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做一个开心自由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是否开心不光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对很多人和事物也有影响,开心自由状态下做出来的事情会更好,而在紧张沮丧的心境下所完成的任务或者活动往往效果不尽人意,那么怎么教宝宝做一个开心又放松的宝宝呢?请看下面的文章。

开心

一个人首先要开心,如果连开心都做不到,那什么也谈不上了。有人说,有些时候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暂时忍耐痛苦,虽然不开心,但是也很有意义。其实,为了一个目标而忍受的一些东西,并非不开心,他可是身体上苦一点,情感上孤独一点,但是他的内心并非不开心,因为有希望在安慰和召唤他。真正的不开心就是对自己的彻底失望、被动的屈辱和内心不可挥散的空虚与恐惧。

没有谁愿意不开心,为什么还有太多的人拥有很好的生活依然不开心呢?其实,开心与否更多时候不是与事情有关而是与人的心境有关。快乐与其说个性使然,不如说是一种素质和能力。快乐需要一个豁达心胸和乐观的心态和足够的安全感。不为一些不好的事情耿耿于怀,而能够迅速的从委屈、伤痛中恢复,不为过去所累,不为未来而忧,活在当下,不为过多的欲望所累,能够自我悦纳、自得其乐,这怎么是一个性格了得,只是一种素质。

所以,为人父母,对孩子要慈爱有加,让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够的温暖和归属感;要求孩子时要严格却不能严厉、凶恶;当孩子受了委屈、挫折、冷落的时候,要引导孩子乐观通达,让孩子感到如果用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现实就不会那么糟糕。总之,让感到人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学会快乐,是教育中再重要不过的事情。

放松

人类的智慧和能量是惊人的,但是人们的自我束缚、自我困扰、自我矛盾太多了,所以大多数人不仅无为无能而且烦恼无尽。

在妨碍人类潜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中,紧张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人在放松的状态中,思维是开放而且活跃的,而在紧张中是封闭而僵化的,就好比在台上演讲,放松让人侃侃而谈,而紧张让人结结巴巴。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太容易紧张了,这是因为我们从很早就养成了紧张的习惯,每当面对挑战、危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面对那些在我们心中高高在上的人的时候,面对那些重大的场合的时候,我们总是紧张不已。

小时候见到老师的紧张和如今见到领导的紧张是一样的,小学时走进考场的紧张和后来面试时的紧张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紧张妨碍了我们自我的发挥。其实有什么值得紧张的呢,只要我们能关注当前的事情而不是外界的环境和事情结果所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就不会感到紧张,我们只想着发挥自己,事情就简单了,往往我们在这个时候更出色。

所以我不希望孩子紧张。我认为暴力的强迫是导致孩子紧张的重要根源之一。粗暴的让孩子感到不可抗拒的威胁是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的。

如何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想把孩子教育成听话、学习又好的优等生。所以就对孩子的家教很严格,如果孩子不听话甚至会逼迫、苛刻的要求孩子。但是,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有好处吗?“妈妈说的话必须都得听。”如果像这样过于强调家长的权威的话,会对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万一孩子没有做到凡事都听妈妈的话,那么听着骂声长大的孩子会学到什么样的东西呢?反复如此,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认识,只要按照妈妈说的去做,就是对的,还不会挨骂。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认为顺从就是最正确的道路,那么孩子就会失去自己的思考能力,脑子就会生锈。如果自己连思考能力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期待他具有创意的能力呢?和富于创意性的孩子所在的家庭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创意能力较低的孩子的父母给孩子设定的规矩和限制要更多。根据众多的研究结果,富于创意的孩子,家长为他们设定的具体的规则平均在一个以下,而相反的,创意性不够丰富的孩子的家长,给孩子设定的规则平均则在六个以上。另外,越是认为要给孩子更多自由的家长,他们的孩子的创意性越高。他们不树立家长的权威,也不会时刻控制着孩子,不会严格限制孩子的活动。他们不会对孩子的行动过分紧张,即使孩子进行一些冒险性的活动,也不会过于担心,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放手让孩子去扩展自己的活动半径。但是也并不是说,这些培养出创意孩子的父母们对待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十分宽松。这些父母对孩子也有一些严格的要求,比如,“在客人面前不许大声喧闹,吃饭的时候不要撒饭粒”等等。但是这些并不是具体细致的规则,而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是非判断的价值基准,并且为这些基准提供了一些例子。这些例子能够鼓励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要遵守怎样的价值判断。有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这些家长们才能够期待自己的孩子具有独立意识和责任感。我们还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就是在这些孩子具有创意性的家庭,管教孩子从来都不是问题。给孩子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强制孩子在这些规则中活动,就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思考,把孩子牢牢地束缚住。只有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享受的时候,才能让孩子创意的翅膀得以张开。比起给孩子设定规则,规范孩子的行为,倒不如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无论何时都让他们能够童言无忌,自由活动,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中,创意之花才会尽情绽放。自由的氛围,这是创造力得以产生的第一要件。

小编推荐:

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

如何让宝宝学会拒绝别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爱笑的开心宝宝

人人都想自己的孩子开心快乐,乐观的人总是爱笑,而那些容易忧伤的人往往很难做到。有些宝宝天生爱笑,稍微对他挤眉弄眼,就乐不可支;有些宝宝酷得很,爸妈怎么装可爱都不动声色。如果您的宝宝生来就是酷宝宝,千万别暗自羡慕那些生了爱笑宝宝的妈妈,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都会开始学习人际沟通之道,加上幽默感逐渐养成,爸妈再辅以有效的引导方法,酷宝宝一样会笑出好人缘!

