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时候会自言自语是病吗?

导读: 概述 儿童有时候会自言自语是病吗? 注意事项

概述

现在社会发展较为迅速,人们都忙于工作和生计,所以常常忽略了家庭的经营,而现如今独生子女较多见,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中,与父母沟通较少,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常常会出现孤独的心理,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和同龄小朋友没有共同语言或不愿、不敢与小伙伴玩耍,就常常会初夏幻想的好朋友,比如某段时间喜欢看黑猫警长,就会将黑猫警长想象成现实的朋友,玩玩具或者吃饭的时候会和幻想中的朋友交谈,或分享心事。

儿童有时候会自言自语是病吗?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和幻想的朋友一起玩耍会被人认为是奇怪的现象,很多家长会严厉制止孩子自言自语,其实是不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象中的朋友,只是有的存在性高,有的存在性小而已。

家长不要忽略孩子的家庭教育,良好融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应该多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逐渐取代孩子心中的幻想朋友,父母不但是孩子的老师,也应该作为孩子的朋友。

对于孩子想象中的朋友不要直言否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和同龄小朋友玩耍,沟通,做朋友。平时多和孩子一起进行娱乐活动,打开孩子的心扉,也激发孩子的童真。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

家长在奔波升级的时候要直面孩子日渐长大的身体,和身体里逐渐增多的小心思,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让孩子孤独一个人。想象中的朋友可以是孩子的玩伴,但主要还是根据孩子自身的思想来应变的,如果孩子的思想方式有偏差,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宝宝喜欢自言自语是有心理疾病吗?

2岁半的小周喜欢自言自语。细心的小周父母发现,小周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

小周父母很担心,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针对小周父母的疑惑,南宁市第五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石广念作出了分析。

正常的自言自语状态

石广念分析,1~3岁幼儿,是以学习外部语言为主的。到了4~6岁时,其内部语言才开始形成。幼儿的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一种过渡。6岁以下的小孩在发育过程中,语言动作调节功能的发展尚不完善,心智非常不成熟,再加上沟通交流的对象少,很容易把身边的宠物、玩具等当作有生命的玩伴,自己进行角色扮演,于是就出现了自言自语,这种情况属于小孩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两种情形是病征

但石广念指出,以下两种自言自语则可能存在心理疾病:一类是6岁以下小孩,他们的自言自语中并没有假想的玩伴,说话也不存在角色语言的情况,而是纯粹的、经常性的自说自话,忽视外界的环境和变化,这可能患有孤独症和自闭症。另一类是6岁以上的小孩,按常理6岁以上的小孩心智已经开始成长,生活环境也随着入学变得丰富,自言自语现象会渐渐消失,如果6岁以上甚至8、9岁还常常自言自语的话,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极有可能是患上儿童分裂症。

儿童分裂症是一种年龄偏小的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行为和思维不协调。包括有孤独症和自闭症等。导致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成长过程中过于孤独、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以电视和电脑为基本娱乐方式的小孩最容易自闭。

家长应做好心理引导

石广念提醒广大家长,孤独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自言自语,情况有异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平时生活中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成长发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外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不要给孩子制造相对狭窄、封闭的环境。防止孩子沉迷电视和电脑。

第二、家长要常带孩子外出,到游乐场、公园、科技馆等地方游玩,让孩子对外界有基本的了解。

第三、引导孩子多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经常外出与同龄玩伴游戏。

第四、家长在语言和心智上做好引导,不教孩子过于生涉难懂的知识,多用小孩的思维与孩子交流。

本文Hash:9014622504f2b1d71ebcf6e3bd09df49dfb6486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