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过程中微笑的魅力

孩子的成长过程除了需要家长的教诲外,同时也需要父母的肯定和认可。这其中,父母如果时常对孩子的微笑,那会是对孩子一个很大肯定。下面将为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看看教育孩子中微笑的魅力。一位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她说孩子散漫,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做事不用心,去学游泳,直到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会了,他还不会,最后两天才被老师逼会,因为他怕冷,不愿在水里呆;错别字,“以经,因该”,的、地、得的用法,一错就是好几年;写作是最头疼的问题。为了培养了他读书的习惯,给他买了很多书,可他的写作水平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水平,语言贫乏,逻辑性差,更不用提什么创意和修辞了。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仍然不见效。这位母亲还将她给儿子的信一并寄给我。儿子:坦白地说,这两天我非常伤心,迷茫,甚至绝望。我不明白,为什么让你明白一个道理这么难?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你却做不到?我从没觉得你是一个坏孩子,你善良,有爱心,我总是记得两三岁时我给你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你夺眶而出的泪水,你坚强,四五岁时就和妈妈一起走几公里路,却不喊一声累;你俭朴,从不挑吃拣穿;你独立,主动要求一个人去城里上课。可是,你的弱点也是致命的。你太过懒散,这种懒散由内至外,决定和影响着你的言行举止。因为它,你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因为它,我们俩起早贪黑几年练的乒乓球毫无长进,因为它,协调性不算差的你在学习班的最后两天才学会游泳;因为它,你的字永远写不好、写不对,一错就是几年,你的数学题总是一错再错。你不爱思考,因此,虽然看了很多书,并没有吸收多少。信我反复看了几遍,尽管她使用了那么多“绝望”的语言,我却透过这些叙述真心认为她的孩子非常可爱。就是这个男孩,两三岁时就能被《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感动,四五岁时和大人一起走几公里路,却不喊一声累;身为独生子女,从不挑吃拣穿;小小年纪就主动要求一个人去城里上辅导课。这样的孩子还不值得母亲自豪?可是这位母亲是怎样形容自己的感受呢?——伤心,迷茫,甚至绝望。说实在话,我从这些叙述中根本感觉不到问题有多严重。一个10岁的男孩,爱玩本是天性。至于喜欢搞笑的故事,都很正常,算不得什么毛病。再说作文,现在的一些作文指导,不过是教孩子怎样通过一定的程式拿到高分,既不鼓励孩子表达生动的感受,也谈不到培养丰富的想像力,有时候甚至破坏了孩子们对文学的理解与热爱。风蘼校园的搞笑故事之所以吸引孩子,正因为它们的生动与时尚。公平地说,十年来,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成长下了很大功夫。她提到乒乓球和游泳,不可否认,乒乓球打得好、游泳游得好固然不错,但兵乓球打得不够好、游泳游得差一点也算不了什么,并不妨碍孩子日后的全面发展。我曾问这位母亲,在长达两年起早贪黑的辛苦中,可曾了解过孩子对乒乓球的感受?他喜欢这项运动吗?一个很能吃苦的孩子为什么总喊胳膊疼,这样大运动量的训练他能够承受吗?再说游泳,孩子怕水或者怕冷很正常,况且以他小小的年纪,最终克服畏惧心理学会了,儿子理应得到妈妈的表扬才对呀!再说这位母亲给儿子的信,我不知一个10岁男孩读了会是怎样的感受。我们都有过童年,童年是敏感而脆弱的。但我们成年后,往往会忘记童年的许多感受和体验。在未成年孩子的眼中,母亲通常是最重要的权威,母亲的 一个微笑、一个叹息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母亲的评判往往是最重要的评判。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小小的幼苗,这个幼苗的成长是需要理解和小心呵护的。我的母亲文化不高,但她懂得教育孩子。从小到大,她从未管过我的学习,甚至不大过问我的成绩,但她给了我最重要的三样东西,那就是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和一个男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这三样东西,孩子自己就知道努力,就会进步。一个10岁的男孩,即使母亲很绝望的时候,仍然认为他“善良,有爱心,能吃苦,主动分担家务,热爱劳动”,这些优点可不是随便哪个孩子都会有的。我问那位母亲,你对孩子的这些优点足够珍惜吗,孩子得到了应有的鼓励吗?对于孩子的这些长处,你是否也如对待那些所谓的缺点,“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呢?在我们成长的年代,物质匮乏,父母很少像现在的家长这样对孩子倾注如此大的心力,因此,我们虽然得到的照料少一些,但同时,我们承载的东西也少得多。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使命和期望,从胎教开始,到幼儿园、学前班,到小学、中学、大学,孩子被学业压得抬不起头来。作为家长虽无力改变教育现状,但至少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享受到一点放松的气氛。面对许多家长的困惑,我只提出一个要求——从今天开始,学会微笑,以微笑的表情面对孩子。我要求他们每天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或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有信心,有努力向上的积极性。比如孩子今天主动做了家务,要表扬。孩子准时起床,也要表扬。孩子作业比前一天整洁,还要表扬。即使孩子有缺点有不足,也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要求,不能是命令式,不能是唠叨式,不能是愁眉苦脸式,更不能“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欣赏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夸奖孩子的每一点成功,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同时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继续往前走。

