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唯一一件真能让娃学业优秀的事,剩下的全是然并卵

家长都希望孩子优秀,但怎么培养是个大难题。背古诗?学英文?练钢琴?还是,“放羊”,滋养天赋?其中的利弊各有说法,该听谁的?今天,我们就向您推荐一个全球通用、亘古不变、最有效、最简单、最省钱的培养方法。1是谁决定孩子学业?父or母?

全职陪伴、带娃去博物馆都没用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展开了一项大规模的“早期儿童纵向研究(EarlyChildhoodlongitudinalStudy)”,简称“ECLS”。

研究人员从全美各州,遴选了不同家庭背景、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2万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除了种族、性别、家庭收入、学习成绩、父母教育程度、子女数量等资料收集,研究人员还通过访问、观察,采集了大量这些学生亲子互动、家庭生活的细节。

随后,研究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试图找出那些与孩子学业表现相关的因素。

最后,ECLS找到了8个跟孩子的学业表现存在极强关联性的因素,还发现另外8个因素毫无卵用(当然,这8个都是通常被认为很有用的,要不然研究人员也不会想起来去采集这些信息了)。

极相关的8个因素:

1、学生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

2、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

3、母亲在30岁后生下第一个孩子;

4、孩子出生时体重较轻;

5、父母在家说英语;

6、孩子是领养的;

7、父母参加PTA(家长教师联合会);

8、家中有很多藏书。

然并卵的8个因素:

1、家庭非常和睦;

2、父母最近刚搬到一个较好的社区;

3、母亲在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期间不工作;

4、孩子参加了儿童发展起步计划;

5、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6、孩子经常被打屁股;

7、孩子经常看电视;

8、父母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注意:这些因素和孩子的学业表现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仔细分析一下这16个因素,会发现很多更深层次的信息。比如:

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父母很可能受教育程度更高(反之亦然),也更重视自身及子女的教育,并因而多买书、参加PTA;

30岁以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女性很可能受教育程度更高或职业发展更好,对孩子的降临也准备得更充分;

“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孩子很可能是早产儿或有其他健康问题(这也能部分反映父母的知识、医疗及经济条件),这和“孩子是领养的”一样,会对学生的学业表现造成负面影响;

但,搬到一个好社区是没什么用的,就像一双好鞋不能让你跳得更高一样,教育孩子这件事你也指望不上邻居;

电视本身是中性的,经常看不一定影响学业,看什么才是关键,看没营养的垃圾电视剧,还是科教内容,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打屁股为什么没影响呢?按理说,经常打孩子屁股的家长应该是不开明的啊?但能在接受教育部官员访问时,承认自己“经常打孩子屁股”的家长,肯定是坦诚的,坦诚的正面影响或许更大。

为什么家庭和睦、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每天给孩子读书、母亲在孩子学前不工作,也是然并卵呢?这不都是父母重视孩子的体现么?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史蒂芬·列维特(StevenDavidLevitt)认为,只有父母本身的特质,即“父母是怎样的人”,才能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而父母针对孩子的行为,即“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全是然并卵。

▲史蒂芬·列维特

也就是说,总体而言(个别反例总是有的),如果父母不上进、不读书,天天围着孩子转(不管全职陪伴还是去博物馆)也没用,如果父母事业有成爱读书,孩子也不会太差。

好了,我们再回顾 一下有助孩子学业表现的6个因素,去掉很美国的(父母讲英语、参加PTA),已经没法改的(30岁以后生孩子),只剩下3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社会经济地位高、家中有很多藏书。

良好教育和社会经济地位都非一日之功,所以,想让孩子学业进步的家长不妨从读书开始突破。

2你就是你读的书

大脑该试着消化各种书籍

雨果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阅读是对人的全面塑造——获取知识、锻炼思维、检视你的内心、构建精神世界,最终,你读的每一段文字都会成为你的品格、气质、趣味。

Youarewhatyouread.你,就是你读的书。

所以,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都一致认为阅读应兼顾“专精”和“广博”。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曾这样总结他的读书心得:1、精读一部书,翻阅多遍以深思,让它成为人生的骨干;2、泛读不偏食,汲取多方养分,锻炼大脑。

