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师

cissy1016原帖(写于9/10/20011:13:22PM)宝贝郑好还有1个多月就2岁了。从刚刚出生时的那个只会吃、喝、睡的粉红肉团长到如今身长90公分,体重13公斤,爱笑、爱闹,活蹦乱跳的小丫头,中间的苦和乐只有作妈妈的才能体会的到。随着宝宝的一天天长大,原来的那个任你摆布,温顺得犹如一只小羔羊的小娃娃开始变成一个小“刺头”,什么事情都要和你对着干。不管你说的有没有道理,她总是大声尖叫“不要”。这是郑好最近的口头禅。比如她光着脚,让她穿鞋或穿袜子,她就会尖叫“不要穿鞋,不要穿袜子”。硬给她穿,就会大哭大闹,使劲挺身子。让你又生气又无可奈何。看过一些育儿书籍上,终于知道,原来女儿到了“反抗期”了。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初步有了自我意识,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他们之所以如此并不是故意违抗大人,多数情况下是力图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明白了这一点,我开始采取一些技巧性的方法来对抗宝贝的“反抗期”。转移注意力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有一次带郑好去超市买东西,回来提了一大堆东西。可小丫头又非要我抱,怎样给她讲道理都不行。达不到目的就开始坐在地上耍赖。脸还扭向一边,嘟着小嘴,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我一开始假装要走,可她并不怕。后来我看到路边小区的彩灯已经亮了,就高声说“呀,这个红灯真漂亮呀”。小丫头被我吸引过来,然后我又说“走呀,前面还有一盏绿颜色的呢,快去看”。就这样郑好牵着妈妈的手,一路数着“红颜色的灯”“绿颜色的灯”顺利的回到家。3个月前郑好开始拒绝早晨起床后穿衣服。她穿着小睡衣象个小泥鳅一样在妈妈怀里打挺。一开始我真是大为光火,发过脾气,也打过屁屁,毫无效果。后来我开始尝试和她作游戏。起床后抱她在怀里,温柔的对她说“咱们来火车钻山洞的游戏吧”。然后一面往她身上套衣服,一面念儿歌“二只火车钻山洞,左边的火车钻进左边的山洞,右边的火车钻进右边的山洞,呜……,2列火车钻出洞”,郑好很乐意玩这个游戏,后来每次和妈妈一起说。既穿好了衣服,还学会了分清左和右,一举两得。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不予理睬。这种情况多适用于在家中孩子无理取闹时。郑好有时在家中会躺在地板上,她明知道大人是不让她躺的。可是不知道哪一会她就会耍赖一样躺下,眼睛还不时斜瞟着妈妈,好像在故意气你。如果你问她“妈妈告诉过你,地上有什么来着?”她会嘴角含着笑说“地上有虫虫,钻宝宝屁屁里。”瞧,她比谁都明白,可她就是不起来。没有办法,只好不予理睬,反正是木地板也不会很凉。装作看不见她,最好再躲到另一间房里。过一会,再瞧,哈哈,小丫头觉得没有意思,自己早爬起来啦。有些时候给于适当的惩罚也很有必要。这样可以让她知道有些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五一节带郑好回老家,看到了她从未见过的大牛,狗,猪,等等。郑好很兴奋,她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家伙,非要去摸。劝说无效之后,妈妈抓过她的小手“使劲”咬了一下,告诉宝宝“疼吧?这些家伙都会咬人的。”郑好终于有所收敛。类似的事情很多,比如正在烧水的壶,宝宝非要去摸,可以拉过她的小手,让热腾腾的壶壁轻轻“烫”一下,一般情况下她是不敢再碰了。但是也不能事事都要对抗孩子,有时候满足一下孩子的欲望也是必须的。孩子对于身边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正因为如此她们才想什么都去碰碰,试试。一味地制止他们,可能会扼杀孩子还在 芽中的求知欲。所以,我在很多情况下只要条件许可都由着她。比如有时在花园里,郑好会骑着小车乱跑,不会按你想的目的地走最捷径。我一般不制止她,只是跟在她的后面,虽然最后到达目的费的时间长了,但宝贝很快乐,我觉得还是值得的。我们家的电视机遥控器已经被郑好摔坏了3个,但我仍然不限制她拿遥控器玩。因为这么个黑黑,长长的小东西能够控制大大的电视,使得电视画面换来换去,这个肯定在她的小脑瓜中充满了神秘。所以我由着她去玩遥控器。家里的计算机也是如此。郑好特别喜欢把键盘敲地啪啪响,然后看显示器上蹦出来的一个个小对话框。虽然她还不会使用,但她已经开始觉得其中奥妙无穷,我觉得下一步也许就是她开始去探索这其中的奥妙了。总而言之,对宝贝的反抗期,既不能一味满足,养成一个小霸王;也不能事事限制,使孩子变成一个没有独立性和个性的人。所以父母应该因势利导,顺利帮孩子度过反抗期。所以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重大就在于此了。快乐的妞妞妈的回复(写于9/11/20017:45:34PM)真好!值得借鉴!