要想培养出一个爱笑的乐天派宝宝,首先要了解宝宝的笑容发展里程,爸妈才能根据宝宝的发展情况,分阶段采取行动哦!

刚出生——梦里也偷笑

当宝宝还待在妈妈肚子里时,他就能展露微笑的嘴型。出生后,尤其是刚睡着或已经睡着时,爸妈常能观察到宝宝仿佛很开心地咧嘴傻笑。这是因为中枢神经受到刺激,宝宝自然的反射动作,通常只牵动脸部下方肌肉,而不是宝宝梦到什么有趣的事。

满月后的宝宝可以慢慢控制自己的笑容,甚至还会没来由地对着家里的某个摆设发笑,但是他们还无法回应旁人的微笑。

4个月——社交性微笑

3个月的宝宝可以咯咯笑出声音,但是还没有选择性:可能昨天爸爸随便拍个手就逗得他乐不可支,但今天拍到手痛,宝宝连嘴角都懒得动。此时,他们能分辨生气和愉快的声调,而且也慢慢对人产生特别浓厚的兴趣。待宝宝迈入第4个月,当爸妈开心地对他露齿一笑时,也能逐渐得到宝宝的笑容回应,这就是社交性微笑。

4个月的宝宝已经练好微笑、张嘴大笑等各种笑法,他们也在观察对方的反应,所以,别看他年纪小,这个聪明小灵精已经知道怎样使爸妈发笑了。

6个月——选择性爱笑

这时宝宝对于笑的对象开始出现选择性,可能在家很爱笑,出门就摇身一变成为酷小子,这是“陌生人焦虑”使然。由于这个时期宝宝的听觉和触觉比较敏感,所以声音和抚摸比较容易让宝宝笑出声音。在外出或家里来客人时,请不要勉强宝宝对陌生人微笑,让对方和他说说话、用声音逗逗他就好。

从宝宝4个月起,爸妈就要多对宝宝笑,甚至要努力逗他笑,因为这可以让他重复地学习演练这套开心互动的剧本,同时也能帮助他预期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别人的反应,有助于宝宝将来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星”。

9个月以后——微笑专家

这个阶段以后的宝宝记忆力显著发展,他们知道自己怎么做可以得到别人的拥抱、笑容和赞美,宝宝不再只是欣赏大人表演,他也懂得怎样逗旁人开心。

爸妈会观察到:当自己因为宝宝拍手或者挖鼻孔等小动作而哈哈大笑时,宝宝会更加卖力表演。同时爸妈也会很感动地发现:宝宝看着自己笑时,通常都毫无保留地露出大门牙,但有时对旁人却只是微微一笑,那是因为宝宝总是保留最开心的笑容给最喜欢的人呢。

第一招:以最好的微笑迎接宝宝

每天早晨醒来,用最灿烂的笑容跟宝宝说早晨好;

每一次拥抱,以最满足的笑容跟宝宝说“妈妈爱你”;

每次与宝宝眼神交会,便对他展露最甜美的笑容;

宝宝的每一个耍宝动作,都捧场且夸张地哈哈大笑……

让宝宝无时无刻不看见爸妈的笑容,保持好心情。而在宝宝回以爸妈最可爱的笑脸的同时,他也逐渐习惯任何场合都将笑容挂在嘴边,无形中便教会宝宝笑脸迎人。

第二招:互动时常逗弄宝宝开心

爸妈和宝宝玩耍时,要尽量逗宝宝笑。一方面让他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将来别人和他玩类似游戏时, 比较容易得到回应。此外,宝宝笑得愈开心,他的记忆就愈深刻,也许一个小小动作就能唤起愉快的回忆,譬如爸妈只是轻轻地将食指放在唇边,但宝宝一看却马上咯咯地笑了起来,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要被瘙痒了!这互动中积累的小默契,更加倍为亲子感情增温。

第三招:一个笑脸牵引更多笑脸

当宝宝遇到陌生的事物而不知道如何反应时,通常会看爸妈。譬如有些亲友的表情比较严肃,宝宝看惯爸妈的笑脸,突然面对严肃的神情会不知所措,这时爸妈如果对宝宝扬起嘴角,宝宝就会知道对方不是在生气,甚至还回之露齿一笑。通常大人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笑,也会不知不觉地跟着放软表情,绽放笑容。好心情的大人,自然会更加喜爱宝宝噻。

第四招:多带宝宝外出与人接触

与旁人互动的过程,可以让爸妈觉察宝宝的状态。有些宝宝在家整天笑逐颜开,但面对外人便显得退缩,除了是陌生人焦虑作祟,不知该如何与他人互动可能也是主因。每个宝宝气质不同,有些宝宝的适应性比较低,一旦遭遇新环境或者不熟识的人,所需要的适应时间较长,倘若爸妈发现宝宝是这个类型的个性,就该多带他出门,教宝宝如何用自己舒服的方式跟他人互动。

本文Hash:837beaa9480cbaa48841d028763869e2887f5bc6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