“我年轻时读书有严重的偏爱,但后来迫于需要,读书的范围便慢慢广泛了。因为我觉悟到,就像健康的人体需要各种养分一样,想训练一个思维敏捷的大脑,消化各种书籍是极为重要的。”

平衡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对家长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小朋友。

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晒了一张照片。

照片中,扎克伯格正跟妻子给刚出生的女儿读《给宝宝的量子物理(QuantumPhysicsforBabies)》,还说,他喜欢给女儿读书,未来一年将是“童书之年”。

一时间,评论四起。有人追捧,“科技大牛给女儿读的书就是不一样”;有人羡慕,“扎克伯格的女儿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了”;也有人怀疑,“孩子这么小,听得懂么”;还有人质疑扎克伯格作秀摆拍。

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费利(ChrisFerrie)倒是跳出来给扎克伯格点赞,并幽默地评论说:“仔细看,我敢肯定小宝宝是睡着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我的书催眠的。”

费利是一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也是三个娃的爹,他把数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及实验知识做成了一套简单易懂的绘本。

在儿子Maxwell刚学着说话的时候,费利就念自己写的这套书给他。“在他最先学会的10个词里,就有‘电子’这个词,最先会说的句子里就有‘电子有能量’。”

▲费利一家

塞斯·洛迪(SethLloyd)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及物理学教授,他自称“量子技工”,是量子物理学的权威专家。他认为,很多成人无法理解的量子物理学,小婴儿却是生来就懂的。

洛迪教授说,一个小婴儿即使看到有人把玩具放进了盒子B,也还是会去以前放过玩具的盒子A翻找。“因为,玩具藏起来看不到了,那么就有可能在任何地方,而这正是量子物理的研究基础。”“量子直觉”更被称为小婴儿与生俱来的五大天赋之一(另外四个包括韵律感、游泳等,所以扎克伯格又秀娃游泳了)。

所以,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假设父母不懂量子物理,那他们很可能认为孩子也不会懂,也不会试图让孩子懂,孩子无法获得相关信息,就不可能进入相关领域探索成长,即使TA极具天赋。(没准这些家长还会觉得扎克伯格摆拍作秀。)

其他知识领域与此同理。父母不懂得越多,孩子的世界越狭窄,选择也越少。

这就像挑食,除了受地域、季节、经济条件所限,如果父母都挑,这不买,那不吃,那孩子吃到的就只能是父母双方挑拣后的食物,一旦孩子也学会了挑食,自己再挑一轮……不营养不良才怪呢!

现在你知道父母为什么应该多读书、多藏书了吧?多一本书,孩子就多了一种发展的可能。

费利的儿子Maxwell最先学会 10个词里就有“电子”,这意味着他从小就知道还有一个微观世界的存在。想想看,大多数人家的娃最先学会的10个词都是啥?范围又有多大呢?

所以,正如费利所说:“如果我们想培养新一代的物理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就要从父母开始。”

就这点来说,扎克伯格真是个难得的好爹。过去几年,他每年都会挑战自己学新东西,包括吃素食、每天约见一个除公司员工之外的人等等。2014年他下决心学中文,去年10月就能在清华大学用中文演讲了。

2015年初,扎克伯格宣布每两周读一本新书,并在Facebook上开设“AYearofBooks”专页,分享书单及心得。年底,这个计划顺利完成,除了保证了数量,扎克伯格的阅读范围也相当广,涉及人类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科技、创新等领域,还有科幻小说。

▲部分扎克伯格2015年读的书

2016年初,扎克伯格又公布了新的挑战计划——跑完365英里,并将之命名为“AYearofRunning”。

扎克伯格写道:“365英里(约587公里)是相当多的跑步量,不过并非遥不可及。我们每天只需完成一英里,按正常速度跑,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目标。”

你说,有这么个不断用各种形式探索世界的励志爹当榜样,Max能不优秀么?

