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权利

父母爱孩子是要有方法的,过度的爱会让孩子无法自立,不要把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适当教会孩子必要的生活能力,给孩子有担当的爱,才是父母应该做到的事情。

有限度的爱,不让孩子做“寄生虫”

现在因为学业繁重,许多妈妈成了“后勤部长”,家务全包不说,还要帮着孩子择校、打听考试信息、跟老师处好关系……别提有多累了。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可是,学习好就能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了吗?只会学习的人跟寄生虫有何区别?

反面:女儿回到家就哭,妈妈还以为她受了什么欺负,仔细一问,原来是因为不会用剪刀剪圆被同学们笑话了。妈妈一听,不屑地说:这算什么事?不就是不会用剪刀吗?一会儿我给你剪一百个不一样的圆你带到班上去。

正面:某大学教授的儿子在高三前,不仅没有受过母亲的多少指导,反而还被“逼”着洗衣服、做饭。虽然他一直表现都平平,但能力和人缘都特别好。到了大学里更是当选了学生会干部。这时候,母亲看他确实刻苦踏实,才开始有意识地给予一些学习上的指导。

每年大学新生报到之际,都是父母们最忙的时候,他们帮着孩子忙里忙外的,而孩子们却束手旁观。孩子要独立生活了,父母们想帮孩子做点事,这是人之常情。但做什么事?是做点实际的劳动,还是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两者的差别却很大。帮孩子洗衣服,不可能洗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自己洗衣服;但教会孩子怎么洗衣服,却能让他受益终生。

给孩子适当的爱

鄙视劳动、轻视实践,绝对不应该是今天的母亲应该具有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个脱离生活实际的人,很难自己独立生活,也很难与他人相处融洽,更很难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成绩来。只有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来做”,他才会走出依赖,走上独立。

有担当的爱,不让孩子做“替罪羊”

母爱有时候会成为一种借口,成为母亲犯错时拿来辩解的挡箭牌。“我做这些还不是因为爱你”,这话经常被一些母亲挂在嘴边,但是,真的是因为爱吗?可不要让幼小的孩子当自己的替罪羊。

・反面:儿子快中考了,母亲从他的抽屉里搜出一封情书。过了几天,母亲趁着儿子不备到学校里大闹了一场,那个写情书的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同儿子说话。到了快考试的时候,母亲又拉着儿子给校长送礼,请他在监考时“放一马”。尽管儿子几千几万个不愿意,母亲却打着“母爱”的大旗强迫儿子。

・正面:某才女高考的时候得到了北大的保送名额,但她更希望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编剧。北大是每个高考生都梦寐以求的目标,自己考的话,却很有可能鸡飞蛋打。她为此犹豫了好长时间。而她的母亲不仅没有给她压力,还鼓励她不要被别人的眼光所左右,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做个有担当的母亲,可真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嘴上说着“为孩子着想”,其实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私心、一些虚荣……罢了。更有甚者,反正孩子也年幼,没有辩解和反抗的能力,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能推到孩子身上的都推到孩子身上。

小编总结:作为母亲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角色,母爱让母亲对孩子的爱无法停下来。新世纪的母亲,要敢于负责,敢于承认错误,不拿母爱做幌子去强迫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的,让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话语权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

导读: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擅自帮孩子做决定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特别是一些父母在带孩子做客的时候,怕孩子言辞不当惹来尴尬再来就是为自己的脸面来操控孩子,这种行为非常的不恰当。你给孩子多少信任,孩子就会给你多少面子。

你呆会儿可是我的脸面

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孩子的话语权最容易被剥夺呢?父母带着孩子做客他人家中或出席隆重场合时,最容易出现父母处处代孩子做决定的现象。一位法籍太太多次接待过她的中国朋友,她非常不理解当她询问小客人想喝什么饮料,想吃什么东西时,她的中国朋友这样替孩子抢答,“哦,可乐伤牙齿,还是来一罐酸奶吧!”“他这么胖,怎能再吃曲奇饼,还是来几块低糖全麦饼干吧。”法国太太再三用生硬的中文强调,“我想知道宝贝的想法,是宝贝吃喝,不是你来吃喝,你干嘛要代他做决定?”

真相开讲

在做客场合剥夺孩子的话语权的父母,是把孩子的表现当作自己的脸面来操控,而不是当作一个有独立意愿的人来尊敬。其实,让孩子明白他的表现代表他自己的荣誉就够了,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零食和饮料,只要他还有胃口“赞美”主人备下的美食就行;孩子也可以用一盒彩色曲别针跟主人家的孩子换一辆遥控翻斗车,因为,孩子心目中的“占便宜”和“吃亏”,与玩具的价值无关;孩子也可以接受主人准备的礼物,只要他真心喜欢的笑脸照亮了主人的心愿。为什么我们要教孩子压抑自己的本性?仅仅是为我们的家教增光添彩吗?

多半,你给孩子多少信任,他就会给你多少脸面。

尊重孩子话语权的4个原则

你要自己选择,就要承担自己造成的后果

如何既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又令他听得进不同意见?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是很必要的。你的孩子也许非要买配色很糟糕的外套和皮鞋,没关系,给他买就是了,到时幼儿园小朋友的议论自会让他明白对不对。几次下来,孩子自然就会接受你的“延时方案”,比如他看中一顶花哨的帽子,或夸张的小书包,你可以对他说,我们过两天来再来决定要不要,你忘了你现在因为不喜欢上次买的新外套,只能穿旧外套的事情啦?

尽量给孩子广泛的“选择域”,使他不觉被约束

给孩子话语权,并非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做“选择题”的总框架,提供最广泛的选项,让他自由发表意见,但总的方向依旧在我们的掌握中。比方,“你今天乐意去有小鸭车的超市,还是有宝宝手推车的超市?”“你乐意去有儿童乐园的牙科医院,还是去会分发小礼物的牙科诊所?”给出选择题,就避免了“去与不去”的无谓争论,使民主协商的方式不会成为讨价还价的源泉。

告诉孩子也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话语权

做大的计划,如全家人的度假计划、庆贺性质的就餐选择时,不妨开个家庭会议,让宝宝也列席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力争做出的计划不仅满足宝宝一个人的要求,而是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如度假时选择的游乐园,不仅要有宝宝能玩的安全度高的电动项目,还要有父母可释放压力的“惊险项目”,还要有爷爷奶奶可以怡情养性的自然景观。如此兼顾众人的话语权,也是给宝宝做出榜样:提出自己的要求时也要顾及到周围亲人的感受。

如果孩子推翻了原计划,由此产生的“外交问题”让孩子自个儿解决

孩子的计划 往十分多变,要预防孩子的兴趣和计划都成了“半截子烂尾楼”,不妨指定由孩子去“收拾残局”。比如孩子不想再喝草莓味的酸奶,那就让他自己去订奶点说明,并把余下的预订款拿回来;孩子忽然不想参加家中亲友组织的自驾游,那么一定要让他自己去跟舅舅、姑妈说明,争取大家的原谅……收拾残局的难度有多大,孩子自会明白下一次做决定时要有多慎重。

本文Hash:0ccaf61fe3bd24da20e501f7c9e0baca14a941af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