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乐观精神

研究发现,很多孩子的乐观精神跟他们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在对孩子的进行教育时,父母应该多注重孩子乐观精神的培养,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该多给他们鼓励。上期嘟嘟妈问,孩子心理素质差,接受不了不好的事,游戏输了或没有被老师表扬就会生气不高兴,这样输不起的孩子该怎么办?妈妈们认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专家则认为培养乐观的性格才能正视失败和挫折。跟孩子玩游戏用点儿“战术”潼潼妈妈:潼潼曾经对学字游戏非常感兴趣,可她赢了就很高兴,输了就会生气。其实很多孩子都有好胜心理。在玩游戏前,大人每次都要先跟孩子讲“大道理”:玩游戏,可能妈妈获胜,也可能宝宝获胜,无论谁获胜,对方都要祝贺。如果宝宝输了,妈妈要鼓励宝宝:“继续努力,自己努力就会胜利!千万不能哭,哭是没有用的。”做游戏时,为了让孩子记住他的“诺言”,第一次游戏妈妈一定要胜利,通常孩子因为刚许诺过,不会立刻嚎啕大哭;第二次游戏,让孩子获得胜利,这时妈妈可以装做很不高兴的样子,比如说:我不玩了,我输了,我要哭了。这时孩子一般会运用“大道理”:妈妈,你说的,输了要自己努力,哭是没用的。每次玩游戏之前,重复一遍道理,几次过后,孩子就学会这个“游戏规则”,就不会大哭大闹,而且会知道要想胜利,只能靠自己努力。妈妈态度“温柔而坚定”小麦妈妈:宝宝喜欢和我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但开始时她总要求我按她规定的出手好让她赢。我拒绝了,我告诉她:游戏有规则,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玩。当然开始时她完全不能接受,大哭大闹、诅咒威胁是难免的,到后来也会哀求。有时也想心软,觉得不要把孩子搞成这样。但转念一想,如果此时动摇,就会功亏一篑。就是用那种“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我接纳你的哭闹,可不会答应你的要求。一次、二次,三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闹的程度小了许多,慢慢的,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那就是,她也是要输的,哭闹改变不了结果。父母别当孩子面“争强好胜”满满妈:父母平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让他明白,生活中不会事事处处如意。父母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流露出争强好胜的心理,以身作则教导孩子赢了不沾沾自喜,输了也不要乱发脾气、指责抱怨。父母要避免带着成人功利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输赢,把孩子的“第一”和“最好”看淡,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感受和体验胜利和挫折,不断地丰富自己。让孩子总结输的原因然后奖励笑笑妈妈:在小孩情绪低落时,家长要多鼓励,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挫折。比如,笑笑在绘画课上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就告诉他:“我们不可能每次将事情都做到最好,上一次唱歌比赛,老师就表扬你很棒,虽然这次画画比赛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也会越做越好。”我这样说,既告诉了小孩失败和受挫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时也鼓励他积极面对。大人和小孩游戏时不要经常故意输给小孩,适当的时候玩一些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奖励的前提是要小孩总结出输的原因。通过这种办法,可以平衡小孩“输不起”的心态。专家意见家长别放大孩子的过错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凡事尽力而为”便可,即使失败也并不代表自己没有努力。当然孩子经历“输”的时候,总会稍有失望和不快的感觉,这时我们就给他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让孩子正视失败才能让他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不至于被挫折和失败打倒。要想孩子输得起,首先就得培养孩子不计较的心态。一个心胸宽广的孩子还有什么不能容下的呢?孩子遇到挫折,家长不能拿放大镜来放大他的过错或评定他的能力。那样,孩子便会将问题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行,渐渐就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继而变得难以承受挫折。对孩子适当的正面教育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这样能从小为孩子播下积极乐观的种子,使他面对挫折时仍抱有“盼望”与“转机”,孩子心境乐观也就更乐意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就不“输不起”了。

家庭教育应当注重培养“玩的天性”