3书是一辈子的亲子纽带

爱阅读的父母和孩子没代沟

2013年,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曾红遍网络。文中,作者谈到了自己在从德国飞上海的飞机上的观察:

“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3年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在18到70岁的国民中,阅读率为54.9%,也就是说,在中国有45%的人很少阅读。

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北欧国家人均每年读24本书,几乎是中国的6倍。美国人年均阅读7本书,韩国人11本,日本、法国8.4本,连泰国人都平均每年读5本书。

这些数据多多少少印证了孟莎美在飞机上的观察。

在全世界最爱读书的北欧,大量阅读导致人们的知识面普遍很广,于是,书籍就成了最好的社交媒介。即使初次见面,天文、地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围绕书籍总能找到话题、展开讨论,拉近距离。

▲在北欧,读书的人随处可见

其实,亲子之间也可以这样,以书为媒,建立情感纽带。

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长大了、独立了,不听话了,有代沟了。代沟的本质是两代人因为三观及生活趣味的差异导致的心理隔阂。试想,一个坚持长期、广泛、大量阅读的人,必然心态开放、见识广博、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具有同理心。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子女,又怎么会不能接纳、包容彼此的不同?怎么会因为代沟影响亲子关系呢?

威尔•施瓦尔贝(WillSchwalbe)是世界知名出版公司海博隆(HyperionBooks)的高级副总裁和总编辑,曾任《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的撰稿记者。

施瓦尔贝的母亲玛丽•安妮•施瓦尔贝(MaryAnneSchwalbe)是致力于捍卫女权的美国知名慈善家,经常前往贫穷国家。有一次,她去阿富汗建造医院,忽觉身体不适,回国就医后却发现患上了罕见的晚期胰脏癌。

施瓦尔贝和母亲感情极好,在陪伴妈妈的最后时光里,母子俩分享了很多他们共同读过的书——《在切瑟尔海滩上》、《灿烂千阳》、《 猬的优雅》……

▲施瓦尔贝母子

后来,施瓦尔贝把这段和母亲共读的最后时光写成了一本书——《生命最后的读书会(TheEndofYourLifeBookClub)》。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中英文版

施瓦尔贝说这段共读的时光抚平了疾病和死亡带来的伤痛,“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不必在意生病与否,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母亲和一个儿子携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阅读提供的沉着力量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尤其是面临母亲生病的恐慌和巨变时。”

正如母子俩共同阅读的《恢复理智》的作者卡巴金所说的:“你阻止不了波涛汹涌,但你能学会踏浪而行。”

父母子女要一起生活、成长、经历各种挑战,然后孩子独立远行,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分别。但有了书籍做纽带,你和孩子的精神就是相通的,能超越时空的界限,彼此相伴,彼此温暖。

所以,不管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孩子的学业进步、未来发展,还是为了没有代沟的亲子关系、超越时空的情感纽带……

我们都该长期、广泛、大量地——阅读,不是吗?

表达爱是需要学习的一件事

当宝宝的小手“啪”一声抡下去,你是否意识到,他那一记“狠心”的巴掌更多的居然是对被打者浓浓的喜爱之情呢?你又是否意识到,面对宝宝的“打人”行为,你的呵斥甚至体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呢?

可可和楚楚的打斗游戏

某一日,朋友带着3岁的可可到我家来玩,正好她哥哥的孩子——2岁的楚楚也跟着爷爷奶奶到北京住些日子,于是一并跟过来玩。两个宝宝进了屋,就别提多热闹了。进屋不到两分钟,2岁的楚楚就对3岁的可可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啪!”只听一声脆响,可可的小脸蛋上挨了重重的一击。大约是被打痛了,可可立刻大哭起来。可可妈害怕可可反击伤到楚楚,赶紧过去搂住可可,对他进行安抚,并且不失时机地将楚楚教导了一番:“楚楚,不可以打哥哥!”

