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放养给孩子充分自由

放养是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人性化的回归,还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首先爸爸妈妈要明白,放养不是放任,将选择权交给孩子,但必要的管束还是要的。要做到科学放养,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放养而非放任

“放养”并不是不教养,不是“放任”,不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自己做甩手掌柜,完全未实现父母应该起到的引导、支持孩子成长的功能。像野草一样长大的孩子固然是自由的,但却过了头。就像一棵植物一样,因为未经过必要的修剪,他们大多失去了本该成为栋梁的机会。

放开手,但给与孩子指导

可以放开手,让孩子们去玩,但是父母必须要负责为孩子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玩的素材。譬如对于孩子的跑、跳、爬、瞎折腾等,都不过多限制,提供给孩子广阔的玩的空间,但是若玩中能针对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给予合适的引导和刺激,就会让孩子在玩中吸收到更多营养,如促进认知、学会协作、体验到美育和心灵滋养等等。

这样科学玩大的孩子,无疑要比那种缺乏大人陪伴与引导、独自疯玩的孩子,发展得更充分,也更容易适应接下来的各种学习任务和挑战。

给孩子选择权并让其承担后果

可以不管原本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譬如吃饭、穿衣服、学习成绩高低、选择什么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体验,去做选择,并独自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

但是,有一点,父母必须要用心为孩子提供做选择的机会和范围。比如,不强迫孩子上兴趣班,也不强制孩子必须不能放弃某个特定的兴趣班,但是你却最好能够提供给孩子接触这些兴趣班、探索这些兴趣的机会。假如根本不曾接触过,那么连选择的权力都不曾得到,其实并不是自由,而是贫乏和局限,这会极大限制孩子们的发展可能。

给与自由,同时树立规则

可以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情感,给他们表达的自由,但是必须要对他们的行为设立规矩。孩子必须要社会化,需要学会必要的行为规范,养成一套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因为在他们长大后,还有很多重要的课题要面对。也许你会说,我的孩子将来要出国,国外自由。那么你可知道,国外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他们其实有着更为系统的、有规划的、充满规则的成长环境?

无论将来做什么,我们必须要帮孩子习得适应现实环境的能力。要让孩子明白,有规矩的游戏才更好玩,有规矩的人才更自由。

既要给孩子玩的自由,又不能让孩子的探索沦为浪掷光阴的傻玩;既要允许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可靠的选项;既要在孩子哭闹、情绪失控的时候给以理解、包容,又能够从孩子的情绪中跳出来,给以孩子必要的引导,教会孩子纾解情绪的方法,以及正确的行为处事之道。

推荐

九个方法给宝宝快乐的童年

家长不可不知的育儿“十戒”

学会给孩子爱与自由

杯里的咖啡被我漫长的回忆完全冷落了,窗外的雨还没有停止,仍然动听地把带着雨味的春风送到我面前。人都会受环境影响,在特定环境之下就会想到特定的事情,这就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创建环境,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把学习者引到环境之中。

在我的眼中,万物都是教材,关键看使用者有没有教育意识,就如同武林高手是没有武器的,只要有他自身就够了。我也在储备着自己的能量,每看一部电影或图书,我都会详细记录下主要内容、适合多大孩子看,等等。能和孩子们分享这些心得,这绝对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这段时间,我在看伟大的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的自传《破土》,他的一个习惯就是在餐巾纸上勾勒建筑草图,美国丹佛尔美术馆的草图就是他在餐巾纸上完成的。此刻,我也学他,在手边的餐巾纸上写了一个字--“爱”!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我经历了很多“因爱而生”的事件。

这强大的爱几乎把我逼得喘不过气来。到底什么是爱?爱不是你给了什么,而是让对方得到了什么。爱是考虑对方的感受、对方的获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要。爱是不求回报,爱是可以放手。

孩子有很多种,父母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孩子搭配不同的家庭,这成千上万的组合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孩子们是懂爱的,他们知道谁在爱着他们,他们理解爱的方式,哪怕这种方式是严苛的,内心中他们也懂得。

父母要爱自己的孩子就需要视孩子为独立个体--他只是在年幼时才需要和你在一起,作为父母只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这是“爱”的基础,只有内心不把“孩子”狭隘地当成附属,才能做到大爱!孩子成年后,他可能会是一名技术工人,可能会是一名科学家,也可能会是一名城市清洁工,但那就是他,他自己的幸福。作为父母你能否骄傲地告诉所有人,这就是我的孩子!你能否承认那是独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呢?如果能,那么,你做到了爱,做到了承认他的爱。

当你不再认为孩子是仅属于你的附属物时,你就会开始学会尊重他、宽容他所犯的错误,不再因为他身上有了你的基因而把自身的压力转加到他身上,你甚至会开始仔细琢磨和他交流的遣词造句,因为你能体谅他的处境,也能直指他的错误,你会按照一个社会的标准来要求他、指导他。当你有了这样的爱,你也就给了他自由!给了他生长的自由,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

那到底什么是自由?对成年人来说,自由意味着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需要有生存的能力、挣钱的能力、寻找幸福的能力。这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自由度,决定了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自由的获取来源于他们每一秒的成长。

这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是挥霍无度,而是一种独立思考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在帮助孩子们获得自由的路途上,他们需要规矩、需要赏识、需要磨炼、需要痛苦、需要难过、需要刺激、需要失败、需要胜利……

当我们心中拥有这样的爱时,我们就能平和地给予孩子们成长中所需的一切,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世界。

让孩子自由充分地爬行

爬行对孩子身心健康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爬行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因为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锻炼了胸腔腹背与四肢的肌肉,并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直立行走创造良好的基础;同时孩子在爬行时头胸部向后抬高,形成脊柱反弯,有利于前庭网膜功能的发展,对孩子形成正常的前庭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至关重要。

另外,爬行可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对加强大脑控制眼、手或脚协调的神经发育有极大的益处,经过婴儿期自由而充分爬行锻炼的孩子往往动作灵活、情绪愉快、求知欲高,爬得好的走起来也好,学说话也快,认字与看图的能力也强;而爬行少或不会爬的孩子,由于接触的新鲜事物少,往往显得较为呆板、迟钝,动作也缓慢些,且易烦躁。

可有些年轻父母,育儿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发育快点,总想尽早让孩子学会走路──他们通过“学步车”等人为的手段,让孩子越过“爬行”的阶段,或者很少让孩子爬行,就“教会”孩子走路,这样做的后果有:一是,过早走路,容易把孩子的双腿压弯,影响形体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二是,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很可能会导致孩子日后走路步伐不稳,跌跌撞撞;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指出,有的孩子早期没有经过充足的爬行训练,进入小学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喜欢恶作剧、浮躁、爱发脾气、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笨手笨脚、做事没有信心等不良心理特点。

因此,家长要为孩子的爬行积极创造条件。首先要放心让孩子去爬行──不要过分地为避免孩子弄脏衣服或身体而限制他的爬行;其次,为孩子的爬行,创造一个相对宽敞干净、平坦光滑的安全环境;再次,在训练孩子爬行时,可用玩具逗引他,或者父母以积极情感和他一起玩爬行的游戏,进而调动他爬行的积极性。

本文Hash:55cd6fdb5c17d175d27bb70c2cfa60eccf03bc9f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