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但不娇惯,需把握好度


爱孩子但不娇惯,需把握好度

  1.立好规矩并严格执行。美国塔尔沙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王涛曾指出,立规矩要从婴儿期开始。家长要制定并坚持原则,教会孩子面对挫折,长期坚持,孩子也可从明确的界限中获得安全感。

  2.控制保护欲。家长要控制自己的保护欲望,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比如孩子摔倒时,父母不妨“冷眼旁观”,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若孩子哭闹着不肯起身,不妨拉他起来,但“晾”一会,然后告诉孩子凡事要靠自己。

  3.别帮孩子逃脱责任。责任感的养成要从小开始。比如孩子上学忘记带作业,被老师批评。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去学校跟老师解释清楚,让孩子自己回家拿作业。然后告诉孩子,家长去学校解释,是出于爱你,但没带作业是你的错,被老师惩罚也是应该的。

  4.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做过一项经典的发展心理学试验:他找来数十名儿童,给他们一些糖果,并告诉 孩子,可以马上吃掉糖果,也可以等15分钟并多得一颗作为奖励。最终,有1/3的孩子成功克制了欲望,等到了奖励。几十年后,米歇尔又跟踪调查了这些孩子 的现状,结果发现,能克制欲望的那些孩子更健康,也更成功。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可以按照需求分等级。像买玩具、吃炸鸡之类的要求,不要马上满足,要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5.从家务劳动中学到责任。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 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做家务。首先要让孩子明确,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注意不要说“你帮我干点活”,也不要用奖励 的方式让孩子干活。更重要的是,不要用劳动来惩罚孩子,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厌恶感。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张玉娟

请你把握好爱孩子的度

有这样一个报道,某市举行亲子风筝大赛,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参加,活动要求孩子自己动手做,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完成手工制作。可是在比赛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家长们在做,而孩子们反而成了协助者甚至旁观者。

家长替上幼儿园的孩子做“作业”,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早晨,家长陆续送孩子入园,同时也送来了老师前几天布置给孩子的“作业”,这些所谓的作业,一般都是些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的小任务。大多数孩子的“作业”都做得非常好。比如让孩子们做一张脸谱,交上来的脸谱不仅用色恰当,而且涂色均匀,做得很好看。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仔细看看就会知道,这些“作业”并不是孩子自己做的,而是家长帮忙或者代替孩子做的。

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应当发挥引导、启发、协助的作用,很多事并不能代替孩子去做。或许家长是想帮助孩子,希望孩子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在比赛中获得奖项等等。但是,家长们忽略了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和孩子们参加比赛的真正意义――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比如画脸谱,家长们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心中的脸谱。在这一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只是引导孩子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同时,千万要把握好“度”。孩子们需要家长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但他们并不需要家长的替代,多给孩子一些可以自由发挥和成长的空间,也许才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本文Hash:97a05013e56d3b3f5fdd6ece8278b024b2408c9c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