可是,可可那边哭声刚落幕,楚楚这边又笑眯眯地抡着小巴掌凑上去了。更糟糕的是,可可这次趁妈妈不注意,对着弟弟狠狠地拍了一下。楚楚也大声哭了起来。可可妈看到可可打弟弟,立刻急了,照着可可的小手拍了一下,于是一轮更凶猛的哭闹开始了。正在厨房准备水果的我赶紧出来,协助可可妈将两个小家伙安抚好了。那边可可妈刚一松懈,楚楚便挣脱开大人的手,举着巴掌奔向可可。我立刻捉住了楚楚的小手,温和地看着他的眼睛:“你想跟可可哥哥玩,对不对?”还不太会说话的楚楚使劲点了点头,“嗯”了一声。“你喜欢哥哥,对不对?”“嗯!”楚楚再度使劲点了点头。我抓住他的小手,把他领到可可面前:“你喜欢哥哥,那就亲亲哥哥吧!”楚楚顺从地亲了哥哥一下。“你还可以拥抱一下哥哥!”我把他的小手拉过去,围住可可。“你还可以跟哥哥握握手!”“你还可以跟哥哥一起做游戏,你看,这样……”

接下来,楚楚就热衷于刚刚掌握的亲吻、拥抱和握手等游戏,全然忘了要对着可可巴掌相向。于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打斗也销声匿迹了。

父母的两种典型反应

对于3岁以内的宝宝来说,类似楚楚和可可之间的这种打斗行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当看到宝宝有打人的行为,父母一般都会很焦虑:天哪,这小家伙居然如此好斗!如果伤害了别的小朋友怎么办?不行!这个坏习惯一定得治!于是,在说教无效的情况下,父母的呵斥甚至体罚可能就都紧跟着出现。不过,如果是自家的宝宝挨了打,并且挨了打还不知道还手,家长就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了:这小家伙,居然这么窝囊,老是受人欺负,而且还不知道还手!不行,我可得赶紧告诉他,你不要主动打人,但是,如果别人打你,你就狠狠地打回去!

事与愿违的是,打人的宝宝不会因为父母的呵斥和体罚而学会更友好地跟人相处,他要么变得战战兢兢,谁都不敢惹,要么更加变本加厉地攻击他人。而被打的宝宝呢,可能会在父母的教导下学会反击他人来保护自己,并因此变得富有攻击性,他也可能感觉到更多的压力,进而畏惧与人交往,最终只有躲进小楼自成一统,减少了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

在看到宝宝有打人的行为或者被别的宝宝打之后,很多父母之所以有以上的两种反应,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不了解宝宝打人行为背后的秘密,而只关注了打人这种行为表面上的意义。实际上,婴幼儿打人的行为与我们想象的攻击性行为很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

宝宝心理揭秘:打你也是爱

记得有位朋友家的宝宝4岁,老师总是告状,说他打幼儿园的小朋友。等宝宝回到家,这位朋友决定要管教小家伙一 。不过,他还算民主,没有直接上去就呵斥惩罚宝宝,相反,他先花时间去了解了一下情况,问宝宝为什么要打人。结果,小家伙的答案出人意料:“因为我喜欢他呀!”诚然,宝宝的打人行为有时候确实包含了某些“暴力”的因素,但是,对于低龄的宝宝来说,“因为我喜欢他”,才是他打人行为背后最真实的内心独白。

如果我们留心去跟周围的妈妈交流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当妈妈将低龄的宝宝抱在怀里的时候,很多宝宝都曾经有过打妈妈脸和头的行为。并且,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很多宝宝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打妈妈或者其他跟他特别亲近的人,却不打别人,仿佛只有妈妈比较好欺负似的。为了制止宝宝这种“暴力行为”,妈妈们一开始都会耐心地告诉宝宝“不能打人”,如果小家伙继续“屡教不改”,妈妈就会很严肃地呵斥他,再不改,妈妈就会象征性地打他的小手,于是这个事情就有了很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令人遗憾的是,对宝宝来说,妈妈的这些处理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它们还在他的心目中变成了非常有趣的游戏,于是宝宝会乐此不疲,继续他的打人行为。对宝宝来说,他爱妈妈,所以才要“打”妈妈,他打妈妈的行为,就和他见到喜爱的玩具便喜欢拿手去拍打一个道理。从玩具到妈妈,再到他喜爱的小朋友,他都会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喜爱之情。

