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怎样给孩子创造胜任的机会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事业有成。可不知您想过没有,要想让孩子长大后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搏击风浪,首先应让他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生活不可能是一路坦途,在困难面前告诉自己“我能行”,无畏地接受挑战,是每一位成功者所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从一点一滴中去培养的,是通过一次次胜任积累起来的。因此,与其空洞地告诉孩子,你要有自信心,不如给他创造胜任的机会。

先干点儿容易的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他给孩子们提供了三种不同难度的任务,想看看孩子们是怎么选择的。实验结果表明,自信心强的孩子会选中等难度、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他相信虽然任务有一定难度,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完成。而自信心较弱的孩子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难度低的任务,可以保证顺利完成。另一种是选择难度极高的任务,而这样的任务即使是能干的孩子也很难完成,因此就算失败了,别人也不会过多地谴责自己。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够发现,自信心强的孩子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而自卑感较强的孩子却常常会轻言放弃。

那么自信心是怎么形成的呢?自信心的建立,同样也和人对于成功的向往有关。有些孩子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地取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但在检测着自己的能力,体验着成功的自豪,也从他人的积极评价中,不断地肯定自己。这种成功体验的不断积累将使他的自信心大大地增强,从而当新的任务出现时,他会勇于接受挑战。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遇到失败,特别是失败后还受到成人的斥责或同伴的奚落,慢慢地他就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当新的任务出现时,他的第一反应是用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曾经有位心理学工作者把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狗关在一个中间带门的笼中,门的另一边放上食物。每当这只狗要顶开门去取食食物时,就会受到强烈的电击。一段时间后,这只狗就放弃了取食。即使取消电击,狗也不会再去尝试了。研究者把这种因为在尝试中不断遭遇失败,最后感觉自己无能为力进而放弃努力的情况叫做“习得性无助感”。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普遍。如果孩子一次次去尝试,体验到的都是失败,最后他就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从而放弃努力。

然而,人生的挫折肯定是难免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他感受到了自己弱小,如果这时能够得到外界的鼓励和支持,将会使他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外界任务的难度,相信自己的能力会在练习中不断增长,就会拥有再次尝试的勇气。

不久前我去美国参观学习,发现他们在增强孩子自信心方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尝试。这些尝试是建立在两个基本观点之上的:一是发展的观点,即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允许孩子犯错误,不要总盯着孩子的不足,而应该多肯定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引导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二是承认个体差异。每个孩子,无论成长、发展程度的高低,还是能力的强弱,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长处。肯定这些长处,才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如我们在他们的校园里常常看到“让墙会说话”的活动,走廊、班里四周的墙壁上都贴满了孩子们对自己作品的展示,对自己实践活动中取得成绩的报告或希望别人了解的个人情况的介绍等等。如在一个鱼缸的上方,贴着孩子们自己画的各式各样的鱼,有些画的技巧在我们看来显得很拙劣,但这个园地的大标题却是“这是 我们小小艺术家的作品”。有一个班的专栏是“发现的脚印”,每个小脚印里都贴着一个孩子的照片,照片下面是孩子们自己写的自我评价: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在哪方面特别棒等等。

这里的环境非常宽松,大人们十分鼓励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可以随时随地说出来,不必担心会受到成人的指责。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发现,或很离奇的想法,成人也会给予积极的肯定,而不是轻易地说不行、不完美或无意义。在参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为了自己的主张在积极地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我见到许多家长非常吝啬对孩子的表扬。他们认为为一点小事就表扬孩子,会让孩子翘尾巴。而如果孩子有什么事做得不够好,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有的家长甚至长期用斥责、讽刺、挖苦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失误,

大大地抑制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发挥,严重影响了自信心的培养。因为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都是负面评价,慢慢地即使按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好的事情,他也会放弃努力。

生活中还有另一类家长,虽然不断地鼓励孩子去尝试,但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能力有强弱之分,动辄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别人做到什么,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做到什么。比如一个乐感很差的孩子,很长时间多、来、米还弹不准呢,家长却规定他必须什么时候考级。还有的家长急于求成,总希望任何事都一步到位,如孩子才刚拿起勺学着自己吃饭,就要求他必须吃得干干净净,不许掉饭粒。由于目标定得过高,孩子达不到,就会屡遭失败,产生持续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很容易丧失自信心。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业上,我们都主张“小步子原则”,目标要定得适当。如果事情比较复杂,家长应把任务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在每一个阶段他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成功的体验,这样,他就会在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下达到最终的目标。

