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一岁到两岁阶段的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得非常快。由于此时口腔内的各个发声器官在迅速地协调发展,所以孩子能够正确区别使用各个音节,并逐渐能够把两三个词连起来说话了。

这时如果还用奶瓶喂奶的话,孩子口腔的声音调节机能将得不到提高,会出现语言发展相当迟缓的现象,这是必须注意的。断奶应该在八个月至一岁之间进行。

在这一阶段的后半段时间里,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趋于完成。满一岁半时大约拥有四五十个词汇量,满两岁时大约可以用三百个词语讲话了,同时,对母亲所说的话的理解能力也迅速地得到提高。当然,这是母亲积极地对孩子说话所得到的回报。

母亲在孩子身边时,如换衣服、吃饭、散步的时候,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说话。

洗澡时,把眼睛、鼻子、耳朵、手、脚、膝盖等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称谓尽可能地教给孩子。还有,把屋子里的所有家具的称谓也教给孩子。

从孩子出生后六个月时就开始的阅读图画书的活动,要一直持续下去。

给孩子做一个书架,把给他买的书都摆放在上边。孩子会把自己喜欢的书抽出来叫父母念给他听。这样的书,不管他要求父母念几遍,父母都应不厌其烦地满足他。

在这个时期里把大量的书念给孩子听,是培养他爱好读书的一个秘诀,这将使其智力的发展非同一般。这一时期,进入孩子耳朵里的词语越多,当他迎来两周岁生日的时候,就越能够成为一个词汇量非常丰富的孩子。

正如在第一章里简单叙述过的那样,过去人们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即认为无需特别地教给孩子语言,他也自然地能开口说话。例如,拉丁语由于现在已经成了不被使用的死语,使得完全掌握这种语言的学者为数极少;但是,过去古罗马的那些没有文化的奴隶和百姓们,却能非常轻松地使用这种语言,还有那些出生于罗马的两三岁儿童,也能很流利地使用且理解这种难懂的话。

这种神秘的现象给人们一种印象:语言这个东西不是学到的,而是从大脑里面自然呈现出来的。由此,人们产生了一个误解:语言的教育并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人类自身就能够完成的自然过程;婴幼儿的语言也不是听来的,而是从环境中自然学到的。

但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孩子,正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他们在逐渐积累词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能正确地使用那些难度相当大的语言。所谓文化环境,实际上指的就是语言丰富的环境。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的确是受环境影响的。因此,只有把大量的语言输入孩子的头脑里,才有可能使他获得丰富的输出。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深刻理解。

一位名叫乔姆斯基的学者这样说:“婴幼儿学习语言,并不是像成人那样仅靠记忆。他们是把听到的语言存入其潜在意识之中,并以如同高级计算机一样的能力进行分析、统一,然后将其出色地掌握并表现出来。”

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婴儿天生就有一个语言获得装置,并且这种潜在意识的能力还处在近乎百分之百的可开发状态,所以他们能够轻易地掌握难懂的语言。而成人则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这种不寻常的能力,据说留下的只有百分之五。

所以,在这潜在能力具有百分之百的活动时期里,必须尽可能地向婴儿注入大量的语言,因为给予的语言越多,就越能培养出头脑出众的孩子。

如何为孩子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一、尽早交流

从宝宝出生后,父母就可以开始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对宝宝说话时,要伴随相应的声调、表情、眼光和手势,以吸引宝宝的注意。这种早期交流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为以后真正的语言交流做好准备。

二、因势利导

父母对宝宝说话时,语音要正确、清晰,以供宝宝模仿。说话的主题,要和宝宝当前注意的事物和活动中心相一致,这样,父母的话语才能为宝宝吸收。例如,当宝宝正在起劲地玩狗熊玩具时,你可以指着玩具说这是狗熊,是白颜色的,然后再谈些有关狗熊的事。此时,如果要让宝宝学习“狗熊”以外的话,就会吃力不讨好。要注意,说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要适合宝宝的发展水平,尽可能使他们理解。对于宝宝说的话,不管是否完善,都要设法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揣摩其中的意思,给以语言或行动上的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宝宝说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让宝宝知道他说的话是否妥当、正确。

三、扩展口语

宝宝开始说话时,往往是用一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意思,父母可以很自然地把这种单词语、双词语扩展,改造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宝宝说”妈妈饼饼”,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表明他说这话的意思是”妈妈在吃讲”,那么父母可以接着说“喔,妈妈在吃饼饼。”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推测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是妈妈的饼”或”要妈妈拿饼饼给宝宝”,那么,父母就可以说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洁,宝宝逐渐知道一个意思应该如何表达。从而逐渐掌握规范的表达方式。

四、可用儿语

儿语即“宝宝语”.主要特点是语调夸张,速度慢,重复多,所用的单词都比较具体,句子短且简单,如把狗叫做”汪汪”。研究表明,宝宝爱听”宝宝语”,对”宝宝语”容易注意和理解。因此,一般他说,父母说“宝宝语”有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不过,当宝宝的言语有了进步时,父母的”宝宝语”也应作适当的调整,以使言语适当超前于宝宝的言语水平。比如宝宝已经会说“狗”这个词后,父母就不必再用”汪汪”来称呼狗了,可以在“狗”前面加上形容词或其他说明,告诉宝宝”这是大黄狗…”那是小黑狗”等。

五、双向交流

有一个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们之间只能用少量的手势进行交流。这个孩子主要靠看电视与语言发生接触。3岁时,他基本上不能说话,也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言语水平大大落后于一般孩子。这个事例清楚他说明,语言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使用而习得的,仅仅单方面地听别人讲话,不能使孩子掌握语言。因此,父母无论多忙,也应该忙里偷闲。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而且也是一种感情交流,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本文Hash:3ea91e71c72ecd30c74139c56ceb651af9931cc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