常常会有父母因为孩子过分贪玩而感到苦恼。但如果对孩子的“玩的天性”进行适时引导,则会对孩子很有益处,能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在青岛市妇联举办的青岛市第二届“教子有方十大优秀父亲”评选中,平度市开发区高级中学矫鑫老师成功当选,他的女儿在开发区实验学校上六年级,在女儿眼中,他是一位温柔的爸爸。近日记者对矫老师进行了采访,让他畅谈教育孩子的做法与经验,与广大家长分享。以身作则,做孩子榜样“首先是以身作则,让孩子有一个好榜样。”在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问到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时,矫老师的回答就是责任心,矫老师认为家长要成为孩子人格的榜样,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家长要和孩子共同阅读、一起写作。只有家长好好学习,a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就是保护伞、是英雄,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在平时,我们自己坚持正直做事,友善待人,对自己的事业从不懈怠,从各个方面给孩子做一面镜子。”“孩子是家庭生活的缩影,家庭的熏陶对孩子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矫老师介绍,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在女儿上幼儿园的第一年里,他每天都早起读书备课,晚上做题学习,让女儿知道父母非常注重学习。矫老师介绍说,女儿在小学各个年级都被选为班长,有一段时间还兼任体育委员、卫生委员、课代表等职务。每天和女儿聊天谈心和孩子谈心,父母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能把经验、思想比较准确地传达给孩子。“父母和孩子沟通,谈心是一个好方法。”矫老师表示,“孩子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就不能了解孩子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因此每天回到家里,他都会与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聊天。在这段时间里,他会像听故事一样倾听孩子的讲述。通过谈话,他知道了孩子班级换了班主任,知道了她新换的英语老师很严肃,知道孩子不喜欢学《社会》是因为记不住年代时间……每天坚持听孩子讲述她自己的事情,听起来好像琐碎,但聆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家长像朋友一样指出孩子的优缺点,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矫老师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除了正常学习外,孩子还应该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这样孩子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矫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女儿除了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外,唱歌、跳舞、朗诵、绘画、古筝等都表现突出,在2010年青岛市第二十届中小学艺术节汇演比赛中,她参演的舞蹈《戏童》获得了青岛市一等奖。2010年在青岛市青少年舞蹈朗诵模特大赛中获舞蹈四人组优秀奖,在平度市举办的英语朗诵、语文作文、绘画比赛中分别获奖。“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除了学校,其他时候和小朋友玩耍的时间很少,而玩乐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人为地扼杀孩子的天性,会让孩子有很多心理问题,要么孤僻,要么自傲。”矫老师介绍说,周末他会尽量让女儿多接触小朋友,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现在有些家长把自己的美好理想设计为孩子的爱好,并要求达到特定的目标,带上了功利和虚荣的色彩,反而变成了孩子的负担。”经常与孩子一起活动“与孩子一起活动,孩子可以学会表达,学会交流与沟通,增加活动的兴趣,这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出游、读书、游戏 。”矫老师介绍说,他晚上上晚自习时女儿经常自己一人在家,为消除她的恐惧感,他和妻子为孩子买了很多动画片,整晚播放直至他们回家,孩子无形中养成了爱看图片书的习惯。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矫老师也有意识地买文字多、图片少的图书来和女儿一起阅读。《少儿情感读物》系列、《窗边的小豆豆》、《儿童文学》、《我们爱科学》、《意林》、《海底十万里》、《狼图腾》等一本本书在读完后上了书架。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女儿的朗读水平也有比较大的进步,在四年级时被老师选中作为学校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的节目主持人。“如果没有家长的陪伴,孩子会在无聊的阅读中很快失去兴趣。出游和游戏更能够找到共同的欢乐,培养、指导孩子良好的习惯与品质,所以经常和孩子一起活动很重要。”矫老师由衷地说。

本文Hash:bbb3f38833ad62efae20de4e3ae96979c087bb7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