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探究宝宝心理能力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探究宝宝的心理能力发展程度对于很多妈妈来说是一个问题。希望通过下面的文章能帮到大家。宝宝心理发展设计游戏秘笈:1、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作道具,让宝宝在游戏中使用,创造是往往在平常中找到的不平常!2、妈妈通过讲故事引导宝宝进入游戏氛围,但故事不要讲完,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用假装游戏演完后面的故事!3、可以让宝宝先讲故事,然后妈妈引导他使用道具演完故事!特别提醒:宝宝的创造性,正是在表演未讲完的故事和不寻常地使用日常物品中发展起来、体现出来的!心理小词典:假装游戏学前3~6岁的孩子非常喜欢玩“过家家”,比如:我假装是医生,你假装是病人,我来给你看病等。这些“过家家”在心理学上叫做“假装游戏”。孩子的心智有了良好发展,才能够玩假装游戏。3岁左右,宝宝的思维从感知运动阶段过渡到象征思维阶段。也就是说,以前宝宝面前的香蕉就只是香蕉;现在,宝宝可以把手里拿着的一样东西,看成是他心里想着的那样东西,比如,他把香蕉想成是条船。这时的宝宝喜欢把各种小动物和物品当作人来看待,并和它们交谈;宝宝还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各种活动。于是,大量的“假装游戏”出现了。到五六岁时,孩子的“假装游戏”发展到顶峰。在宝宝玩游戏时,爸爸妈妈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宝宝具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观察宝宝的“假装游戏”,我们可以探究宝宝许多心理能力的发展水平,比如,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同伴关系、道德感发展、情感发展等。而科学地引导宝宝玩游戏,又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这些心理能力。(兼职编辑:何嘉琪)

日常生活中如何让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

  学龄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学龄前期儿童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都与营养有密切关系。

  5岁孩子的脑重量已达成人的90%,智力的发展在头四年达成人的50%,到8岁可达成人的80%。虽然智力发展与外环境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是,若在这个年龄阶段不注意供给全面必需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的供应,那么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孩子到3岁时,体重的增长速度会慢一些,身长的速度则较快,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增加,体力消耗的缘故。

  由于孩子智力的飞跃发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愈来愈多,成人的一举一动对他们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同时成人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孩子,如吃零食、挑食、偏食等,而影响了孩子的食欲,使身体消瘦,体重下降,故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帮助克服不良习惯。

  另外,有的孩子不注意饮食卫生,患寄生虫病,而出现身体消瘦,软弱无力,精神不振,这主要是虫体寄生于肠内,影响了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虫体本身又消耗了营养而致,长期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甚则会影响儿童智力的发育。因此,学龄前儿童除了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外,还应特别注意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学龄儿童需要哪些营养

  学龄前这一阶段的儿童(儿童食品),器官迅速发育,腿长得很长,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供给;矿物质钙(钙食品)、磷、铁(铁食品)、锌、碘及其它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有利于骨骼的发育、血细胞的形成及机体各部分的代谢。为满足骨骼发育,钙的供应量每天要在800毫克,高于成人的供应量;铁的供给量每天为10毫克。营养专家都提倡:从儿童阶段开始,节制盐的摄入量,避免吃太咸的食物。

  对5岁以上的儿童来说,维生素族,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需求量相较幼儿也大得多,都接近成人标准。但儿童的胃容量比成人小,营养要求比成人高,为达到此目的,增加餐饮,并使早餐在整日总量的比例中不少于四分之一,同时注意食物的精度和质量以及有良好的进食环境是大原则。

  有的营养专家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给学龄前儿童服用合适的制剂,如矿物盐、维生素(维生素食品)A及D等。或由专业营养师为孩子配制营养均衡的午餐,以便这阶段的儿童营养需求能有效保证。主要方法是将一天三顿主食做好而避免零食和偏食,如两顿饭之间的间隔太长时,可以有规律地给予少量小食。糖对儿童的味觉特别有吸引力,尤其是幼儿(幼儿食品)。在进食量或胃口不理想的情况下,特别需要节制,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甜品宜放在餐后,而不是餐前。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按照过去的印象,特别是孩子3岁前身高体重增长快的概念来对待7岁前后的孩子,总认为孩子吃少了,于是进食有时是强迫的、被动的,有时又是连哄带骗的。有时父母不顾食物的营养价值,只要孩子肯吃,特别是零食,一律尽量满足。这可能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孩子挑食和胃肠道消化(消化食品)能力紊乱,主要食物减少,发育不佳;另一种情况是摄入过多营养,甚至有发生儿童肥胖症的危险,而且坏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需要耐心加以纠正。

  

学龄儿童零食怎样安排

  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有些家长的做法是只要孩子喜欢吃,不分时间、品种、多少以及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一味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吃零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不给孩子买零食吃。以上两种做法均有些欠妥。孩子的零食既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如何为您的孩子选择和安排零食呢?

  一般来说早餐吃得简单且少,所以在上午为孩子补充少量能量较高的食品为宜,如蛋糕、饼干、花生、栗子、核桃、枣子等。午睡是不可少的,醒来后喝少量的热水,等孩子做游戏后,给孩子的零食应以水果为主。晚饭后不必补充什么零食,如果有条件给喝一杯牛奶即可,但要注意喝完奶后玩一小会儿,漱漱口再入睡。

  

母婴

频道专家提醒: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一日三餐前的半小时给孩子喝20毫升的热开水,这样有助于增加孩子的食欲。如给饮料则应不含色素、咖啡因等,太甜时应加水冲淡,以免影响孩子的食欲及消化吸收

  (编辑:苗皓)

日常生活中准妈妈如何让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每个家长都应该培养孩子更强的专注力,因为专注可以帮助孩子的学习,使孩子更聪明伶俐。但究竟要怎样做才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首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专注力的要求。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是不一样的,越小的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越短。4到5岁的孩子能够集中12到14分钟;5到10岁的孩子能够集中20分钟;10到12岁的孩子能够集中25分钟;13岁以上的孩子能够集中半个小时以上,所以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的时候要根据年龄阶段的专注力特点设计。

  其次,训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情。

  比如学习,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让孩子自己独立专心完成,不能边学边玩,避免丢三落四的习惯。只有保证专心做一件事情,才能在专注中保证学习质量。

  第三,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实验早有表明,孩子的注意力在游戏中有较强的稳定性。游戏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在娱乐中培养孩子专注力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如,设计在学习字母的时候,家长可以故意藏起一些字母,让孩子去找丢失的字母,让孩子在找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第四,专注力的培养与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总是容易集中精力去钻研,所以培养孩子稳定的兴趣可以训练孩子拥有持久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天性对周围的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能在带孩子外出时,边看边问边答,除可使孩子的常识增加外,也可借此扩大孩子对事物的注意范围及增强他的观察力。

  第五,家长需要多鼓励孩子,多让孩子做一些指示清晰及要求明确的事。

  所做的事须符合孩子的能力。孩子完成任务后,您赞赏他的努力,譬如给他一个拥抱或欣赏的笑容,不足的地方,要耐心示范及鼓励孩子重做。

  最后,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避免孩子注意力分散。

  孩子常会因各样的刺激物的干扰而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若能在培训孩子专注力时,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为他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协助其专注力的发展。

  (编辑:苗皓)

本文Hash:6b2f537997995239ed4fee585ca206662b4999b5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