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痛的“少儿不宜”少儿节目

少儿节目是孩子们获的乐趣和知识的一大途径,近年来也出现了各色各样的少儿节目,但是有些节目出现“少儿不宜”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却颇让家长们头疼。

近年来,少儿节目的播出平台迅速扩大,播出总量逐年攀升。但是,到底有多少少儿电视节目“少儿不宜”?拿着遥控器随便浏览一下就知道了。某少儿电视综艺节目里的几个小男孩嘴里衔着花,跪在地上向旁边站着的小女孩献花;某儿童时装表演秀节目,穿着奇形怪状的时装、走着猫步的孩子还不时模仿时装模特扭臀耸肩,做出一些极富挑逗性的动作;某地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的一个少儿娱乐节目里,两个三四岁小孩在对话,小男孩要小女孩陪他一起吃饭、读书、玩耍,小女孩说,陪吃、陪读、陪玩,那我不成“三陪”了吗;在一档火爆的电视选秀节目中,一个7岁小女孩对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模仿得惟妙惟肖,而她永远一身西装领结的打扮、过于成熟化的气质、从来不苟言笑的神态也引发争议。(据《中国青年报》)

这篇报道标题叫做《有多少少儿节目“少儿不宜”》,确是很贴近。换言之,现在有哪档少儿节目真的是“宜于少儿”的呢?太少太少了。这样的情形,是少儿节目畸形的发展。探讨其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孩子父母太想让孩子出名了。孩子,特别是只有三四岁的宝贝们,基本上自己是不懂得要上电视的。只有父母,才是他们上电视的最大推动力。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想成名的心态极为普遍。很多家长自己成名已无望,便把成名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些地方举办的小演员海选或宝宝电视海选,总能吸引大批家长前来。当然,家长有不少理由是这样说的:不为图什么,就为图让孩子见世面;为了让孩子体验一下竞争的感觉;只为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这些理由都对,也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反问一下:如果电视节目并不对外播放,家长们还会这样趋之若鹜吗?

二是电视节目太想追求收视率了。正是在这种强大动力驱使下,很多少儿节目,从本质上说,已不是办给少年儿童看的少儿节目,而是把“少年儿童”当做笑点、卖点,办给成人看的“成人节目”。不是吗?看着电视里孩子们的畸形表演而哈哈大笑的,不正是成年人吗?如果说这样的节目满足了成人的口味与需求,应该不为过。

在这样的节目里,孩子只是供摆弄的道具,甚至可以说,只不过是赚钱的工具而已。我就不信,小男孩跪着向小女孩献花、扭着屁股走猫步、成人化的装扮会是孩子们的真正生活。这些东西已远离了他们的天真纯真的世界。在这些节目里,没有对孩子世界的了解,只有大人们凭己喜好而对儿童进行的包装;更没有对少年儿童的起码尊重,只有对他们的玩耍戏弄。而这样的戏耍和摆弄,反过来又会灌输给坐在电视机前的孩子们,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世界。以致于会让他们慢慢觉得,拿腔拿调学成人、扭扭屁股摆造型就是他们的游戏,或者是他们应该模仿的榜样。这样下去,就是恶性循环。

“少儿不宜”的少儿节目令人心痛。如果说现在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那么成人们愿意“娱乐至死”就“至死”吧,千万别搭上孩子的性命。

儿童节目“少儿不宜”的背后

伴随着“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的成人歌曲,某少儿电视综艺节目里的几个小男孩嘴里衔着花,跪在地上向旁边站着的小女孩献花;某儿童时装表演秀节目中,穿着奇形怪状的时装、走着猫步的孩子还不时模仿时装模特扭臀耸肩,做出一些极富挑逗性的动作;某地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的一个少儿娱乐节目里,两个三四岁小孩在对话,小男孩要小女孩陪他一起吃饭、读书、玩耍,小女孩说,陪吃、陪读、陪玩,那我不成“三陪”了吗……

面对儿童节目的成人化,舆论矛头大多直指电视媒体――在收视率的高压下,将孩子作为收视卖点自然成为电视台的“救命稻草”。我倒想反问,作为孩子的父母难道就可以完全逃脱责任吗?孩子上了电视“一夜成名”后,难道就没有父母为子女感到骄傲的心态在作祟吗?至于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在看到孩子们成人化的言语和动作之后,是不是也会不自觉地获取一些娱乐快感?