别吓倒在起跑线上

自信心的培养有两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独立训练,即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尝试;二是成就训练,即帮助孩子把事情做好。

对孩子来说,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一个主动去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态度是孩子是否有信心完成任务的关键。如果第一步走不好,将会使孩子对这一类事情产生一种拒绝的态度。

大约在我女儿4岁左右的时候,我带她去海边度假。本来孩子对去大海里游泳充满了向往。但我担心她年纪太小,会出危险,就一再警告她要小心。为了给女儿加深印象,到了海边,我便先带她去看海上救护表演,看救生员怎样抢救溺水的人。可能是这个刺激太大了,看过表演之后,女儿再也不嚷嚷着要游泳了。虽然海水只有齐膝深,但只要我们把她带到水里,女儿就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后来发展到一提游泳她就往后缩。先生埋怨我说:“你不应该给她这么大的恶性刺激。让她产生恐惧感。”

当孩子开始尝试一件新事物的时候,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是积极的、鼓励的。有的家长往往出于保护孩子的好意,怕孩子受伤,怕孩子犯错误,

总是对孩子说“这不行”、“那不许”,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和我同样的问题。

如果说鼓励孩子尝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的话,那么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指导,最终使孩子有能力很好地完成任务将为孩子在这件事情上画一个完 美的句号,使孩子真正地体会到“我能行”。我的女儿第一次上外语培训班时,由于我们知道开班消息时晚了几天。女儿上课时总觉得不如别的同学,无论老师怎么鼓励,她上课从不发言。我想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鼓励她,告诉她不要怕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必须提供具体的帮助。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每次上课的前一天,我都和她一起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慢慢地,老师反映女儿变得自信多了,上课敢说了,发言的声音也慢慢地大起来了。

通过观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家庭中,大多数父亲往往偏重于独立训练,凡事鼓励孩子独立操作。但往往对事情最终的结果和孩子是否能够胜任不是很关注;而母亲则更关心怎样让孩子把事情做好,给孩子过细的帮助。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父母更应该注重合作。

另外,在对孩子的指导上,父母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切忌方法单一。有的时候,孩子对完成任务的要领一无所知,家长不妨采取示范的方式,直接告诉孩子该怎样做。而有的时候,孩子的热情很高,家长应该先放手让孩子操作,自己在旁边观察。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再适时地帮他分析原因。通过讨论,让孩子学会怎样面对失败,怎样解决问题。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是不要指导过度。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有的家长由于害怕失败会给孩子造成打击,便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做。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孩子刚上小学,便每一门功课都为孩子请了家教,说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事与愿违,孩子上初中后却成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虽然他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不差,但这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努力的结果,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外力。这样的孩子,当外界的帮助消失后,他努力的方向便模糊起来。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关注父母的机会

当我们的孩子渐渐长大,有些父母在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孝顺、对父母不礼貌、不心疼父母、不知道父母的辛劳时有没有想过宝宝是从小就这样吗?其实孩子对父母关注是天生的。1岁的宝宝就能体会到妈妈的焦虑,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也会无名地烦躁,甚至不好好吃不好好喝……两岁的宝宝懂得妈妈生气了我要乖一点……3岁的宝宝会在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试着安慰妈妈……4岁的宝宝已经能为妈妈分担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了。

平等关注

孩子是妈妈的“小棉袄”

其实在宝宝0到6岁时,只要我们能去呵护孩子的那颗无限关注父母的心,在宝宝慢慢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能收获无限的幸福和快乐。作为一个5岁宝宝的妈妈,在很多时候我已经体会到这种幸福了。从宝宝出生到现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宝宝和妈妈的相处,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很多细节都让妈妈无比感动!有时宝宝发自内心对妈妈的关注让妈妈觉得很多时候自己做得还不够好。5岁的宝宝已经形成了对妈妈习惯性的关注,宝宝4到5岁这一年中发生了很多事都体现了这一点。

场景一:某天,妈妈在厨房炒菜,锅里倒好了油正要放菜,宝宝过来有事情问妈妈,妈妈马上说:“宝宝先别过来,妈妈要炒菜了,怕油溅出来烫到宝宝。”宝宝停下来说:“知道了,妈妈,你也离远点,别烫着你自己。”