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在工作和实践中,我经常接待一些“无助”的父母,他们带着烦恼前来,要求帮助矫正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出现的各种不良问题,看着他们愁苦不堪的神情,我常询问他们,父母与孩子应该怎样相处?孩子应该怎样长大?我们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是什么呢?很多家长都反而无语了。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存在过多的偏执而难以自知,我就把咨询中和家长经常探讨的话题简要归纳如下,希望有助于消除家庭教育的部分盲点

一、孩子是问路的客人

从离开母体的一刻,孩子就开始成长为自己,虽然在父母身边,却再也不属于父母了。他们带着自己的生命和思想,开始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在最初岁月里,父母就是他的带路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孩子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做父母的就是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每一个好奇。

无论我们招待多么周到,我们都既然孩子是客人,始终都是要去属于自己的目的地,因此客人是迟早要上路的。父母所能做的,不过是尽最大可能陪孩子走一段路而已。

这种对孩子的心态就是尊重。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简单地表现在对孩子讲话客气,不打骂孩子,或是让孩子做出他自己的选择,家长不干涉等等,而是表现在对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成长的潜力,这种成长潜力有着自己发展的规律与方向,作为家长只要配合着这种成长力量,孩子就能将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

父母需要逐渐正视一个事实——自己的孩子已经一点一点长大,不再是那个事事需要他们指导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小娃娃。为此,家长必须学会忍受分离的焦虑,陪伴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远离自己的、独立的成年人。

二、让孩子长大

“父母为我们安排好了生活的一切,让我们只管学习,不用操心别的”,相信这是许多父母爱孩的主要方式,甚至有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的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包办了一切,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这就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

父母的包办和溺爱其实包含了很多父母的期望,在这些期望值背后又隐藏着父母自身尚未实现的生活愿望,父母将其寄托在孩子身上,但这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象的。于是,孩子最终将生活在父母的,而不是自己构想的世界里,不能按自己对世界的愿望去生活。

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0~2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2~4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三、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如果我们一直把教育孩子当作责任,感觉就像负债一样,很沉重也很有压力。但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想法,教育孩子其实充满乐趣,看着他们的笑脸、看着他们健康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而且孩子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教会我们懂得生活,让我们做一个更好更完美的人。

孩子让我们成为父母,初为父母的我们和刚来到 人世的他们一样对未来是一片空白。陪孩子长大,父母碰到的永远都是第一次,虽然我们教会孩子吃饭、穿衣、走路、说话、如何生存,但是因为有了孩子,我们才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孝顺的意义。因为有了孩子,我们看重家庭,看重责任;因为有了孩子,我们更懂得人生是快乐和烦扰的交响曲,变得从容,变得坦然;因为他们,我们学会如何生活。

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是否有对孩子情绪化的责骂,不分青红皂白的惩罚?肯定是有的。但不论如何,他们都能随时原谅我们,继续给我们最温馨的拥抱,最灿烂的笑容。孩子的心境比我们更宽广!孩子教会我们真诚地宽待别人。

孩子教会我们爱是不计回报的付出。随着孩子的成长,从对孩子没有要求到希望他们什么都要做好,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孩子对我们呢?从什么都依赖我们到只是希望我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就好。孩子给了我们最无私的爱,我们是否知道?

孩子是父母的老师,让我们用感激的心看待他们,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用平等的语言引导他们,用赏识的眼光赞赏他们,回归生命初期的纯真、宽容与善良,允许孩子保留心中的真善美,才能使他们成为快乐的孩子,继而成为成功的孩子!

本文Hash:5c39a6eff2778b22dbe2388cdaa60f2570be63b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