孩子教育过程中的误区

现在很多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仍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他们自以为很懂教育,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教育的误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有的家长会通过夸赞别的孩子的方式来反衬自己孩子的不足,激发孩子“知耻后勇”。专家表示,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不仅感觉不到鼓励,也感觉不到亲人的爱。专家建议,父母千万不要有意或无意地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千万不要随便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

孩子教育过程中的误区

教子案例扎

小宇和瑶瑶是表姐妹,今年都7岁,寒假里,瑶瑶和妈妈到小宇家去玩儿,其间,小宇的妈妈问瑶瑶期末考试成绩如何,瑶瑶非常骄傲地说:“我每门成绩都是满分。”小宇妈妈笑着说:“瑶瑶真棒,从小就听话,所以总能考出好成绩。”之后,妈妈转过头来对小宇说:“你看人家瑶瑶,考得多好,可你怎么就不行,那么简单的算数还做错,我都替你感到羞愧。你就是太爱玩儿、太马虎、太懒,根本就没有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

小宇从小就常常被妈妈训斥,而且妈妈有时候根本不考虑场合。这次,在瑶瑶和小姨面前又遭到妈妈的训斥,这使得原本就没有考满分的小宇心里更加难受了。于是,小宇含着眼泪,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专家点评扎

小宇的妈妈其实是“恨铁不成钢”,却因为方法不对而打击、伤害了女儿的自尊心,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孩子胆怯、自卑的心理。在上面的事例中,小宇的妈妈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首先,妈妈不该当着外人的面大声训斥小宇,这样只会使小宇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让小宇有一种巨大的屈辱感,这样会造成她自惭形秽的心理。而且,当妈妈说自己为小宇感到羞愧时,小宇可能会完全放弃内心的努力,而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在妈妈的心中一点地位也没有。

其次,妈妈拿小宇的成绩和瑶瑶相比较,这使得小宇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怀疑起来。妈妈希望小宇能像瑶瑶一样出色,但从小宇的内心来讲,她感觉那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在妈妈“比较”的压力之下,小宇会感到更不自信。

专家建议扎

第一、父母要尽可能地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首先要从肢体上和孩子保持平等,视孩子身高的不同,父母要下蹲、俯身或坐在高度不等的椅子上,以保证能平视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是被尊重的,进而使他们能够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

第二、父母要摒弃过激和不负责任的语言。父母的语言对于孩子而言,是他们自我认同的重要标准。他们会依靠外在的诸如语言、肢体动作及成人的态度等,来确定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和自己应在社会中的定位,而家长过激的和不负责任的语言,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

第三、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任何比较都是非常有害的。每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性。因此,和孩子交流时都应该从他(她)自己实际的情况出发,而不是做其他孩子的复制品。

第四、不要用夸赞其他孩子的方式来反衬自己孩子的不足。没有什么比夸赞别人、责骂自己更让孩子感到羞辱了,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不仅感觉不到鼓励,也感觉不到亲人的真爱。

第五、不要当众斥责孩子。孩子到了一个相当的年龄之后,他们会察觉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并以此缺点为羞耻。尤其对于生性敏感的孩子来说,他 们会觉得:家人知道我的缺点没关系,但绝不能让外人知道。当孩子听到别人在谈论自己的缺点时,就会产生一种“暗示效应”,这种暗示效应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差孩子、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人、是一个无用多余的人。

第六、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无数的成功与失败。孩子成功时,父母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支持、鼓励,让孩子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安慰,让孩子远离讥笑、贬抑、绝望,让孩子重树信心。

小编总结:要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这会有助于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总是陪伴在孩子身边,永远做孩子的朋友和伙伴的父母,能够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总是强迫孩子做符合自己的意愿的行为,对孩子的要求近乎完美的父母,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沮丧和失落,培养出消极和情绪不健康的孩子。

本文Hash:c7c4450b116df7b05ec3d32a52c19d34109bcbee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