场景二:2010年冬,一天,在卫生间,妈妈把热水器里的一些凉水放出来,好用温水给宝宝洗手,宝宝问:“妈妈,这些水怎么办?”妈妈说:“不能浪费了,妈妈一会儿洗衣服用吧。”宝宝马上说:“妈妈,你别用这些水洗衣服了,太凉了,别把你的手冰坏了。”

场景三:2010年某日,妈妈做卫生把手弄破了,宝宝小心地给妈妈吹吹伤口,问妈妈疼吗?然后给妈妈贴上创可贴,还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帮妈妈干活吧,要洗什么,我来洗。”

场景四(这个场景经常发生):2010年某日,宝宝和妈妈一起去买菜,买了很多东西,宝宝看妈妈提着很沉,主动说:“妈妈给我提几个吧,”还说,“妈妈,有没有轻一点啊?”

场景五(经常发生)宝宝在吃东西的时候会先给妈妈吃一些,不管是宝宝多爱吃的东西,都会和妈妈分享。

场景六:妈妈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宝宝主动不让妈妈给讲故事,还给妈妈倒水、拿药。还有无数的点点滴滴,让我的心时刻充满感动,我想这也是宝宝未来能形成良好责任承担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基础和表现。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培育和宝宝的成长以及宝宝让妈妈的成长,我们都在改变和成长过程中,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纵容包办

淹没孩子的爱与责任

当前的社会现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现象之一: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家庭,饭熟了,孩子盛的是第一碗;菜上桌了,孩子夹的是第一筷。一个母亲和8岁的儿子坐在一起用餐,孩子将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当成垃圾,毫不客气地“甩”到母亲的碗里,然后筷子一伸,大模大样地将他喜欢的食物取过来,毫不顾忌母亲的感受。至于母亲呢,还笑眯眯地任由他去。

现象之二:孩子放学了,书包在爷爷奶奶身上,孩子手里拿的是零食、玩具;在公交车上,爷爷奶奶拿着书包站着,孙子孙女坐在座位上吃着东西;在小区门口,妈妈两只手都拎着菜、主食、水果,身高已经快要超过妈妈的孩子却两手空空地跟着。

现象之三: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测试,关于10个上三年级的孩子和他们的妈妈。孩子在一个屋里,隔壁屋里是他们的妈妈,孩子并不知道妈妈在隔 。当引导老师问:你们知道妈妈每天有多辛苦有多累吗?孩子的反应是“不知道”或者“我从来没看到过妈妈累啊。”还有“妈妈说她不累”等,这些语言让隔壁辛劳的妈妈们泣不成声!

现象之四:我们经常听到孩子和父母有这样的沟通:孩子:“妈妈,今天我写完作业了,我要看一个小时电视。”“妈妈,我这次考试得了双百,你给我买双耐克鞋吧。”“看,我给你写完了,读完了。”这样的话语背后是孩子和父母在做“交易”。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易式沟通”很多,父母已经习以为常,其实这是责任不清的表现之一。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令人不安的现象呢?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具体分析:

第一,孩子分不清自己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干的,哪些事情是自己努力可以做到的,哪些事情是父母应该干的。作为学生,学习本来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却总是拿这个来和父母做交易。

第二,孩子缺乏外在表现上对父母的尊敬和内心对父母的关爱。语言和肢体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孩子从行为和动作上,对父母不尊敬、不礼貌,就更谈不上对父母的关心了。

第三,这样的孩子不容易形成对事物和对他人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那么对于别人的付出他也很难感受到。

父母四则

多给孩子关注父母的机会

父母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孩子对父母的天生关注之心呢?培育好孩子的责任承担能力呢?下面有几个方法供家长参考:

方法一:从孩子1岁起就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做的和能做的事情,妈妈应该做的和能做的事情,分清自己的责任。例如,宝宝1岁半的时候,已经能够把自己吃剩下的果皮扔到垃圾桶里了,那么父母就应该让宝宝做;宝宝3岁半了,下雨天能帮妈妈上楼拿雨伞了,那么就请宝宝帮忙拿;宝宝5岁半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洗手帕,收拾自己的碗筷,扫地等事情就应该让他自己来做了。这样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在上学后也会知道上学、写作业是自己的责任。

