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说谎

刘超在班里是出了名的淘气包。但是从上个月起,他成了全年级老师都格外同情和心疼的孩子――因为在迎接期末考试的那次家长会上,刘超的位子上是空的,他痛苦地告诉老师:他的父母已经离婚,母亲去了外地,父亲则经常很晚回家。

但这种状况只持续了一个月。

上周五,班主任在学校门口遇到了来接儿子的刘超父亲,才从刘超父亲的口中得知,他们夫妻根本没有离婚,母亲也没有出走,小刘超每天还吃着妈妈精心烹调的饭菜。得知真相后,班主任和父亲都异常震惊:一个才上初中的孩子竟然能“不留痕迹”地骗过这么多成年人!

小易正读初二,不久前迷恋上了网络,为了能“痛痛快快”地上网,他对老师说了个“弥天大谎”:由于远在老家的奶奶得了重病,他们一家人都要回老家去。之后,他又拿着数学作业纸,骗来了爸爸的签名,自己在已有家长签字的空白作业纸上写上了请假的原因交给了老师。这以后,他每天向父母要5元早饭钱早早儿出门,下午5时左右到家,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直到有一天父亲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小易的学习成绩,才把谎话揭穿。

说谎的孩子不分好坏,好孩子同样存在着说谎的现象。

一次,韦老师因为生病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上班后碰到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小勤。小勤亲热地跑到韦老师面前问长问短,一句“您这一个星期没来,我都想您了”,让韦老师非常感动,于是对小勤特别关照。但后来,韦老师发现只要有哪个老师有一两天没来上班,小勤都会亲热地说上一句“我都想您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韦老师无意中听到小勤在给另一个班的小姐妹传授经验:“这些老师就吃这套,他们不会在乎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他们,只要能和老师搞好关系,说点儿违心的话怕什么!”韦老师听到这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分不清是什么滋味。

据做学生工作的韦老师介绍,这些“好孩子”“聪明”地把一些社会上的习气带到了学校,“这是一种假成熟、假社会化”。而且,由于他们的“谎话”更“高级”、更不露痕迹,从而很少受到批评。再加上他们通常是老师面前的“红人”,老师们即使发现了这些孩子“心口不一”,也不会太在意。但是,就是这些“小瑕疵”极有可能使这些“好孩子”学会“走捷径”,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并不是上学的孩子才说谎,不少家长痛心地发现,自己身边那个只有几岁的“小宝宝”竟然也说起了谎话,而且还很难识破。

吕女士有一个四岁半的可爱女儿。一天,女儿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你能不上班在家陪我吗?”吕女士没有答应女儿的请求。上午10时多,她在办公室接到家中保姆打来的电话,说女儿在家里不停地抽搐,还说头疼、看东西有重影。吕女士心急火燎地赶回了家,把女儿送到了医院,但是大夫并没有给女儿检查出什么毛病。出了医院,吕女士带女儿到了麦当劳,看着女儿兴高采烈的样子,吕女士被心里突然闪出的念头吓了一跳:难道女儿在说谎?

一般来说,孩子的谎言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无意识地模仿成人;

(2)成人有意地教唆;

(3)为了逃避批评、打骂;

(4)为讨成人喜欢;

(5)将向往的事当做已发生的事来说。

作为父母可采取以下方法:

好言教育。孩子由于不想睡觉或是被要求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便会采用撒谎的手段来逃避。这时,父母首先一定要告诫孩子这是不好的行为,下次不要再有类似的情况。同时要晓之以理,分析一下原因,告诉孩子 这样做的理由,比如不睡觉明天就没法去见小朋友等等,必要时可讲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例子,起一个表率作用。

分析症结,对症下药。找到孩子撒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孩子撒谎,再对症下药。同时要奖赏说真话的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就应该肯定他的做人之道,并引导他不断完善自己。父母不要用打骂、惩罚、斥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避免孩子用谎言来应付成人,保护自己。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如果是因家长的原因造成孩子说谎,家长也应检讨自己,并对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当孩子知道说谎得不到任何好处或没有必要时,自然就不会去说了。

如何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

  日常生活中,儿童说谎的情况十分常见,他们说谎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将想象和现实世界混淆。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就像来信中的家长所说,“和我说话的时候会自己凭空想象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说的和真事一样,不知道的人会认为她说的是真话呢。” 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的想象。有时孩子把她所想象的事物当成了现实,因为她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有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各种想象和说谎混为一谈,这样责怪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2.为了引起注意而说谎。

  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从而来肯定自己的存在(或许孩子的这个特性与成人常常忽略孩子的存在有关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例如,孩子说“我的腿上都是小红疙瘩”,而实际上可能只是蚊子咬的一、两个包,他这么说就是要引起家长对他的关切和爱抚。

  3.受成人的暗示而说谎。

  家长不要用暗示性的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黄豆塞到鼻子里去了?”对于这种方式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这时孩子感受到成人语气中的焦虑和紧张,而他们又不能理解原因,因此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成人问话中的“是”和“不是”上,而根本没有注意问题的内容。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黄豆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黄豆滚到桌底下去了”。

  4. 出于自我保护,逃避责任,害怕被惩罚。

  有些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情时,会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为了避免挨打,孩子会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就会说“我肚子疼”。有时孩子是为了逃避批评和谴责而说谎。孩子害怕父母的责骂,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逃避这种痛苦。这种掩饰得到父母的宽恕,于是下一次做错事时,便再以说谎来求得宽恕。

  5.父母的“榜样”作用。

  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说谎,孩子多半也不会诚实。有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就经常不说实话,例如来了电话,爸爸对妈妈说:“如果有人找我,就说我不在”,孩子对大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父母的这些表现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另外,如果大人喜欢夸大其词,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吹得天花乱坠,孩子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效仿大人吹牛说谎。

  ■ 将孩子的描述编成小故事

  对于孩子说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描述写成一个小故事,在和孩子分享故事的同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哪些情节是现实生活中的,哪些是想象的,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有些小孩子爱吹牛,说,我家有一头大象。这种时候家长不用太在意,不要呵斥孩子:别瞎说八道,咱家哪有?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是希望家里有一头大象吗?那下次妈妈带你去看大象。

  ■ 要多抱抱、亲亲孩子

  希望得到注意的孩子,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关注孩子,光忙于自己的工作。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比如夸奖孩子的故事编的真棒,或者当孩子很乖时,家长可以表扬:妈妈今天工作你没有捣乱,真乖。然后抱一抱、亲一亲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爱抚,孩子就不会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而去说些小谎话。

  ■ 不同程度的说谎家长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于那些第一次说谎或是比较较轻的说谎行为时,父母可以表明自己对说谎行为非常反感,要教育孩子以后尽量不要说话,如果说谎了,要向家长承认错误。像那个吃冰糕的小女孩,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说谎后,可以停掉她明天的冰糕作为惩罚,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并表示还想吃,在没有超量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是对于经常说谎的孩子,父母可以时行适当的惩罚,比如孩子去网吧,父母可以停掉他一个月的零花钱或是一些时间的自由。惩罚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说谎的严重性。但不要进行体罚。家长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再次犯错后主动向父母承认错误,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肯定,并可以减轻惩罚。

编辑:amy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孩子总说谎怎么办?

说谎是孩子的一种心理疾病

当你的孩子有意说谎时

如何纠正孩子说谎的毛病

怎样区别孩子的想象与说谎?

本文Hash:7c030b21b1d3486274dd02a87367e609a5af8883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