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孟母知道孟子说谎...

小孩没有不说谎的。但父母应该小心,别为了纠正说谎,而逼孩子说更多谎。

《孟子》中有段文字,记录下孟子某次说谎的过程。在〈公孙丑下〉,孟子要去朝觐,齐宣王派人来传话:「我着凉了没办法上朝,请先生明天再来好吗?」孟子回答:「不巧我也病了,明天不能去。」第二天孟子就出门,去向某大夫弔丧。没想到孟子一走,齐王派遣的医生就来了,孟子的堂弟只好说:「他今天有点好转就去朝觐,搞不好已经到了。」一边赶忙请人去通知孟子,叫他别回家,快去见齐王。孟子却死不愿意,只好转去朋友家过夜。

我举孟子为例,并不是要证明说谎没什么不好。诚实当然是重要的,诚实必须被奉为美德,人跟人之间才有信任。孟子的例子却点出一个事实:在大人的世界裡,说谎真的很寻常。

说谎不见得是坏小孩

何止大人,小孩也是。学者研究,小孩两岁就开始说谎。一开始小孩很笨,没擦嘴就否认偷吃饼乾,四岁懂得先擦嘴,七岁则懂得编故事圆谎。

爸妈炫耀很会教小孩,最可笑的一种正是「小孩从不对我说谎」。依据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心理学家维多利亚‧塔娃儿(VictoriaTalwar)研究,几乎所有爸妈都一样,听出小孩谎言的命中率只有一半,跟乱猜差不多。如果你真认为小孩从不对你说谎,应该只有叁种可能:一、小孩太聪明,总骗得过你﹔二、小孩有亚斯伯格,不会说谎﹔叁、你自己有亚斯伯格,无法感受为何他人需要说谎。

既然小孩都说谎,十岁以前的说谎就不应该与坏品德划上等号。中学阶段有些孩子的确会说谎中伤别人,这在国小阶段却绝少。一般说来,小孩说谎的动机很单纯,就是运用一种能力。这跟小孩一旦学会讲「不要」就会多多讲一样,他一旦发现说谎可以躲过大人一句「那样不行」,他就会多多说谎。

在这阶段,大人如果只是戳破他谎言,叫他以后不可说谎,传授的到底是诚实的重要呢,还是圆谎技巧?答案可能是后者。如果不说谎挨骂,谎言被戳破也挨骂,说谎依然值得一试,毕竟还有谎言不被戳破这第叁种可能。

爸妈都不希望在纠正说谎的过程中,反而教会小孩圆谎。谁都不希望小孩说谎成癖。说谎癖(compulsivelying)是一种病,患者说谎往往没任何理由,就好像偷窃狂偷的都是不需要的东西一样。不过,说谎癖患者绝少,粗估千人中只有一人。

扣除说谎癖,一般人说谎总是有理由的。以《孟子》那段文字中的堂弟为例,他说的是百分百善意谎言,目的是为了保护孟子。小孩说这种谎,爸妈除非是被骗的对象,不然都会夸他懂事,懂得顾全大局,绝不可能教他:「你干么帮堂哥圆谎?你应该说实话,就说他没生病,只是闹脾气。」

12

父母如果从不对孩子说不

父母普遍都认为对于孩子不能过分的溺爱,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那么在遇到老人对孩子特别宠爱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春节,姥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老人总是特别疼孩子。每天,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伺候我家的宝贝女儿身上,从穿衣吃饭、刷牙洗脸这样的常规服务,到扮老猫、扮大马、扮乌龟的特殊任务,全都兴高采烈地搞一人承包。整天乐呵呵地忙上忙下,让我乐得清闲。唯独有一个问题比较麻烦,就是她惯孩子惯得实在有点儿离谱儿。

疼爱并不能带来喜爱

就好比今天早晨,她先是准备好一大桌丰盛的早餐,然后才去毕恭毕敬地把小公主叫醒,一脸灿烂地哄她起床。可女儿到了饭桌前,看见有煮蛋,竟然丝毫不领情,小脸一扭,嚷嚷着要吃炒蛋。结果,我这可爱的老妈,就像听了冲锋号一般,直接转身冲进了厨房。要不是我拦着,估计又得有两个鸡蛋提前阵亡了。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她特别沮丧―去幼儿园的路上,姥姥问女儿:“你最喜欢的人是谁啊?”――“妈妈呗!”

如此冰冷的现实,无疑严重打击了姥姥那颗脆弱的心灵。到家以后,她把整件事情讲给我听,口气中满是嫉妒的味道:“还是自己生的亲啊!亲娘亲,骨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别人怎么疼都没有用啊!”

孩子的教育

姥姥想不明白:怎么你天天管孩子,我天天疼,可最后这孩子心里还是向着你呢?

“当然向着我了!你平时什么都听她的、依她的,在她看来,你连她都搞不定,遇到事情她还能指望你搞定吗?”我嘀咕道。

“可我舍不得啊……”

超级大好人=没有力量

舍不得对孩子说“不”,肯定不是我家姥姥一个人的困扰。在我的工作中,经常听到有家长发出如此感慨:一看到孩子那双黑黝黝、水汪汪充满期盼的大眼睛,整个人都像充满了无敌神力一般亢奋,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赶紧帮他实现愿望,哪里还顾得上考虑应该不应该!

所以,他们无法拒绝孩子的任何要求,更喜欢采用一些小手段去应付了事,蒙混过关。就像我家姥姥一样,他们爱说“快点把鞋子穿好,爸爸快要到家了”,或者“我不能给你买这个玩具,钱都在你妈妈那里,下次你找妈妈要”,而很少会痛痛快快地说出“不可以”。

总之,他们只会呈现环境和条件的不允许,而坚决不会表达他们的不允许。在孩子面前,他们永远扮演超级大好人。

只可惜,在孩子心中,这样的大好人却是一个缺乏力量的人。和他们在一起,孩子相信自己是强大的一方,同时也是必须考虑应对一切问题的一方。在这种状态下,表面上看孩子掌控一切,但潜意识里却缺乏安全,那种由于被限制而感到的安全。

禁忌的另一面是安全感

很多截然相反的东西都是相互依存的。从来没有听过“不”,就无法确认什么是“是”;从来没有被限制的人,反而体验不到基于安全之上的真正自由。

想象一下,如果你独自一人置身于漫无边际的草原荒漠,最为强烈的感受,大概也不是自由,而更多是恐慌吧!(不要跟我套用森林公园的经验,你心里知道森林公园也是有安全边界的)只有等你盖好一间茅屋,确认围墙坚固之后,才会安心睡觉不是吗?围墙是限制,同时也是安全的保障。

再比如,当你去非洲埃及那些文化习俗与我们有很大不同的地方旅行时,导游的很多废话你都不会太在意,但如果听到“以下这些行为在当地是禁忌,千万不能……”时,你一定会竖起耳朵边听边记。

因为只有确定了什么 是“不可以”的,你才能确认:哦!只要我不做这些“不可以”的,我再做任何其他的事情都一定是“可以的”。

所以,当父母明令禁止孩子不可以玩火、不可以咬电线、不可以像爸爸一样喝酒的同时,也就等于在向孩子做出了强有力的保证――在这些行为之外,你就是安全的。因此,孩子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玩除了火之外的各种东西,去咬除了电线之外的各式物件,去喝除了酒之外的所有饮料。

这就是限制带来的安全感。

小编总结: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否有道理一味的满足,是对教育孩子不好的影响,父母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应该慎重考虑。

本文Hash:db25940c600fa55fa96b8bd563e3ab1202d71439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