方法二: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关注父母的机会,欣然接受孩子对你的关注,甚至在某些事情上主动寻求孩子的帮助。从我们的心里把宝宝当成真正的家庭一员,平等地相处,相互需要,让宝宝知道父母也是非常需要他的,他的帮助和爱的表现对父母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行动上我们要做到,当宝宝给予我们关注的时候我们能欣然接受,而且表示因为宝宝的关注妈妈很开心;另外我们不要做一个“无敌铁妈妈”。生活中我们有软弱的时候,也有烦恼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真正地在宝宝面前表现出来,当我们在宝宝面前表现出需要帮助的时候,宝宝一定会表现出他对父母的无限关注,如果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要在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示范给宝宝,比如,爸爸不舒服了,妈妈就和宝宝一起给爸爸倒水、拿药、量体温、盖被子……让宝宝参与这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大一点的宝宝,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可以让他来帮我们做些事,既锻炼了孩子的社会沟通能力,又增强了他的责任承担能力。

方法三:我们作为孩子,关注自己的父母(包括爱人的父母)了吗?我们对老人的关注,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所谓身教胜于言传。真正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关注,敏锐的孩子能感受到而且也会学习到父母的行为,这也是中华文明传统的一种传承。

方法四:父母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哲理小故事。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有选择地、定期阅读一些感恩的哲理故事,对于孩子思维的延 伸和心灵的滋养都有很好的效果。有一则故事叫《爱是要你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在我苍凉的晚年,真正陪伴我的是这位学生。就算我的儿子爱我,说在嘴里,挂在心上,却不伸出手来,那真爱也成了假爱。相反,就算我这位学生对我的感情是假的,假的帮我十几年,连句怨言都没有,也就应该算是真爱!”这是一位老人遗嘱中的一段话。

作为父母,我们一心只想着宝宝,为宝宝做了很多,但是很少用心去感受宝宝对我们的关注,当宝宝长大了,他已经习惯了被关注,接受和复制了这种模式,而父母与孩子的爱与关注从宝宝出生就应该是相互的。我们做父母的有责任让宝宝体会到付出的快乐!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得到的幸福和快乐!

父母应该多给孩子创造表达爱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像程程妈一样困惑:为什么我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心存感激呢?究竟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学会感恩呢?

案例:孩子不知道体谅我的辛苦

儿子今年13岁了,从他小时候起,每天我都很辛苦地为他做事,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到学习辅导、兴趣培养,都由我一手打理。可是孩子却很冷漠,对我所做的一切毫不领情,我有时抱怨他不知体谅我的辛苦,他反而不耐烦地说:“是你自己愿意做事,又不是我让你做的。”我既生气又寒心,孩子怎么不知道感恩呢?程程妈

分析:要给孩子创造表达爱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像程程妈一样困惑:为什么我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心存感激呢?究竟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学会感恩呢?

父母仅仅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把爱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使孩子内心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为此,父母应树立三个观念。

第一,为孩子付出是快乐的。我们应当带着快乐的心情为孩子做事,把为孩子的付出视为一种乐趣。我们要向孩子传达这样一种信息:爸爸妈妈为你做事是快乐的。这样孩子才会感到父母是真正爱他的。相反,如果把付出作为一种苦差,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是父母的负担而产生负疚心理,或者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而逐渐冷漠。

第二,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虽然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会感激自己的付出,但是如果以此作为要求孩子回报的条件,那么爱就成为一种负担,不仅不会引发孩子内在的感激,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叛逆和对立。

第三,父母施爱要考虑孩子需要和感受。案例中,程程妈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到学习辅导、兴趣培养,一手为孩子打理,做了这么多,孩子却不领情,这时程程妈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是否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只有从孩子的内心需要出发的爱,孩子才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你。

父母要培养孩子感恩的心,还要给予孩子表达爱的机会。为此,父母一方面要引导孩子表达爱,另一方面要对孩子的爱给予积极的回应,使孩子感到他们的爱是父母生活中的一种力量。比如,孩子的爸爸过生日,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为他精心准备礼物,做一顿丰盛的美食,孩子可以从中学习如何表达爱。

爸爸感动于母子两人的爱心,流露出激动与喜悦,会使孩子得到鼓励和信心。对此,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口爱的源泉,它唯一的事情就是流淌,而在父母这方则要保持体贴、友好、感恩、孝顺、奉献这些渠道不封闭、不阻塞,而且永远向前流动。”

如何让泉水保持流动呢?……让孩子感觉到他们每一次爱的流露所创造的喜悦。感恩之心,要从小在家庭中培养。因为只有孩子对父母心存感激,才会把这种情感扩大到他人与社会。

(/)

本文Hash:32a8101d335c370b8d32f422a9c5a13e9fd4b886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