在美国,儿童选美早已成为价值50多亿美元的产业。《穿高跟鞋的小孩――父母正以有点怪异的全新方式炫耀他们的小孩》一文,这样描述美国的儿童选美热潮:“所有的父母都认为他们的小孩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孩子,但有些父母希望全世界都赞同这点。他们让自己的孩子穿上迷你礼服,送他们上舞台,在完全陌生的人面前展示他们自己。这些陌生人根据他们的姿态、才艺和外表来给他们打分。赢的人可以把现金和奖品带回家,输的人则心碎神伤。”

在孩子参与电视节目甚至选秀的背后,总会有一些被“名利”冲昏头脑的家长。如今,在媒体与广告公司策划的“宝宝选秀”、“明星宝宝赛”等类似节目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可谓费尽心血。数年前,上海一场在世纪公园举行的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小演员海选活动,引来众多家长和宝宝的热情参与,因为来的家长实在太多,主办方不得不将5人一组的现场才艺秀临时扩容到10多人,而现场也出现了排着五六十米长队翘首待“秀”的场面。

一方面,在孩子过早成人化的进程中,家长难辞其咎;另一方面,电视机前的观众恐怕也在潜移默化地促成着这类节目的泛滥。要问这些儿童选秀节目为什么如此受媒体追捧,还不是因为它满足了大众娱乐的需求和口味吗?一些所谓儿童频道、儿童节目,其接受对象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完全对准儿童,电视为了扩大其节目受众范围,迎合成年人的欣赏口味,无所不用其极地利用成人化的手段来过度“包装”儿童,使得本应单纯的儿童节目,扩展为一档“老少咸宜”的节目。这类节目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甚至愈演愈烈,这也正是大众虚荣心与猎奇心合流下的收视欲望所促成的。

生活中,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因此,“小大人”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童年的消逝”的负面影响之下,一些家长在无意识地促成孩子的“成人化”,让儿童过早地加入成人世界的选秀竞争中。

在“娱乐至死”的媒介环境中,收视率、利益驱动、造星神话、大众娱乐精神等将更多的人都卷进儿童选秀节目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在助长着儿童选秀节目的泛滥与蔓延。

少儿节目有益老人健康

    曾有机构对一组60岁以上的老年人观看的电视节目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除爱看“新闻联播”、“夕阳红”、“社会经纬”外,有85。9%老人也看“大风车”等儿童节目。显然,儿童节目很受老人的欢迎。

  老人也爱看儿童节目

  记者近日在广州寿星大厦看到,许多老年人在房间里收看电视时,对少儿节目情有独钟。而广州市区不少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喜欢看少儿电视节目,并表示“看过一次年轻一次”。

  家住广州市东山区的邝大爷告诉记者,他的小孙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暑假一到,他就霸占了电视,天天看的是各种儿童节目,邝大爷看不成电视剧,出于无奈,他只好陪着小孙子一起看这些少儿节目。没想到,看了一个月的儿童节目,自己感到心情开阔,精力充沛。

  儿童节目是医治老年病良药

  广州寿星大厦老年人心理辅导小组负责人张小英告诉记者,儿童表演的各种节目不同于成年人,少有“故意做作”,没有“假惺惺”味道,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给人带来亢奋、向上、开阔、欢乐之感,容易让人感动,让人忘我,是医治老年人抑郁、孤寂、无助、烦躁、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的良药。

  张小英说,儿童电影、儿童电视及儿童现场演出等,都适合老年人观看。总的说来,老年人看少儿节目的好处有七点:一是少儿节目轻松泼,老年人经常看优秀的少儿节目,能扫晚年暮气,增加朝气;二是能唤起老年人的童心,回忆起年少的往事,能使精神振奋;三是与晚辈共同看少儿节目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也能促使老年人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四是从少儿节目中,经常能看到天真活泼,有朝气和想像力的下代,使老年人感到祖国充满希望,促使自己更加关心下一代;五是少儿节目使老年人充分体会到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六是少儿节目大部分是益智节目,能开动老年人的脑力,对延缓衰老很有好处;七是可通过和后辈们一起看少儿节目,在浓浓亲情中享受幸福天年之乐。

本文Hash:df75f5dc1dbd29414ff2bce9154dad12a80c4290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