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创造一个不孤独环境

现在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成员的数量上处于劣势,既无兄弟姐妹,也无同龄伙伴,孤单单地生活在一个一切由成人设计、安排的环境里。

孩子对环境的认识与大人不同,他们感兴趣的,大人却不以为然。在一个家庭里,大人们谙于世故的交谈,孩子一点兴趣也没有,而当孩子津津有味地和父母谈自己的趣事时,大人又往往表示冷漠。唯有孩子之间才最有共同语言,他们在一起嬉笑、打闹,但小朋友们最终还得分开,各自回到孤寂的家。在此,我们应提醒家长采取措施,为独生子女创造一个不孤独的环境。

怎样才能使独生孩子不孤独呢?做家长的对孩子讲述的事情要满腔热情,悉心听取,绝对不要急于当裁判,更不能表现出烦躁情绪。如果父母能专心致志倾听孩子讲述他所感兴趣的事,父母和孩子的心就贴近了,孩子就不会感到孤寂。

独生孩子常常在晚上出现孤独感,因为在这个时间里,小伙伴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失去伙伴的孩子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他们渴望父母也和他们亲,以此来弥补心灵的孤独。如果父母能理解孩子这种心情,并引导孩子独立玩耍,久而久之,就可使孩子摆脱孤独。

大人外出社交时,情况允许的话,可带孩子一起去,如果对主也有小孩,那么孩子间很快就会亲近起来,家长不要过多干涉他们在玩什么,否则,孩子就会感到不愉快。如果朋友家无小孩,那么父母应带上一些玩具、画册等,使孩子能兴致勃勃地独自玩耍。

当孩子和小朋友在家一起玩时,他们必然会沉浸在欢笑之中,许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常常为了自己的安宁,将孩子撵出屋外,这时孩子的心情极不好受,当他们不愿意又不得不回到自己冷清的家时,便会故意撒娇、取闹,以干涉父母的工作来排除自己的孤独感。这时,父母不可简单训斥孩子,而应帮助孩子战胜孤独。最好采取有效措施,如允许孩子一周邀请小伙伴来家玩一两次,并规定朋友离开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友爱,愉快地接受限制,并自觉地摆脱了孤独。

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

  很多保姆带的孩子,父母在家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这常给父母一种错觉:保姆对我的孩子不错,因为他不愿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时保姆爱孩子并让他为所欲为;父母不在时保姆便训斥和吓唬孩子。孩子整天在爱和不爱两种环境中转换,没有安全感。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为他有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

  蒙特梭利幼儿院有个口号叫:“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这个口号是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实施几年得出来的。为什么要把爱放在第一位呢?

  儿童一切生活的基础和对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全部归结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认为爱的问题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

  许多家长可能这样认为: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一个内心根本就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成人来说,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一个成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够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从他自身出发,他更爱他自己,在处理同孩子有关的事情时,他可能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同孩子怄气,对着干,必须他取胜。他不能作为一个成人宽容地对待孩子,容纳和理解孩子。另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看自己的情绪,情绪好时是猛爱,情绪不好时是猛呵斥。这样,孩子把宝贵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观色上,先是惊吓和糊涂,后来是揣摩和应付。在蒙氏教育实施十年来,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实施这个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调节儿童因得不到爱而无安全感带来的情绪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这种焦虑是普遍的,这种普遍性来自于人们的观念。所以,我今天要谈的是学会怎样去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

  “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医生,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

  什么才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呢?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说:母鸡爱它的小鸡,老虎很爱它的小老虎。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老虎妈妈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这也是一种爱。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我们在幼儿院观察孩子的结果证明: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就越快乐无比。

  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我的理解是,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他,他母亲是爱他的。这个经验也同时告诉他,父母只是暂时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知道,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原因是他已经建立了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他也容易对别人建立安全感。而那种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母亲一离开,孩子就拼命地哭,而且他会把这种爱胡乱地施加于任何地方,也就是到处寻找爱,讨好别人,或是完全封闭自己,拒绝任何一种爱。

上一篇

1/4

下一页

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

  很多保姆带的孩子,父母在家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这常给父母一种错觉:保姆对我的孩子不错,因为他不愿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时保姆爱孩子并让他为所欲为;父母不在时保姆便训斥和吓唬孩子。孩子整天在爱和不爱两种环境中转换,没有安全感。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为他有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

  蒙特梭利幼儿院有个口号叫:“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这个口号是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实施几年得出来的。为什么要把爱放在第一位呢?

  儿童一切生活的基础和对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全部归结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认为爱的问题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

  许多家长可能这样认为: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一个内心根本就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成人来说,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一个成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够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从他自身出发,他更爱他自己,在处理同孩子有关的事情时,他可能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同孩子怄气,对着干,必须他取胜。他不能作为一个成人宽容地对待孩子,容纳和理解孩子。另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看自己的情绪,情绪好时是猛爱,情绪不好时是猛呵斥。这样,孩子把宝贵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观色上,先是惊吓和糊涂,后来是揣摩和应付。在蒙氏教育实施十年来,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实施这个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调节儿童因得不到爱而无安全感带来的情绪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这种焦虑是普遍的,这种普遍性来自于人们的观念。所以,我今天要谈的是学会怎样去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

  “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医生,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

  什么才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呢?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说:母鸡爱它的小鸡,老虎很爱它的小老虎。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老虎妈妈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这也是一种爱。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我们在幼儿院观察孩子的结果证明: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就越快乐无比。

  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我的理解是,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他,他母亲是爱他的。这个经验也同时告诉他,父母只是暂时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知道,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原因是他已经建立了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他也容易对别人建立安全感。而那种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母亲一离开,孩子就拼命地哭,而且他会把这种爱胡乱地施加于任何地方,也就是到处寻找爱,讨好别人,或是完全封闭自己,拒绝任何一种爱。

上一篇

1/4

下一页

本文Hash:5b9752305a6c02bf8953aacfed3d52b773f2b585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