因为不知道还有更多的其他技巧来表达喜爱之情,“打人”就成了宝宝表达这种感情的最直接方式。当然,除了直接表达爱,宝宝打人还有另外一层原因,这个原因也与爱有关,那就是吸引所爱的人的注意。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很多妈妈在宝宝身上耗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之后,开始将注意力多多少少转移到一些别的事情上,于是,她们不再像宝宝小的时候那样,去惊奇地关注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可爱的表情。妈妈对宝宝的关注少了,而宝宝对妈妈关注的需求丝毫没有递减,于是,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就会失衡,宝宝难免就会有一种受到冷落的感觉。也许某一次,他无意间有了打人的行为,妈妈看到了,立刻去管教他,而打人的行为与妈妈给予关注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很快就被宝宝所察觉,小家伙马上会十分聪明地意识到,当妈妈关注别的事情的时候,只要他有打人行为,他立刻就可以成功获得妈妈的关注,那么,他就会更加依赖通过这种行为来吸引妈妈的注意。

表达爱是需要学习的一件事

除了前面提到的想要吸引所爱的人的注意之外,宝宝的“打人”行为还有别的原因。对于低幼的宝宝来说,“手快于心”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加上还没有学会更多别的表达技巧,除了哭闹和喊叫,他们会更多地依赖快速行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只要看到喜爱的事物,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手去接触这个事物。当然,他的接触会没轻没重,如果不理解宝宝的这种特点,我们成人就很容易将其误解为“打”。

在一些在幼儿园、小学等场所进行的调查发现,孩子们普遍不懂什么是爱,也不清楚如何恰当地表达爱。导致这种情形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宝宝很小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没有教会他什么是爱以及如何表达爱。更糟糕的是,我们甚至还会在无形中扼杀宝宝表达爱的需求、否定宝宝表达爱的行为,促使他走向不懂爱的边缘。比如,宝宝因为喜爱之情“打”了别的小朋友,很多家长都会呵斥、惩罚,但是很少有人想到要教给他正确的表达爱的方式,于是宝宝就会很困惑 :“我爱他,为什么还要受惩罚呢?”但是,即便挨了父母的打,即便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疼痛,宝宝也会固执地坚信,父母的这种行为就是爱,于是他就更加认同这种打人的方式,坚持这样来对待他喜爱的人,这就致使他在表达爱的方式上出现行为偏差。

让宝宝从0岁开始学会表达爱

让宝宝从小就学会表达爱,这对他将来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一个懂得爱、知道如何表达爱的人,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爱,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温情与快乐。

只要有心,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悄然渗透,让宝宝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爱以及怎样恰当地表达爱。

*当低龄的宝宝喜欢用手去拍打小朋友的时候,请不要对他说:“不许打小哥哥,你会把他打痛的。”相反,可以对他说:“你喜欢小哥哥吧?那就轻轻地摸他一下(亲他一下,拥抱他一下,跟他拉拉手,把好吃的分给哥哥吃,把玩具给哥哥玩一会儿,和哥哥一起这样玩),你看,就像这样!”

*当小宝宝一定要妈妈为他做任何事情、不允许别人帮忙或者黏着妈妈时,那就尽可能满足他的需求吧,他不会一辈子黏着妈妈,也不会一辈子都需要妈妈来照顾。

*回到家之后,请用温和的语调和家人聊天,时不时找机会用一些充满温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家人的爱,以实际行动照顾一下其他的家人,比如给刚下班的老公倒杯水、接过妻子手中的袋子等,同时也鼓励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爸爸拿双拖鞋、给妈妈捶捶酸痛的背。毕竟,父母是宝宝最好的楷模。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拥抱一下宝宝、亲吻一下宝宝,将他抱起来举个高高。

*不管宝宝做什么,在他兴高采烈的时候,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以赞赏的姿态拍拍他的小脑袋、小脸蛋或者小肩膀;当他感觉沮丧的时候,给他一个温情的拥抱或者轻轻地拍拍他,让他感觉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当他难过的时候,紧紧地将他搂在怀里,让他感觉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本文Hash:04ac79ff392c8cb8789a19b58f2c01a44dd116e2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