旦放入故事中,孩子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孩子都会问汽车是怎么开的?我便将有关的知识融入故事,孩子很快明白:原来是这样!听故事还能开拓孩子的想象力。故事中大多加入了幻想和夸张,这也是故事引人入胜之处。它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如果再让孩子参与一起编故事,孩子的想象力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挥。在讲故事时,我有时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与他玩演戏的游戏。别说,孩子真能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呐。儿子听故事时,有两个“百听不厌”曾让我不知如何是好。其一是,某一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我都讲烦了,他仍发令:“再讲!”而且,想应付一下也办不到,他能立即听出哪儿“偷工减料”并严肃地纠正你的“错误”。直到有一天,我悟出:这是孩子自觉学习的行为。你看,听第一遍时常是静静地听,第二遍就要问许多问题,以后,小嘴就可能一动一动地轻讲,直到他“倒背如流”时,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目标。发现这一现象,我不免自叹弗如了。假如我们也持这种学习态度,恐怕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语言大师的。所以,当儿子让我重复时,我便不敢再用轻视的口吻说:“行了,讲别的吧。”不过,我也不会总是讲下去,我耍了耍“成人的诡计”,将故事用录音机录下来,让羊羊自己边翻书边听,我嘛,便乘机溜开一会儿干点家务。第二个“百听不厌”就是入睡前,儿子总是要“再讲一个吧。”看那恳切而又有些可怜的神态,我只好一个接一个地往下讲,讲得我眼皮直打架,小家伙居然还没困!于是,每天要讲之前,我便先同儿子订“君子协定”,“讲两个?”“讲三个!”“好,就讲三个。说话要算数哟。”在讲完一个后,我便提醒他,还只有一(两)个喽,还真灵,儿子挺守信。我体会,有趣的故事,是教化的好方式,也是开拓孩子的视野,传授给孩子知识,丰富他的想象力,促进其语言、记忆的发展的最佳方法之一。好的故事就好比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精神食粮,当妈妈的可不能让宝宝“饿”着了。

故事——宝宝的精神食粮(上)

儿子同小朋友在玩汽车城,我到厨房为孩子们盛些绿豆汤。突然,听到争执声,忙过去看看,只听儿子正高声道:“我妈妈讲得才棒呐,我妈妈是故事大王!”无意间获顶桂冠,心中不免美滋滋的。儿子不到1岁时,就特别愿意听故事。起初,我给他讲些短短的、小动物的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紧接着,我发现,如果现编一些以他认识的小朋友为主人公的小故事,更能吸引他的注意。而且,这样的故事还是帮他养成好习惯或纠正他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的“王牌”呐。比如,当他不好好喝奶时,我便编一个“亚亚喝奶喝得好,司机叔叔让他到大卡车上玩;阿福不喝奶,叔叔说,喝过奶的孩子才让上车呐……”听了“故事”,孩子肯定会马上端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类似的小故事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发现了故事的妙用,我便更经常将之用于生活之中。你看,孩子玩得满头大汗、兴奋不已时,如果用其他方式是不容易让他安静下来的。但只要说:“羊羊,来妈妈给你讲故事。”孩子就会乖乖地偎在我身边。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对孩子也是一样。这不,儿子着噘着小嘴回来了。原来,由于流口水,大点的孩子笑话他。他带着哭腔说:“妈妈,怎么会流口水呀?”要拂平宝宝的“心灵创伤”,还是讲故事好。于是,我给讲了一个小白兔红红流口水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告诉孩子,小朋友都流过口水的,当他们长大以后,有了口水会咽了,就不再流了。羊羊听后又问:“那小哥哥流过吗?”“流过呀。”“那我长大会好吗?”“会好的。”孩子破啼为笑,出去玩了。说也怪,这以后,宝宝还真不大流口水了。听故事还是孩子学知识的最愉快的方式。记得在儿子1岁的时候,我领他同邻居孩子一起玩,不知是要参加什么比赛,一位阿姨不停地向他那2岁半的孩子问这问那。有趣的是,“小猫吃什么?”阿姨话音刚落,我的儿子便大声抢答:“吃鱼!”随后又忙着补充一句:“也吃老鼠。”逗得大家直乐。我忙拉过儿子说:“别插嘴。”儿子依然要抢在哥哥前面回答问题,大家越笑,他情绪越高。“羊羊怎么学了那么多知识?”我回答:“听故事听的。”讲故事还是对孩子进行品德和生活习惯教育的好机会。当孩子玩了玩具不收时,我为他讲一个小马虎丢玩具的故事;当他不想睡觉时,为他讲猫宝宝怎么睡》的故事;要教育让孩子懂友爱时,讲一个萝卜回来了》的故事;让孩子分善恶,给他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勇敢、顽强,给他讲英雄故事……听故事时,孩子精力特别集中,对故事中的道理接受得也很快。在听故事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地明是非、辨美丑、懂事理、讲礼貌。

本文Hash:9daeb2e8290e887ac53140f32aebb0bd67833c92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